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體內研究證實靶向CD123的CAR-T細胞強烈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

2020-11-23 生物谷

2020年6月20日訊/

生物谷

BIOON/---急性骨髓性

白血病

(AML)是一種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血液惡性

腫瘤

,在生物學、表型和

遺傳

學上具有很大的異質性。對這種疾病的治療結合化療,然後根據患者的條件進行異源造血幹/祖細胞移植(allo-HSCT),以鞏固完全緩解和防止復發。然而,除了少數稱為低風險AML的AML亞型外,在鞏固治療和移植後,復發經常發生。化療相關的毒性、難治性和未能根除白血病起始細胞是導致AML進展和復發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在過去的40年裡,改良的AML治療方法只經歷了微小的發展,目前成年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仍在20%,兒童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不足70%,這凸顯了對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療方法的迫切需求。

圖片來自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0, doi:10.1136/jitc-2020-000845。

近年來,基於CAR-T細胞的細胞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期待。CAR-T細胞免疫療法涉及對人T細胞進行改造使之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從而引導這些T細胞靶向位於癌細胞表面的腫瘤抗原。由於CAR-T細胞的高療效、特異性和持久性,它們在B細胞惡性

腫瘤

患者中表現出穩健的臨床反應。

AML患者面臨挑戰的原因在於缺乏通用的AML靶抗原來引導CAR-T細胞,以及與健康的造血

幹細胞

/祖細胞(HSPC)具有相同的靶抗原表達,這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脫靶細胞毒性。儘管如此,過去的研究已發現利用CD33和CD123重定向的CAR-T細胞治療AML表現出強勁的抗白血病活性,並處於臨床前和臨床開發的後期。

在這些CAR-T細胞是否具有骨髓清除性方面,它們在臨床前和臨床上產生了一些爭議,這是因為它們也可能靶向健康的HSPC,畢竟HSPC是造血或者說血細胞生成所必需的。人們猜測HSPC也在不同程度上表達這些抗原,因此這些CAR-T細胞也可以攻擊它們。

雖然一些孤立的短期研究已經在體外和體內進行,以證實這種CAR-T細胞療法對健康HSPC的安全性,但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中長期體內研究的證據。

西班牙約瑟普-卡雷拉斯白血病研究所

幹細胞

生物學、發育白血病與免疫治療研究組的研究員Matteo Baroni和及其同事門猜測CAR-T細胞對健康HSPC作用的時間可能比對白血病細胞作用的時間要長。他們認為,之前關於靶向CD123的T細胞的潛在骨髓毒性的研究提供的結果低估了這些CAR-T細胞的脫靶毒性潛力。

Baroni和他的團隊在為期6周的體內研究中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表明靶向CD123的CAR-T細胞的存在強烈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從而造成新血細胞形成的不可逆障礙。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6月10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期刊上,論文標題為「41BB-based and CD28-based CD123-redirected T-cells ablate human normal hematopoiesis in vivo」。

Baroni聲稱,「我們呼籲,對於那些經歷難治性疾病復發且不能進一步從標準化療中獲益的AML患者,在異體移植之前謹慎使用靶向CD123的CAR-T細胞。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存在一個較好的替代選擇。這些結果將幫助臨床醫生考慮靶向CD123的CAR-T細胞持續存在的關鍵長期影響,並防止它們用於其他用途。」

這項研究獲得歐洲研究理事會(CoG-2014-646903, PoC-2018-811220)、西班牙經濟與競爭力部(MINECO, SAF2016-80481-R)、西班牙癌症研究協會(AECC-Semilla19)的資助。(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Matteo Libero Baroni et al. 41BB-based and CD28-based CD123-redirected T-cells ablate human normal hematopoiesis in vivo.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0, doi:10.1136/jitc-2020-000845.

