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急性骨髓性
白血病(AML)是一種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血液惡性
腫瘤,在生物學、表型和
遺傳學上具有很大的異質性。對這種疾病的治療結合化療,然後根據患者的條件進行異源造血幹/祖細胞移植(allo-HSCT),以鞏固完全緩解和防止復發。然而,除了少數稱為低風險AML的AML亞型外,在鞏固治療和移植後,復發經常發生。化療相關的毒性、難治性和未能根除白血病起始細胞是導致AML進展和復發的主要原因。遺憾的是,在過去的40年裡,改良的AML治療方法只經歷了微小的發展,目前成年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仍在20%,兒童患者的5年無事件生存率不足70%,這凸顯了對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療方法的迫切需求。
圖片來自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0, doi:10.1136/jitc-2020-000845。
近年來,基於CAR-T細胞的細胞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期待。CAR-T細胞免疫療法涉及對人T細胞進行改造使之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從而引導這些T細胞靶向位於癌細胞表面的腫瘤抗原。由於CAR-T細胞的高療效、特異性和持久性,它們在B細胞惡性
腫瘤患者中表現出穩健的臨床反應。
AML患者面臨挑戰的原因在於缺乏通用的AML靶抗原來引導CAR-T細胞,以及與健康的造血
幹細胞/祖細胞(HSPC)具有相同的靶抗原表達,這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脫靶細胞毒性。儘管如此,過去的研究已發現利用CD33和CD123重定向的CAR-T細胞治療AML表現出強勁的抗白血病活性,並處於臨床前和臨床開發的後期。
在這些CAR-T細胞是否具有骨髓清除性方面,它們在臨床前和臨床上產生了一些爭議,這是因為它們也可能靶向健康的HSPC,畢竟HSPC是造血或者說血細胞生成所必需的。人們猜測HSPC也在不同程度上表達這些抗原,因此這些CAR-T細胞也可以攻擊它們。
雖然一些孤立的短期研究已經在體外和體內進行,以證實這種CAR-T細胞療法對健康HSPC的安全性,但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中長期體內研究的證據。
西班牙約瑟普-卡雷拉斯白血病研究所
幹細胞生物學、發育白血病與免疫治療研究組的研究員Matteo Baroni和及其同事門猜測CAR-T細胞對健康HSPC作用的時間可能比對白血病細胞作用的時間要長。他們認為,之前關於靶向CD123的T細胞的潛在骨髓毒性的研究提供的結果低估了這些CAR-T細胞的脫靶毒性潛力。
Baroni和他的團隊在為期6周的體內研究中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表明靶向CD123的CAR-T細胞的存在強烈抑制了正常的造血功能,從而造成新血細胞形成的不可逆障礙。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6月10日在線發表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期刊上,論文標題為「41BB-based and CD28-based CD123-redirected T-cells ablate human normal hematopoiesis in vivo」。
Baroni聲稱,「我們呼籲,對於那些經歷難治性疾病復發且不能進一步從標準化療中獲益的AML患者,在異體移植之前謹慎使用靶向CD123的CAR-T細胞。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存在一個較好的替代選擇。這些結果將幫助臨床醫生考慮靶向CD123的CAR-T細胞持續存在的關鍵長期影響,並防止它們用於其他用途。」
這項研究獲得歐洲研究理事會(CoG-2014-646903, PoC-2018-811220)、西班牙經濟與競爭力部(MINECO, SAF2016-80481-R)、西班牙癌症研究協會(AECC-Semilla19)的資助。(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Matteo Libero Baroni et al. 41BB-based and CD28-based CD123-redirected T-cells ablate human normal hematopoiesis in vivo.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0, doi:10.1136/jitc-2020-0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