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家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合成中獲重大突破
中新網天津3月10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靳瑩 )記者1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華大基因的中國科學家日前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4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打破了非生命物質與生命的界限,開啟了「設計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進程。
-
福建農林大學在全世界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
原標題:福建農林大學菠蘿基因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 遺傳學》在線發表 拓展閱讀:菠蘿基因組項目主要研究成果 菠蘿是世界上僅次於香蕉的主要熱帶水果,有85個國家生產,種植面積達100多萬公頃,每年給全球帶來86億美元的直接經濟價值。
-
福建農林大學率先破譯菠蘿基因組
本報福州11月3日電(林智仁記者陳強)記者今天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明瑞光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11月2日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英國《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標誌著福建農林大學在菠蘿基因組和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團隊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
11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宣布,該校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這標誌著學校在菠蘿基因組和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11月2日,福建農大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在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英國《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
-
我國化學家取得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的重大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重大項目(項目編號:21621004,21390203)等資助下,天津大學元英進團隊在真核生物基因組設計與化學合成方向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完成了2條真核生物釀酒酵母染色體(synⅤ、synⅩ)的從頭設計與化學合成,相關研究成果分別以「『Perfect』designer chromosome V and behavior of a ring derivative」(完美設計合成五號染色體及其環化表型研究)和「Bug mapping and fitness testing of chemically synthesized chromosome
-
重大突破!德州驢基因組被破譯了
國內畜禽生命科學迎來重大突破。12月9日,國際著名權威學術刊物《Nature》的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發表了學術文章《成功破譯中國特色的德州驢的基因組》。文章表示,東阿阿膠與合作單位歷時六年,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測序技術,獲得國際首個組裝到染色體水平的家驢基因組參考圖譜。
-
菠蘿中找到調控植物光合作用「開關」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福州11月3日電 (謝開飛 江潮炳 曹佳奕)福建農林大學3日在此間發布,11月2日,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該校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
-
中國科學家在表觀遺傳學上獲重大突破
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H3K4me3和H3K27me3修飾的建立規律明顯不同,H3K4me3修飾的建立更迅速,並且傾向於建立在CpG含量較高且DNA甲基化水平較低的啟動子區域,而H3K27me3修飾的建立比較緩慢,並且傾向於建立在CpG含量較低的啟動子區域。
-
我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中國科大新聞網10月11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日前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這一關鍵突破將對促進新奇拓撲量子物態的研究,進而推動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深入理解帶來重大影響。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打開APP 量子晶片取得重大突破,技術含量成為全球第一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6:00:06 美國之所以能在世界大戰後一舉成為全球無可爭議的強國,是因為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世界。 從實際角度來看,我國在科技領域的部署遲到,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度提高,現在中國科學技術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以電子產品和通信領域為例,目前國產手機佔全球市場份額的大部分,而在通信領域,5G技術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金剛石單晶領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1-01-11 10:25:51 如何讓金剛石「聽話」,
-
菠蘿基因組破譯 與高粱水稻是一家
今天,世界上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菠蘿,每年的產量在2500萬噸,菠蘿種植業的總價值超過80億美元。許多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經歷了基因組的多次複製「加倍」。多倍性指的是基因組加倍,從根本上改變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染色體數量等,這種變化被認為是推動產生生態差異的重要因素。
-
中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獲重大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中國科學院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我國科學家潘建偉、劉雄軍、陳帥等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上,業界評論其「對研究超越傳統凝聚態物理的奇異現象具有重大潛力」。聽起來非常專業。在發布會上,研究者們說,他們的工作僅是打開一扇門。
-
研究5年、審稿6年:中國科學家在微分幾何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該期刊是幾何學領域的頂尖刊物,發表過多篇劃時代的數學論文,如哈密爾頓關於裡奇流的奠基性工作。陳秀雄與王兵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哈密爾頓-田猜想(Hamilton-Tian conjecture)和偏零階估計猜想(Partial C0-conjecture)這兩個幾何分析領域
-
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微分幾何學起源於17世紀,主要用微積分方法研究空間的幾何性質,對物理學、天文學、工程學等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裡奇流」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描述空間演化的微分幾何學研究工具。
-
蜱蟲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聊點科技【蜱蟲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病原體分布特點。8月1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我省在穀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領域頂級期刊據悉,這是我省在Nature Plants以第一單位發表的首篇論文,也是近年來國際穀子研究領域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據了解,穀子通常是5月播種,10月收穫,一年一季,生長周期要5個月左右。對於科研人員而言,5個月的等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模式植物體系的建立對於科研來說意義重大。
-
山西在穀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Plants(1區Top期刊,SCI影響因子13.256)發表論文。這是山西在Nature Plants以第一單位發表的首篇論文,也是近年來國際穀子研究領域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