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味精?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

2020-12-05 斑馬斑馬兒

不喜歡味精,怎麼提鮮?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上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從吃飽到吃好,吃的營養吃的健康。調味料上的使用也越來越注意,比如說很多人都不喜歡味精,也不喜歡雞精,認為這兩個對健康不好。那麼如果不用味精怎麼提鮮?其實這3種自帶天然「鮮味」,做菜放一點,營養又美味。

首先說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胺基酸,而且是動物蛋白質的一部分。穀氨酸鈉對人體完全無害,只是它不耐高溫,超過120度,就會分解失去鮮味了。所以一般建議關火後、出鍋前放。好了,味精介紹完了,那麼除了味精還有什麼可以提鮮嗎?

一、【香菇】。尤其是曬乾的香菇,它含有一種鳥苷酸,鳥苷酸是一種天熱的鮮味劑,其鮮度是味精的幾十倍。所以大家平時泡幹香菇的時候,經常會聞到一股鮮味。

因此把香菇烘乾,打成細膩的粉末,就可以代替味精,不論是炒菜還是煮湯,都可以放一點,提鮮增香很好用。

在教大家一個小配方,用烘乾的蝦米和香菇一起打成粉末,效果更好。比例是1:1就可以。這樣做好的粉末,不僅鮮度更好,而且營養更好。富含胺基酸、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等,真的是營養又美味,並且還是純天然的鮮香。

二、【雞湯】。雞湯大家都熟悉,營養好味道鮮,還有滋補效果。雞湯之所以有鮮味,是因為它含有核苷酸、甘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各種胺基酸

這些單獨一個比不上味精,但是加起來的效果特別好,所以雞湯不放味精也很鮮美。所以若是做菜煮飯的時候,加點雞湯也是一樣的鮮味。

三、【瑤柱】。這是用各種貝類海鮮的閉殼肌曬乾而成(上圖中間那一塊肉),本身味道特別鮮美,曾經被列為「海八珍」之一,又被稱為是「海鮮極品」。

它本身營養特別好,富含大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等。瑤柱之所以鮮美,原因和雞湯一樣,不過雞湯是在湯裡,而瑤柱是在自身上

所以做菜、煲湯的時候,都可以放幾顆瑤柱,不僅味道好吃,鮮味十足,而且還都是純天然的鮮香,吃著更放心。很多廣東靚湯的做法裡面,都會放幾顆瑤柱,看中的就是它本身的鮮香味,而且是很自然的美味。

