雞精、味精、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哪些人群不宜多吃?答案是……

2021-01-19 高明市場監管


【食安科普】欄目是以食品安全宣教、食品優劣鑑別為主的科普類欄目。旨在引導市民關注食品安全與文明健康的飲食文化,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升食品安全意識,倡導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樹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有人說味精、雞精是化工產品

吃了對身體有害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專家解釋到,小麥澱粉經過微生物發酵過程,然後經過一系列的提取過程、修飾過程,最終產生的一種胺基酸——穀氨酸,與鈉結合後形成的穀氨酸鈉,就是味精。生產味精的原料可以是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作物。




自1908年日本教授發現穀氨酸鈉可以用於調味,致使味精誕生以來,人們對其是否有害的爭議始終不斷。


而國際食品添加劑委員會第19屆會議總結20多年的科學研究後得出結論:使用穀氨酸鈉,俗稱味精,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雞精

實際上,雞精就是有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由於添加了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因此味道更豐富。 雖然一些高品質的雞精也會適當添加雞肉粉或其他肉類提取物,但一般含量較少。


香菇精

香菇精則是在穀氨酸鈉的基礎上加入了鹽、白砂糖、香菇香精等,本質上和味精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也越高。因此一些醬油也加入了一些穀氨酸鈉,增鮮提級兩不誤。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大家都知道鹽不能多吃,味精等鮮味劑也是同一個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鈉離子攝入過多容易引發高血壓。 


此外,穀氨酸會抑制神經遞質的傳遞,如果攝入過多味精,容易引發頭暈、貪睡、肌肉痙攣等症狀,還會限制人體對鈣、鎂、鋅等離子的利用。




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當溫度達到150℃時,便會脫水結晶。若是超過200℃,穀氨酸鈉就會變成焦穀氨酸,也就沒有鮮味了。所以做菜或煲湯時,臨出鍋時加入味精最佳



通常pH值在5.5-8.0時,味精鮮味最濃;而pH值小於4時(酸),鮮味較弱,大於8時(鹼)則會形成二鈉鹽,鮮味就不存在了,因此過酸過鹼都會影響鮮味。




味精畢竟是人工合成的添加劑,長期食用並不利於健康,小安給大家推薦下面這些「天然味精」,提鮮美味更健康!


香菇——香菇中富含游離胺基酸,不僅營養豐富,味道也鮮美。將泡幹香菇的水加入菜餚便可提鮮。

胡蘿蔔——胡蘿蔔不僅能提鮮還能開胃,尤其和肉菜搭配還能消除肉腥味。



魚蝦——蝦皮、銀魚等海鮮直接放入菜餚中可以提高鮮味,或是曬乾後研磨成粉,使用起來更方便。




孕婦不宜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之結合後從尿中排出。味精食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導致體內缺鋅。鋅是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微量元素。

嬰幼兒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過多食用味精,會造成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緩慢,嚴重者會影響嬰幼兒的智力!

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而且還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

老年人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味精、雞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和雞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缺少鈉,老年人患上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的機率更高。