相關焦點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Hans-Guido Wendel博士、來自法國雷恩第一大學的Karin Tarte及其同事們闡明了CAR-T細胞未開發的起著靶向轉運載體作用---即能夠作為「微型製藥廠(micro-pharmacies)」用於精確的治療轉運---的潛力。
  • Cell Stem Cell:靶向CD133的CAR-T細胞有望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這種稱為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的免疫療法涉及在實驗室中對來自患者血液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們直接靶向結合膠質母細胞瘤細胞表面上的一種稱為CD133的特定蛋白,並消滅這些癌細胞。當在攜帶人類膠質母細胞瘤的小鼠身上使用時,靶向CD133的CAR-T細胞療法被認為是成功的,這是因為它減少了這些小鼠的腫瘤負擔,提高了它們的生存率。
  • 浙大顧臻團隊發明「死細胞療法」,液氮凍死細胞、載藥回注體內
    「骨髓歸巢」這一特點,該團隊提出利用經液氮處理的 AML 細胞的「死細胞」構建具有骨髓靶向功能的遞藥系統,以提高化療藥物在骨髓內的富集、抑制 AML 細胞的增殖。但是接下來還需要評估 LNT 細胞的細胞活力,以驗證其在體內沒有致病性。對此,研究人員做了以下實驗,證實了與活細胞相比,LNT 細胞沒有表現出增殖活性,可作為化療藥物如阿黴素的遞藥載體。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的應用
    但為保證移植成功,需進行大劑量放化療及免疫抑制治療,使受者免疫功能恢復延遲,易發生感染及復發,嚴重者甚至死亡。微移植僅針對腫瘤細胞進行小劑量化療,治療全程不使用免疫抑制劑,並通過多個序貫療程的供者造血幹細胞輸入,形成供者細胞微嵌合,供者細胞一方面產生移植物抗腫瘤(GVT)效應,一方面激活受者免疫系統產生受者抗腫瘤效應。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今年7月,Nature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來自加州大學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種CRISPR-Cas9基因組靶向系統,該系統不需要用病毒作為載體,可以在T細胞基因組中的特定位點快速有效地插入大DNA序列(大於1 kilobase),同時保持細胞活力和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周左右就完成對T細胞的基因修飾!
  •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他們希望當移植回患者體內時,這些經過基因改造或者說基因編輯的調節樣T細胞(edited regulatory-like T cell, edTreg)進入胰腺 ,在那裡它們可以幫助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從而維持和保護這些胰島細胞的功能。 這篇論文展示了這些研究人員是如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靶向人T細胞中的FOXP3基因的。
  • 點評CAR-T之血液腫瘤靶點
    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是髓系造血幹/祖細胞惡性疾病,以骨髓與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特徵。針對AML的免疫治療最大的挑戰是尋找特異性的細胞表面靶點。目前在嘗試的幾個抗原都存在特異性不夠高的問題。CD123在白血病幹細胞和白血病細胞表面高表達,但在正常造血幹/祖細胞中低表達。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是EZH2 (編碼複合物的催化成分),在濾泡性淋巴瘤中也會發生EZH2突變,但其發生的是獲得功能的Y641突變,而在T-ALL中,EZH2突變則發生在其他位點,有研究預測其是通過破壞催化SET區域而使之失去功能。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Troyanskaya博士的研究小組聯手。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他們分析了在癌症和正常細胞中發現的數千種蛋白的海量資料庫。隨後,他們篩選了數百萬種可能的蛋白組合,以構建出一個蛋白組合目錄,可用於精確地只靶向癌細胞,而不靶向正常細胞。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新一代CD20靶向CAR-T在小鼠體內顯示出...
    在臨床前實驗動物模型中,上海隆耀新一代CD20 靶向CAR-T在小鼠體內顯示出優異的抗腫瘤活性,在腫瘤負荷控制,CAR-T細胞體內的擴增,都較臨床廣泛使用的二代CAR結果有顯著提升,並且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未觀察到CAR-T導致的毒副作用。
  • 腫瘤免疫治療:CAR-T的靶向抗原
