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母親《作文課》出版,記錄30年教學經驗與育女心得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11月3日下午,尚愛蘭攜新作《作文課》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與著名作家閻連科、女兒蔣方舟、北京市西城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美俊一起,探討寫作的奧秘,揭開作文的真相。

活動現場

蔣方舟:我媽在我心中一直是無所不能的

網上流傳著一個經典的故事:1999年秋天,榕樹下舉辦首屆網絡原創文學大賽,請來王安憶、賈平凹、餘華、阿城和王朔做評委,聲勢浩大。那一屆最佳小說獎得主是尚愛蘭,獎品之一是帶家屬遊千島湖。遊玩當天,尚愛蘭的女兒異常活潑,拿著彈弓一路蹦跳。作家們湊過去逗她:你叫什麼名字?小姑娘把頭一扭:蔣方舟。

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第一本書,16歲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20歲獲人民文學獎,23歲就任《新周刊》副主編。一系列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媽媽尚愛蘭的教導和鼓勵。

6歲的蔣方舟見到好久沒見面的表哥表姐,感覺格外親熱,但表哥表姐卻撇下小妹妹單獨去玩。蔣方舟當時委屈得直掉淚,她找來紙筆,寫下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表達對哥哥姐姐「拋棄」自己的不滿。

這篇400字的小文,蔣方舟寫了整整8小時。當時天氣很熱,中間也沒有吃飯,但尚愛蘭堅決不替女兒想一句話,不替她寫一個字。最重要的是,她不許女兒用拼音代替生字——在新近出版的《作文課》中,尚愛蘭依然堅持這一觀點。

當年尚愛蘭培養女兒寫作的那些觀點,與她指導學生寫作文是一以貫之的,她也把這些都寫進了新書裡:不要在什麼都沒教會孩子之前,先教會他畏懼字數;找到了「寫什麼」,「怎麼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好好地寫寫個人經驗,比任何華麗麗的辭藻都要有效……

據蔣方舟回憶,她小時候寫作文都會放一本字典在身邊,通過這種方法,她漸漸把漢字認齊了,也鍛鍊了專注力和毅力,還建立了很好的語感。

尚愛蘭鼓勵女兒多看成人書籍,她給女兒選的第一本書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身為作家,又做過多年語文老師,尚愛蘭認為「什麼書都可以看,就是不能看作文選」,「所謂優秀作文,大都是按模式化的方法訓練出來的,對孩子寫作沒什麼好處。」

尚愛蘭說,讓蔣方舟在三年級前開始寫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她受到「正規」作文訓練後,一些模式化的作文思路被固化到腦子裡牢牢生根。

尚愛蘭是一位語文教師,也是一位小說作家。現在,她還熱衷於剪紙藝術創作、畫插畫、寫新書。蔣方舟說:「我錯過了她的最盛年,卻參與了她五十歲之後的再次成長,我們又成為同時航行的船,兩艘船有時近得可以抓住對方,我們時而望向彼此,在大多數時候,卻只是應付各自的波浪與狂風,擦肩而過的時候,在內心向對方揮手示意。」

尚愛蘭對女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蔣方舟曾這樣評價母親:「我媽在我心中一直是無所不能的」,「她是塑我成型的人」。

《作文課》∕ 尚愛蘭 著∕ 2019年10月版

從應試作文到作文的素質教育

尚愛蘭曾在語文教學一線任教30餘年,業餘時間經常輔導小學生寫作文。尚愛蘭老師倡導健康的作文理念,觀察不同孩子的不同狀態對症下藥,直擊小學生作文痛點、難點。退休以後,尚老師系統整理了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針對小學生寫作專門撰寫了一本《作文課》,分享從作文理念到寫作方法的實用乾貨,用豐富的真實教學案例揭開作文的真相。