小結

1、味精對人體無害。


2、雞精、香菇精的本質和味精相同,雖然安全,但不宜多吃。


3、使用味精時,溫度太高或太酸太鹼都等同於白放。


4、天然味精更健康,如香菇、胡蘿蔔、魚蝦。


5、孕婦、嬰幼兒、高血壓患者及老年人不宜多吃味精及雞精。




來源:高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明發布

高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編輯小組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雞精、味精、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現在知道還不晚!
    雞精、香菇精、醬油PK味精 實際上,雞精就是有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由於添加了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因此味道更豐富。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 味精、雞精、香菇精有啥區別?味精該怎麼吃?
    女妖現了原形,說:「我就是雞精!」雞精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妖精」——餐桌上的妖精,許多本來平平淡淡的菜餚加點雞精,立即變得鮮美無比,令人食慾大開,忍不住大快朵頤。雞精還有兩個好姐妹叫味精、香菇精,都具有能令人胃口大開的魅力。那麼這三姐妹有啥區別呢?
  • 味精有毒?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現在知道還不晚!
    雞 精 、香 菇 精、醬 油 P K 味 精 實際上,雞精就是有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由於添加了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因此味道更豐富。 雖然一些高品質的雞精也會適當添加雞肉粉或其他肉類提取物,但一般含量較少。
  • 宏旺香菇精.天然好調料
    平時做菜提鮮調味,少不了各種調料。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說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醬油、雞精、味精和香菇精用起來有哪些不同,吃起來有哪些禁忌?趕緊往下看吧! 雞 精 、香 菇 精、醬 油、味 精 大PK實際上,雞精就是有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
  • 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
    大家好,我是昕寶,今天我們繼續嘮嘮味精那些事兒。味精和雞精到底該用哪個?這回全明白了!很多人都被騙了。昨天我們分析過了,味精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調味品。它的原料是糧食,製作工藝也是以分解為主,不需要添加劑。所以味精雖然看起來很不健康,但是它確實是很原生態的一種調味品。那麼一定有很多人像昕寶一樣,看了文章之後就決定去超市買包味精。結果一到超市就傻眼了,味精櫃檯也是琳琅滿目,除了幾包簡單的味精以外,還有幾十種名稱各異的雞精,雞粉,蔬菜精等等。這麼多品種我們該怎麼選呢?到底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
  • 雞精和味精有哪些常見謠言?雞精比味精更營養、上檔次嗎?
    雖然我國居民有食用味精的習慣,可國外很多家庭裡是不準備味精的,味精不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能不吃就別吃。凡是帶「精」字的食物添加劑,都沒什麼營養,奶精如此,雞精也是如此。二、味精緻癌——有點誇張味精雖然沒什麼營養,應該少吃或不吃,但也不會致癌,造成飲食恐慌就不好了。科學家們早就研究過味精的安全性,並沒有發現它能產生危害。
  • 味精會危害身體健康?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看,別被騙了
    可能我們是被各種「精」嚇怕了,所以提到味精,我們就會想到它和「瘦肉精」「香精」「糖精」一樣覺得是有害的添加劑,吃了之後對人類身體有副作用。尤其是國外,對味精的誤解更深,這是因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經報導過,有人在食用中餐之後,脖子後面發麻,然後感到全身虛弱,甚至有心悸。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人矛盾起來真的很可怕,可以每天點外賣,卻受不了食物中添加調料,總說不要吃味精,不要吃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和雞精真的那麼可怕嗎?今天小野就專門買了一袋雞精,一袋味精,認真研究了一下兩者的成分,還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
  • 雞精比味精更營養?味精吃多了會致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就提議再加點味精和鹽,誰知大伯兩嘴一碰,語重心長地說道:「味精可不能吃,致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往往都是添加了不該添加的東西。味精本身的純度比較高,要是覺得不好把握使用量,不吃就好了,那麼多調味料,找自己喜歡的就行了。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說清楚了!
