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2015]Simon Dack演講:試將彼心置我心
2015-03-16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5年3月14日,第64屆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 2015)盛大開幕。開幕式上的重頭戲仍是年度西蒙 戴克(Simon Dack)演講,這是美國心臟病學成就的重要展示和ACC每年的風向標。然而,今年的Simon Dack演講主題卻有點讓參會的心血管領域學術「達人」們摸不著頭腦——「I Carry Your Heart」,像是……愛的表白?
當暢銷書作者、醫生、教師、被冠以醫學界「好聲音」之稱的亞伯拉罕 韋爾蓋塞(Abraham Verghese)博士上場,並深情朗誦起美國詩人卡明斯(E.E. Cummings)的名作「I carry your heart,I carry it in my heart(我將你的心帶在身上,並將它妥善包藏)……I fear no fate,for you are my fate,my sweet(面對命運我從不恐慌,只因你就是我命運的方向)……」時,靜靜聆聽的與會者才確定,這的確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演講。
韋爾蓋塞(Abraham Verghese)博士
作為一個非心臟病學家,在匯集心臟病頂尖專家的盛會上演講,Verghese博士的勇氣和目的何在?原來,他想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不同於生物學和物理學意義上的「心」——「I carry your heart」詩中的心。
Verghese博士指出,就像在ACC年會這種大型會議上,同道之間溝通交流,討論最新的臨床試驗結果,交談是維繫人與人交流的紐帶。然而,當前醫學的發展使我們忽視了與患者交談接觸的重要性。
當我們進入醫學領域並日漸深入後,不斷接觸愈加高級的技術和醫學術語,但沒有一種術語能夠準確描述患者的痛苦。電子病歷促進了患者的規範診治和管理,但也使構成人類醫學故事的重要媒介——語言越來越少。Verghese博士指出,2013年《美國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子病歷制度的實施使一個急診醫生常規的一天會花46%的時間敲擊電腦,僅有26%的時間來接待患者,每天平均敲擊4000下,處方325 mg的阿司匹林需要敲擊9下,接診一個胸痛患者入院需要敲擊179下。Verghese博士幽默地指出,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至球囊擴張時間。珍貴的時間和重要的交談機會卻浪費在生成一張處方上,而醫生真正與患者相處的時間卻很少。
另一方面,Verghese博士指出,醫生與患者的關係不同於社會上其他任何一種關係,這是一種強烈衝突的關係,是一種類似愛的情感。但不幸的是,這是一種不對等的愛。醫生談論的僅僅是患者的心臟,有血壓、射血分數等指標的心臟。但患者的真心你是否了解?患者因為某種疾病投奔醫生,渴望醫生用他的能力來救治自己;他會信任醫生並坦陳自己的秘密,袒露身體讓醫生觸摸。作為醫生,我們穿著正式的白大衣,就像一個白紙製成的禮服,這難道不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嗎?當我們縮短這個儀式的時間,當我們不去聆聽或觸摸患者,我們就失去了交流的機會。患者常常抱怨:醫生不聽我訴說,不碰我,隨時準備打發我。難道我們不應當反思嗎?
作為作家和醫生,Verghese博士醫生的工作給他的寫作提供了素材,而他從寫作中獲得的反饋也幫助其了解患者,了解他們個體的痛苦、恐懼和治療以外的需求。他認為,理解一例住院患者的最佳途徑不是操作電腦,而是真正去探視患者。在床旁才能夠發現重要的患者信息以及檢查結果的合理性。
Verghese博士最後說,ACC 2015會在幾天的時間中討論大量心臟病相關的內容,而在此同時,如果我們也能秉著另一顆本心來進行討論,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臨床實踐中能夠同時兼顧這兩種心,我們也許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我們就可以對患者說:「I carry your heart」。(張麗麗/文)
更多精彩>>>2015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科學年會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