    CAR-T靶向的腫瘤抗原可分為兩類:  腫瘤特異性抗原:特異性地在腫瘤細胞表面表達,在正常組織中無表達,這是最理想的抗原。靶點抗原的特異性越高,CAR-T細胞就可越專一地針對特定的腫瘤細胞,對正常細胞不作用,從而降低機體不良反應。這種理想的抗原並不多,目前受到關注的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FGRvIII和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等。
  • BMJ子刊:糞菌移植竟能保護β細胞
    ▲ 論文首頁截圖1型糖尿病(T1D)是一種以β細胞進行性受損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細胞在疾病的進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科學家嘗試通過使用環孢素[2]、抗CD3抗體[3]、抗胸腺細胞球蛋白[4],以及抗CD80和抗CD86抗體[5,6]等免疫抑制藥物,靶向T細胞來防止疾病進展。
  • 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愛滋病CAR-T療法要來了?
    這種療法通過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使之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從而讓T細胞能夠識別特定的細胞並進行清除。除了針對癌細胞外,設計不同的CAR也可以讓T細胞識別並清除其他類型的患病細胞。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的CAR-T細胞,能夠特異性靶向感染HIV的細胞。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Troyanskaya博士的研究小組聯手。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他們分析了在癌症和正常細胞中發現的數千種蛋白的海量資料庫。隨後,他們篩選了數百萬種可能的蛋白組合,以構建出一個蛋白組合目錄,可用於精確地只靶向癌細胞,而不靶向正常細胞。
  •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
    由於PD-1或TIM-3由TIGIT陽性T細胞共同表達,靶向TIGIT可能是避免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T細胞耗竭的另一種機制。雖然HL和NHL在T細胞上表達TIGIT,但其在NK細胞上的表達及在這類患者中的相關治療應用至今尚未得到評價。TIGIT固有表達抑制NK和CD8+T細胞功能,從而幫助腫瘤(結腸直腸癌)在體內生長。
  • T細胞的這些最新功能,你一定不知道!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CBM複合物在淋巴細胞功能中的一個關鍵作用,目前已經知道由於刪除三個關鍵蛋白中的一個(CARMA1)會降低效應T細胞的功能,研究小組檢測了CARMA1缺失對Treg細胞的影響。他們的實驗顯示,靶向CBM複合物(無論是通過刪除Treg細胞的一個或兩個拷貝CARMA1基因或用藥物抑制MALT1--複合物的另一個組分)都可以引起腫瘤組織Treg細胞分泌免疫刺激性細胞因子幹擾素γ。
  • Cell:靶向調節性T細胞有望可以治療癌症!
    近日,發表在Cell雜誌上題為「Interferon-γ Drives Treg Fragility to Promote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證實,靶向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s)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有效途徑。
  • 細胞免疫產業專題報告:CAR-T療法大顯神威
    細胞在體內擴增更溫和持久,發生細胞因子風暴風險較 低,復發率也更低;第四代 CAR 則是引入了促炎症細胞因子(IL-12、IL-15、IL-18 等)和共刺激配體,主 要目的是克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抑制,例如,CAR-T 細胞中一種經常過度表達的細胞因子是 IL-12,這是一 種增強 T 細胞分泌 IFNγ、顆粒酶 B 和穿孔素的有效分子,允許招募 NK 細胞消除 CAR 未能識別的腫瘤細 胞;第五代
  • CD19 CAR-T細胞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後復發機制的研究進展
    二、CD19 CAR-T在難治復發性B-ALL中治療進展CD19作為B細胞腫瘤的標誌性靶點,最早出現於晚期祖B細胞和早期前B細胞,在B細胞成熟並最終分化為漿細胞的整個過程都表達,但不表達於造血幹細胞及其他組織細胞
  • Park博士:CAR-T療法常見問題解答 | CAR-T專欄
    A:無論時間早晚,採用靶向CD19的CAR-T細胞療法後病情緩解的概率都是相似的:在大多數研究中,這一概率大約是70% - 80%。但是,治療後患者的緩解持續時間和復發概率會受到採用該療法的時機和患者自身病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