    因此,雞精與味精相差不大,兩者皆健康,民間流傳的「危害傳說」不可以相信。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1、科學看待無論是味精還是雞精,其安全性不存在瑕疵,可以放心食用。2、可以用鮮味食材替代味精(雞精)味精和雞精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鮮味,平常也可以用自帶鮮味的食材替代,例如玉米、雞肉、香菇、蝦仁等食材。
  • 不吃味精,只吃雞精?看過配料表才明白,原來被「騙」這麼多年
    味精到底是個啥?味精就是一種胺基酸鹽,學名是穀氨酸鈉,是組成蛋白質的物質之一,味蕾品嘗到合適的計量會感覺很「鮮」,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各種你吃起來很香的食材中。那麼食材中的鮮味和味精有什麼區別嗎?答案是:沒有任何區別。對人體有害嗎?
  • 還有多少朋友雞精與味精傻傻分不清,這兩種調料應該怎麼用?
    說起做菜就必須說下使用的調料了,咱們一般家裡常有的調料有:鹽、味精、雞精、醬油、醋、胡椒粉等。自從接觸餐飲多了以後家裡廚房中便多了雞粉、草果、肉蔻、桂皮之類的調料。想想以前做菜就知道要放鹽跟味精,頂多再來點好醋跟醬油。現在可好,光是調料就能放半個櫥櫃。
  • 二:(雞精味精)的秘密,做美食前我們應該擁有的調味品知識!
    大家好,我是菜菜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雞精,味精的事兒,這是在超市賣的雞精味精,肯定有很多人會說我不吃味精,但是我覺得今天得從味精開始聊,現在很少有人能吃味精這個東西,我為什麼要從味精開始聊呢?我們市面上充斥著各個品牌的,各種的雞精雞粉,很多人說我就不吃味精,只吃雞精,但是現在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你也是吃味精長大的,為什麼呢?
  • 味精和雞精真的對人體有害?新的說法來了
    ,甚至最好不要放。同時,適量食用味精還會對人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這些也都是穀氨酸鈉的功勞。關於雞精很多人都會認為雞精其實是用雞肉做成的,其實它和味精一樣,也都是化學成分組成的。其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只不過其中加入了雞肉味道的化學調料品,所以吃起來還會有一點雞肉的味道。從成分上看,雞精中還含有胺基酸,這是味精中並不具備的。
  • 不喜歡味精?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
    不喜歡味精,怎麼提鮮?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上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從吃飽到吃好,吃的營養吃的健康。調味料上的使用也越來越注意,比如說很多人都不喜歡味精,也不喜歡雞精,認為這兩個對健康不好。那麼如果不用味精怎麼提鮮?其實這3種自帶天然「鮮味」,做菜放一點,營養又美味。首先說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胺基酸,而且是動物蛋白質的一部分。
  • 味精是「有毒」?吃多了有害健康?這些真相你應該知道
    關於味精到底要不要吃,是近幾年來頗有爭議的一件事情。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從單一追尋飲食美味,逐漸向健康養生方面轉變,只要在網絡上搜索關於味精的字眼,幾乎全都是負面的一些言論,有的人說味精是化學合成物品,常吃會致癌;有的人說味精有毒,吃雞精更靠譜,因此很多人從此讓味精徹底從櫥櫃裡消失。
  • 同為提鮮調味料,味精和雞精有什麼不同?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
    建議看看弄明白再買說到味精和雞精,我想起小時候的往事,那時候還只有味精,每次見媽媽快炒好菜的時候都會往菜裡加一點味精,菜餚會變得更美味好吃,有一次出於好奇偷偷地吃了點味精,當時覺得太好吃了,於是後來又吃了幾回,不過還是被媽媽抓了個現行,並對我說光吃味精掉頭髮,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敢偷吃了,而且一直到長大後,我炒菜都不敢放味精,用雞精倒是得心應手。
  • 你吃味精麼?(上篇)風險、畏懼與食品安全
    「我不吃味精,我們家從來不買味精!」 「阿拉上海人不吃味精,阿拉吃白醬油!」 聚餐、宴請時,常會遇到排斥味精的人。他們多是在等菜上桌前發表上述言論,有人還會擺出某種傲嬌的神態,就像是養松獅犬的人評價土狗,令不介意味精的我等甚感羞愧。
  • 味精、雞精是否對身體有害?用量多少算合適?現在就告訴你答案~
    烹製美食可離不開各種調料,但這雞精和味精卻一直存在著「有害健康」的說法,那麼究竟味精、雞精能不能吃?用量多少算合適呢?一起來看看吧~
  • 長期吃味精,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說法:老闆,我的菜只放鹽就行了,別放味精!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致癌!你常吃的味精有「毒」,別吃!味精加熱會致癌,做飯的人要小心!……其實味精沒「毒」,甚至比只放鹽要更健康!聽說吃了味精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