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劉晶晶 見習記者 崔蕾 實習生 沈靖雯
「我們家洗碗不需要用洗潔精,用無患子做的酵素,又乾淨又安全。」家住夷陵區小溪塔城區泰和苑的「酵素達人」楊錦,說起如何把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有一大堆的經驗忍不住和大家分享。
「DIY」環保酵素,楊錦有自己的秘訣:將廚餘垃圾中的瓜果皮回收後,按照3份廚餘垃圾、1份紅糖、10份水的比例混合後密封在塑料罐中,放置3個月後就成功了。「我試驗了多次,瓜果皮做出來的酵素會比較香,還有去除汙垢和清新空氣的作用。」
除了製作環保酵素,楊錦還時常利用廚餘垃圾中的其它部分製作環保堆肥。「主要是用菜葉子這種不帶油、鹽的餐前垃圾。剛開始做的時候不太成功,為此我還特意去襄陽找老師請教學習,慢慢才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楊錦介紹,為了製作堆肥,自己還去山裡採集了土著菌,將土著菌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覆蓋在垃圾表面。現在,楊錦用廚餘垃圾製作成的堆肥,不僅可以種植綠植和蔬菜,還有改良土壤的功效。
「想到做堆肥其實還跟我的一個環保項目有關。」2013年,楊錦回老家夷陵區分鄉時發現,鄉下很多農戶的家禽糞便並沒有被處理,氣味難聞更不好看。這讓從事自然農業方面工作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在分鄉成立了一個專門做有機肥的工廠。
2014年,楊錦的有機肥工廠正式投產。現在,周邊村莊的家禽糞便全部被工廠收集利用。附近村民們的環保理念變強了,生活環境也變好了。工廠生產出來的有機肥還被銷售到神農架、遠安等周邊縣市,為大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平時,楊錦還會帶著妻子孩子一起動手,利用各種廢舊物料製作小裝飾品,共同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家裡陽臺上花盆大多都是用廢舊的瓶瓶罐罐製作而成。只要開動腦筋,日常生活裡時時刻刻都能將廢舊物品進行回收利用。」
在楊錦家裡,還有一套垃圾處理的嚴格規定:「廚餘垃圾必須全部變廢為寶。實在無法利用的垃圾再分類扔掉。」楊錦自豪地告訴我們,他們一家三口一周只需扔一次垃圾,「而且只有一小袋哦!」
廚餘垃圾都是寶,已經成了楊錦的朋友圈討論最多的話題。閒暇之餘,楊錦還會將自家製作的酵素分送給親戚朋友和鄰居。在他的帶動下,也有不少人開始自己動手製作環保酵素。「廚餘垃圾的利用只是垃圾分類的好處之一。希望更多人行動起來,從垃圾分類做起,為環保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