不喜歡味精,怎麼提鮮?像香菇、雞湯、瑤柱,這3種食材,都是自帶天然的「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營養又美味。上面就是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好了,介紹完了,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不用味精,提鮮的辦法有的是,掌握這5種常見「鮮物」還用啥味精
    味精這個東西,在中國的定位非常尷尬。有的人覺得吃味精不好,會禿頭或是會對身體有影響;有的人覺得味精就是鮮味提取物,吃一點沒事,不吃多就行;有的人覺得反正味精這麼鮮,我也不需要花功夫吊湯,直接加幾勺味精就行。為什麼味精在中國會遇到這樣的情形?
  • 害怕化學成分的味精?這有3個天然提鮮法
    這些都不對,因為不管吃什麼,都不能夠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但是味精卻是每一頓都需要的,不管你做什麼樣的料理,都要多多少少加一點。所以在味精的選購上,就更加要上心了。味精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讓食物更加的鮮美。但有些味精中加入多種化學成分,製造商不在乎會不會對人體有健康,只在乎自己的產品能不能夠賣出去。
  • 不愛吃雞精,可以試試這種香料,純天然的鮮味,配方和做法教給你
    不愛吃雞精,可以試試這種香料,純天然的鮮味,配方和做法教給你。想要做飯好吃,除了食材新鮮,廚藝好之外,各種調味料也是不可缺少。在眾多調味料裡有一種很特別,那就是雞精,雞精是很常見的鮮味劑,可以讓飯菜的味道變得更鮮美,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吃味精。其實可以試試下面這種香料,它是純天然的鮮味,我把配方和做法教給你,在家就能做。這種香料就是香菇雞肉粉,需要的食材就是香菇和雞腿肉,比例大概2:1,雞腿肉比雞胸肉效果好。
  •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泥蟲:廣東僑鄉臺山美食中的天然味精 2019-07-23 14:30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在中國福建沿海一帶,有一款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名為「土筍凍」,是用當地出產的土筍烹煮而成的凍品,其味美甘鮮的口感深受當地食客的青睞。
  • 味精有毒?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現在知道還不晚!
    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味 精 安 全 但 不 宜 多 吃 大家都知道鹽不能多吃,味精等鮮味劑也是同一個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鈉離子攝入過多容易引發高血壓。
  •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是人工合成的?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你家做飯還在放味精嗎?現在有很多人家裡做飯都不放味精認為味精對身體不好甚至致癌這,是真的嗎?>不用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與穀氨酸鈉不同的是焦穀氨酸鈉沒有鮮味這也是建議臨出鍋前再放味精的原因1類致癌物清單(下滑查詢)備註:In prep.表示相關研究結果尚未以電子版或印刷版形式公布
  • 雞精、味精、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現在知道還不晚!
    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貼 士 二 :太酸太鹼=白放通常PH 值在5.5-8.0時,味精鮮味最濃;而PH值小於4時(酸),鮮味較弱,大於8時(鹼)則會形成二鈉鹽,鮮味就不存在了,因此過酸過鹼都會影響鮮味。
  • 味精是化學合成物且致癌?雞精比味精更健康?說清楚了!
    一起來看…味精的成分是什麼?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是一種鈉鹽。之所以味精有提鮮的作用,主要是因為穀氨酸有鮮味。味精真是化學合成的嗎?熬煮海帶湯、骨頭湯、肉湯時會發現它們有獨特的鮮味,其實這正是穀氨酸鈉的功勞,穀氨酸鈉本就是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物質。從現代食品工業來看,味精是經過微生物發酵糧食等原料生產而成的,生產工藝與釀酒、制醋類似。
  • 配上蔬菜,鮮香味美
    配上蔬菜,鮮香味美民以食為天,食以民為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美食小編。大部分人的觀念當中,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了吃,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創意還有突破,能夠將非常簡單的食材做出非常美味的佳餚。但是到了現在,很多人的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基本上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做飯。其實做飯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難,只是大家沒有嘗試過。