作為教師,尚愛蘭最清楚語文課程的教育要求,但她也力圖突破應試教育的局限,為孩子們提供關於作文的素質教育。

尚愛蘭認為語文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要求。她指出:語文教學不重視介紹作家,因為應試不會考作家的經歷。作家對於學生來說,只是個名字,課本上可能連頭像都沒有,學生怎麼可能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呢?找到了應試教育中的具體問題,尚老師便會通過各種方式,在教學中儘量為孩子們提供解決方案。

「我自己教書多年後,才敢有點自由,騰出大塊的時間介紹作家。一方面是我覺得偉大的作家不只留下了作品,還留下了他的人。」

尚愛蘭在《作文課》的序言中寫道:「作家和語文老師,我剛好兩者都沾一點。好處是我提出的都是實用的、可操作性的、不僵化的方法,一些經驗都是我多年積累所得,並不斷複製,不斷完善,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另外我不會帶偏,小孩子儘管和作家有差距,但寫作的基本原理還是一致的……如果我知道一點點作文的秘密,那就說出來供大家參考一下。」

比如,面對最常見的作文題《我的媽媽》應該怎麼寫?尚愛蘭提出,「應該避免把媽媽寫成家政人員。」

大部分的小朋友在寫媽媽的時候,都會寫做飯、洗衣服、照顧生病的自己。但家長和老師在指導的時候應該意識到,「媽媽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肯定有孩子不具備的能力,可以言傳身教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把媽媽在作文中的形象從『家政人員』中拔出來,也區別於『媽媽付出,孩子報恩』的傳統思路。用『付出』和『報恩』維繫的親情關係,絕不是媽媽無私付出的本意。」

再比如,小學生學寫作文一般都會從「看圖寫話」開始。尚老師對那些繪製潦草、內容過時的圖片非常反感,她認為好的圖片本身就應該是特別好的文章,既能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又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和審美能力。

從這一觀點出發,尚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獨闢蹊徑,經常讓學生「看經典繪本寫話」、「看奧斯卡短片寫話」。在書中提到了許多看電影、動畫片寫作文的案例,還附上了學生習作。有的時候,孩子的視角反而會給大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讀者在網上留言:「這種太難得了,我記得小時候的作文教程都很程式化,那時還沒啥寫作意識,很容易就寫成沒有生氣的流水帳八股文。到後來稍微回過味兒來已經有點晚,怎麼寫好還是得從小抓起。」

曾獲卡夫卡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多項大獎的閻連科,從作家的角度出發,風趣地說明了文學創作與小學生作文之間的異同。他說:「這本書裡面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琢磨,第一點獨特之處是告訴你不要怎麼寫,這是在其他作文書裡面很少聽到的。第二,作文是非常獨特的、適應應試教育的文體,作文寫得好並不一定成為作家,它是脫節的。如何讓我們的寫作、我們的作文,能夠真正能成為日後更詩意生活的一個臺階,我覺得尚愛蘭完成了這樣一個東西。」

楊美俊多年從事課程改革工作,她指出:「2017年新的課標是顛覆性的,現在強調親自閱讀,那麼讀什麼?怎麼讀?閱讀的背後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尚愛蘭的書裡看到許多線索。」「這本書是一股清流,現在市面上沒有營養的作文書很多,但從尚老師的《作文課》裡面可以看到的是思維不是技巧,這就是這本書跟別的書的區別。」「這本書不會告訴你如何去寫、怎麼去寫,尚老師給你點燃了心中豐富情感的小火苗,可以想像事物可以從這個角度闡發,事物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表達情感,這是最重要的環節。」

小學生作文看上去很簡單,但家長卻並不掌握科學的指導方法。蔣方舟表示:「這本書並不是講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作家,而是非常務實地指導7-12歲的孩子面對的作文難題。」

「生活中的我媽非常害羞和瞻前顧後,但這本書中的我媽是一個堅定而睿智的老師,對於作文教學,有一種說一不二的篤定。」

相關焦點

  • 蔣方舟博客作品被方舟子扒得體無完膚 蔣方舟男朋友是誰?
    2015年5月30日訊,近日,隨著天才女作家蔣方舟跟隨總理出訪馬爾克斯故鄉後,近日網絡議論與批評「文學天才」蔣方舟的言論又再次甚囂塵上,「蔣方舟男朋友」「蔣方舟作品」「蔣方舟微博」等成了網絡熱搜,連老底都被翻出來了。
  • 方舟子質疑蔣方舟代筆 稱《白字先生》出自其母
    方舟子質疑蔣方舟代筆 稱《白字先生》出自其母 2012年08月01日 09:07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白字先生》為其母親、作家尚愛蘭代筆。
  • 方舟子質疑作家蔣方舟文章為其母代筆
    蔣方舟(資料圖)央視網消息  與青年作家韓寒「代筆」的口水仗還未結束,7月31日,「打假鬥士」方舟子又發微博公開質疑蔣方舟作品《白字先生》為其母親、作家尚愛蘭代筆。31日下午,「打假鬥士」方舟子發布微博稱「南方報系捧出的另一個文學」天才「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並在南都開專欄、11歲出版長篇小說)在剛出道不久就被多位網友證明過是其母親、作家尚愛蘭的代筆,幾年前她破格被清華錄取時又被證明了一次。證據眾多而確鑿,較強的證據之一是尚愛蘭寫的和以蔣方舟名義發表的文章有大量的雷同,寫穿幫了。」
  • 蔣方舟支招高考:聰明人不會被考試玩弄
    「天才兒童」、「美少女作家」,這些貼在蔣方舟名字前的標籤,讓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蔣方舟從7歲起寫書,先後在20多家報刊開設專欄,初中畢業時,她已出版7本書,高中時,又出版了兩本書。從湖北省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畢業,蔣方舟踩著衝刺拼來的高考分數和自主招生加分,來到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方舟子微博質疑蔣方舟:「文章是她媽代筆的」
    文學「天才」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書並在南都開專欄、11歲出版長篇小說)在剛出道不久就被多位網友證明過是其母親、作家尚愛蘭的代筆,幾年前她破格被清華錄取時又被證明了一次。證據眾多而確鑿,較強的證據之一是尚愛蘭寫的和以蔣方舟名義發表的文章有大量的雷同,寫穿幫了。
  • 蔣方舟:在最孤獨迷茫時看黑塞的《荒原狼》
    談及自己的書單,蔣方舟如是說。 在最孤獨迷茫的時候看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 蔣方舟與赫爾曼·黑塞的書有著特殊的緣分。「對於赫爾曼·黑塞的書,我是在自己最孤獨、迷茫和痛苦的時候看的。」蔣方舟說,「上中學的時候,對於寫作這件事很懷疑,人際關係也很糟糕。還陷入了王小波所謂的『哲學思考期』,每天混混沌沌的。
  • ...生蔣方舟:不要輕易向不情願的事情就範 - 怪青年訪談錄·2012...
    蔣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於湖北襄陽。7歲開始寫作,9歲寫成散文集《打開天窗》,此書被湖南省教委定為素質教育推薦讀本並改編為漫畫書,現已出版作品9部。在由《人民文學》雜誌社主辦的第七屆人民文學獎評獎中,蔣方舟獲得散文獎。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
  • 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
    蔣方舟 資料圖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 (陳苑)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以「少女作家」成名,2008年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畢業後就任《新周刊》雜誌副主編。蔣方舟曾透露自己的閱讀經歷,坦言黑塞的《荒原狼》對她影響最大。蔣方舟:黑塞的《荒原狼》對我影響最大蔣方舟曾為讀者推薦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她認為:「波德利亞的《冷記憶》系列相當不錯,一共5本,全是偉大的波德利亞思維的一些邊角料和雜碎,但是智慧得讓人瞠目結舌。」而在談到有沒有過一本書對她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時,蔣方舟說:「黑塞的《荒原狼》。
  • 開課第一周,聽聽這些北大老師的教學心得
    董彬老師「圖像處理中的數學方法」「這學期我開了一門課程,叫「圖像處理中的數學方法」,主要介紹近30年圖像處理領域的主要數學方法以及近幾年的一些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方法,學生以研究生為主,本科生為輔,課堂規模一般是30人上下。」
  • 2021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專碩考研經驗