  • 長期吃味精,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說法:老闆,我的菜只放鹽就行了,別放味精!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致癌!你常吃的味精有「毒」,別吃!味精加熱會致癌,做飯的人要小心!……其實味精沒「毒」,甚至比只放鹽要更健康!聽說吃了味精有害健康?
  • 大廚:多數人做錯了,難怪蛤蜊肉老不鮮
    大廚:多數人做錯了,難怪蛤蜊肉老不鮮生活處處需要小妙招,飲食當然也一樣,需要各種各樣的小技巧,這樣才能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好吃的菜餚,俗話說熟能生巧,同樣的一道菜,飯店大廚之所以能做的比我們做的好吃,便是因為做得多了,自然便會掌握技巧,從而將同樣的菜餚做出好的口感,蛤蜊是一種高蛋白、少脂肪低熱能的肉類,有著「天下第一鮮」的美稱,蛤蜊的肉質及其的鮮美,同樣可以經受得住多種的烹飪,炒蛤蜊、蛤蜊餅
  • 雞精、味精、香菇精到底該不該放?哪些人群不宜多吃?答案是……
    因此一些醬油也加入了一些穀氨酸鈉,增鮮提級兩不誤。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所以做菜或煲湯時,臨出鍋時加入味精最佳。通常pH值在5.5-8.0時,味精鮮味最濃;而pH值小於4時(酸),鮮味較弱,大於8時(鹼)則會形成二鈉鹽,鮮味就不存在了,因此過酸過鹼都會影響鮮味。
  • 雞精和味精有哪些常見謠言?雞精比味精更營養、上檔次嗎?
    從雞精的配料表中一看便知,雞精配料表中最主要的成分、排在第一位的成分仍然是穀氨酸鈉,這跟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樣的。雞精有「雞味」的原因在於,雞精會在穀氨酸鈉的基礎上加入其他一些提味增鮮的物質——雞味香精。當然不可否認,一些品質比較好的雞精中,還會添加一些雞肉粉之類的提取物,但是雞精的主要成分依然是穀氨酸鈉。所以,味精、雞精是一回事,雞精跟雞沒啥關係。
  • 闢謠:味精有害、致癌從何說起?到底能不能長期吃味精?
    這就說明,味精不是實驗室裡無中生有的產物,它作為一種鮮味調料,是在食物裡天然存在的。因此食用味精不僅能起到豐富口感增進食慾的作用,還能為我們的身體補充營養。我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其實,不管你做飯炒菜的時候,放不放味精,你每天都在吃味精。如下圖,穀氨酸鈉作為一種鮮味劑,在廚房的其他調味料裡無處不在,比如醬油、雞精、雞粉等。
  • 雞精比味精更營養?味精吃多了會致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根據我所查到的資料顯示,以0.2%的味精及2%的食鹽水溶液,在115℃加熱3h,生成無鮮味的焦穀氨酸鈉僅為0.014%。先不說這個轉化率很低,就在我去知網搜索「焦穀氨酸鈉」後,不僅沒有看到論述其壞處的,反而是一種「聰明物質」。
  • 吃味精會致癌?味精和雞精,該選哪個?看了配料表後全明白了!
    ,而穀氨酸有鮮味,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鮮的原因。雞精成分:從配料表中可以看出,雞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只是在味精的基礎上添加了核苷酸、食鹽、白砂糖、以及其他香辛料,只是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而得名。所以可以簡單理解為,雞精≈味精,雞精只是帶有雞肉味的味精。
  • 調味品緋聞最多莫過於味精,為什麼很多廚師不用味素了
    味精(味素)起源於日本味之素公司,日本人為什麼要發明味素呢,就是圖一個字~~"鮮",他們在海帶裡面發現上面一層粉末挺鮮美啊,專家發現穀氨酸是昆布的味道源泉,也就是說現在很多料理店為什麼要加上昆布來做湯的緣故,本身自然的食材添加更美味。
  • 不吃味精,只吃雞精?看過配料表才明白,原來被「騙」這麼多年
    鮮味是什麼?鮮味是五種味覺之一,在酸、甜、苦、鹹、鮮中,鮮味最為複雜,可以描述為食物一種醇香的感覺,是菜餚好吃與否的重要標誌,從象形字的角度來說,把「鮮」字分為魚和羊,這些好吃的合在一起,就是鮮。鮮味從何而來?胺基酸、鳥苷酸、含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都能讓人感覺到「鮮味」,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如雞鴨魚肉、蘑菇、海鮮、藻類等,一般來說蛋白質含量越高,吃起來也就越鮮,這是人體本能的一種能力,促使你攝入更多的蛋白質,補充身體的機能。
  • 味精會危害身體健康?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看,別被騙了
    很快,這個說法在當地得到了認同,人們紛紛反對食用味精做飯,而一些中餐廳也不得不打出「不使用味精」作為賣點。那麼問題來了,味精是不是真的摧毀了我國的美食體系,經常食用味精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嗎?味精味精的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納屬於天然的,最豐富的非必需胺基酸之一,在雞肉、豬肉、香菇、松茸、海帶等食物,經過熬煮之後,也可以獲取到相同的物質。
  • 連英文都無法翻譯出來的,海鮮的「鮮」到底是種什麼味兒?
    01,什麼是食物的「鮮」?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偶然間在昆布(海帶)中提取到一種物質,發現它能增加食物的鮮味。在亞洲,為了提高食物的鮮味,味精是很流行的調味品,而最初的味精就是提取自昆布,它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一種胺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