    一、寫在前面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江蘇某三本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報考的是南師的出版專碩,總分391。與其說是經驗,不如說是對考研這個過程的一個小小總結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我將從擇校、英語、專業課、政治、複試幾個方面來談。
  • 一堂作文課揭開學生內心秘密 她花盡心思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雷鳴老師和學生們在一起□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劉超學生的父母一線抗疫,她網上擔起媽媽的責任;一堂作文課,班上一名男生整節課都沒有動筆,她意識到學生心裡肯定有個待解的結……宜昌市實驗小學教師雷鳴,總是習慣將心思多放在班上那些特殊的學生身上。
  • 蔣方舟、曾德均、顧桃齊聚第五屆綠景名家講壇解讀「稀奇的城就」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2019年11月9日晚上,由綠景集團主辦的「稀奇的城就」論壇活動,在深圳綠景美景廣場展開了序幕。本次論壇活動,邀請了著名青年作家蔣方舟、貓王收音機創始人曾德鈞以及知名記錄片導演、畫家顧桃三位主講嘉賓共同探討城市的「稀奇」維度。
  • 物理科學學院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
    2017年8月25-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在雁棲湖校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教學工作研討會。  會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院研究生、本科生教學情況匯報,第二階段由兄弟院校和學院一線教師介紹教學經驗,第三階段是學校職能部門政策解讀及討論交流。會議分別由郭建東和鄭陽恆分別主持。
  • 2021年蘇州大學出版專碩考研經驗
    一、個人經歷及擇校寫這篇經驗貼純粹是希望能夠給學弟學妹們一點點幫助。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考研情況吧。報考的是蘇州大學出版專碩,初試成績389分,排名第六。複試成績411,初複試總分800,排名第一。本科二本普通院校,在學校方面也算是跨了一大步吧。
  • 智教未來:《小學人工智慧基礎》教學用書正式出版發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的重大指示和要求,由北京建築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單位專家,聯合北京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小學信息技術教師以及智教未來技術團隊歷經一年多,共同研發編寫的人工智慧教學用書——《小學人工智慧基礎上冊、下冊》(以下簡稱教學用書)於近日正式出版發行。
  • 商學院成功舉辦「江南大學2020年至善教學骨幹研修活動」分享會
    為提高學院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本科教學發展,11月25日下午2:30,商學院在經管樓116東方廳舉辦「江南大學2020年至善教學骨幹研修活動」分享會。裴佳音老師和陳嘉琪老師作為分享嘉賓和教師及學生代表一起交流研修活動成果。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了2020年江南大學至善教學骨幹教師研修活動。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召開防疫期間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經驗交流會
    3月27日下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利用「騰訊會議」平臺召開了防疫期間打造在線教學課程思政金課經驗交流會。院黨總支書記吳雲平、院長謝振安、黨總支副書記姚嗣宏、業務副院長方勝出席會議。謝振安主持會議。
  • 錢報讀書會|2020最後一場錢報讀書會,和蔣方舟一起遙望「南十字星」
    所有錢報讀書會的朋友們,將與青年作家蔣方舟一起,當一回星際漫遊客,遙望宇宙中的那一顆「南十字星」。對著宇宙星辰,你,會想些什麼?你,會談論些什麼?在這不平靜的一年的歲末,青年作家蔣方舟不負眾望地捧出了她的最新小說集《和唯一知道星星為什麼會發光的人一起散步》。在這本書中,她將我們對於2020年獨特的生活經驗融入到了文學創作中。
  • 蔣方舟評舒爾茨書信集:把作者放在顯微鏡下解剖
    蔣方舟評舒爾茨書信集:把作者放在顯微鏡下解剖   11月19日是波蘭著名作家布魯諾·舒爾茨的遇難紀念日,1942 年的這一天,他被納粹殺害於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