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神靈半人半獸,《聖經》眾神是正常人?專家:3個原因

2020-12-04 琅琊神話

《山海經》描述的上古神話世界,存在大量奇形怪狀的神鳥異獸,許多上古神靈都是半人半獸的樣貌。相比之下,西方神話經典《聖經》卻很少描述神鳥異獸,眾神的長相也與正常人無異,很少帶有野獸特徵。《山海經》和《聖經》都是神話古籍,既是存在文化差異,為何對神靈的認知就如此不同呢?

首先,我們來看《山海經》對上古神靈樣貌的描述。《海內西經》記載的光明之神燭龍,長著一張人臉,身體卻是一條龍。《大荒西經》記載的創世神女媧,橫躺在慄廣平原的大道上,明顯具有蛇的軀體。

上古四方神句芒,長著人的面孔和鳥的爪子,踩著兩條龍。還有炎帝長著牛首,蚩尤銅頭鐵額,西王母有老虎的牙齒和豹子的尾巴,黃帝有四張臉。不論如何從文字角度解釋,《山海經》對上古神靈樣貌的描述,大多帶有半人半獸的特徵。

然後,我們來看《聖經》記載的眾神樣貌如何。《舊約》記載的上帝大多是以光和熱來象徵的,有時也能化為正常人的樣貌。一些海外專家經過調查,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上帝,像是一位長著白色鬍鬚的老人。而亞當是按照上帝的樣貌創造的,夏娃又是亞當的肋骨變成的,他倆的樣貌應與上帝相似。

《聖經》對耶穌的樣貌有過隻言片語的描述。耶穌殉難時30多歲,因飽經滄桑和憂患,曾被人誤認為50歲,時常被人藐視。可見,這位神靈的樣貌是個普通的中年男人。可能會有人提出,《聖經》記載的天使長著一對翅膀。其實,《舊約》和《新約》記載的天使都是正常人,長著翅膀的天使在《啟示錄》中才出現。

通過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山海經》和《聖經》對神靈的描述差異很大。這並不是因為《山海經》更加古老,因為《聖經》的《舊約》部分,同樣誕生於3000多年前。近代專家經過分析,把中西方神話的差異性,歸結為3個原因。

1.地理環境的差異

《山海經》描述的地域囊括了華夏九州,還包括周邊的四個海洋,以及海洋之外的大荒世界。據統計,《山海經》記載了500多座山,300多條河和40多個方國。這是一個體量巨大的世界,氣候和自然環境多樣,鳥獸魚蟲物種繁多。

而《聖經》描述的範圍限定在以色列和周邊國家,中心在約旦河附近。這裡城邦眾多,人口稠密,地形以平原為主,自然環境和物種豐富程度遠不如《山海經》。這種差異導致《山海經》裡上古先民崇拜鳥獸魚蟲,為了賦予神靈各種神異能力,就將其塑造成半人半獸的樣貌。

2.思想觀念的差異

仔細閱讀你會發現,《山海經》記載的至高神一般都屬於自然神。例如天神、地神、風神、山神、日神和月神等上古神靈,原本是沒有樣貌的。雖然上古先民將自然神擬人化,用帝俊、女媧、燭龍、黃帝和西王母等上古首領替代,但是基於「神人異相」的觀念,必須賦予他們半人半獸的樣貌。

而《聖經》是一部宗教典籍,著重宣傳理念和思想,必須貼近於生活,才能達到使人信服的目的。《聖經》裡的眾神和天使,都是一副正常人的樣貌,只是品德更具神性,言行更具哲理。他們既是引路人,又是親人和朋友,當然不可能是半人半獸的樣貌。

3.描述方法的差異

《山海經》記載了大量遠古傳說,描述方法非常古樸,基本沒有人物對話,只有流水帳式的敘事。因為是口口相傳,再加上古文字的歧義,上古神靈變成半人半獸的樣貌很正常。而《聖經》著重於記述神的言行和思想,許多理念是通過對話方式來傳遞的,再加上文字記載比較詳細,很難出現大的誤差。

綜上所述,《山海經》和《聖經》雖然都是神話古籍,但因自然環境、思想觀念和描述方法的差異,兩者對神靈的認知截然不同。當然,《山海經》和《聖經》同樣偉大,一部是東方神話的源頭,一部是西方神話的經典,不能以真假和高低來區分。我們探索中西方神話思維的差異,也只是為了探索人類早期的歷史,尋找人類文明的源頭。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為什麼中國的神總是半人半獸?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大家好,歡迎收看山海經系列第12期。熟悉山海經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中國的神話人物總是以半人半獸的形態出現的,完全和西方的神話人物形象不同,這是我國神話的特點。西王母其實上述兩個例子只是眾神中的個案,不僅西王母和山神,其它很多神靈都是這副模樣,比如人面蛇身的女媧
  • 神話的衍變,獸-半人半獸-人。神靈的形象為何在向人過渡
    但是翻看中國各民族有關神話講述的歷史,近乎一致地展現出神靈形態造型的漸進演變過程,由最初的片面強調動物的形態造型,以完全獸形呈現;到人與獸的形象歸為一體、有效兼容,半人半獸的形態面貌;再到完全賦予神話意義的人形造型,完成了最終被「神塑」與拔高的過程,或直接神靈就是人。
  • 為什麼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眾神」,多為「半人半獸」形?
    他們的外形與人無異,不同點在於他們擁有超人的能力。在中國的神仙文化中,世間萬物皆可修煉成仙,而不論動物還是植物、生物還是非生物,想要成仙,都要修成人形。這一點,與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多少有相似之處。我們都知道,古希臘諸神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神人同形同性」。
  • 《聖經》中的這4個故事,與山海經裡的幾乎一致,專家:並非巧合
    現今,許多人的身上都會帶著本《聖經》,加拿大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表示:《聖經》是「文學象徵的淵源之一」。由於《聖經》具有豐富的原型內容,熟讀《聖經》便成了為全面了解文學的必要前提。
  • 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神為什麼都是半人半獸?
    凡是對天下3熟悉的少俠多少都有了解過《山海經》,遊戲中諸多人、神的原型都來自於這部千古奇書。讀過《山海經》的少俠都知道,書中描述了大量的奇聞異事,尤其是《山經》中涉及到了眾多野獸。餘峨山中有一種十分有趣的獸,身子像兔子一樣,嘴巴卻如鳥喙,眼睛如鷂鷹,它一見到人就會躺下裝死,但它出現的地方卻會有蝗蟲之災。東山經開篇就提到,"山有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這種野獸形狀像夸父,長著豬一樣的毛,可發出的聲音又像人的呼喊聲。
  • 各古文明中頻頻出現的「半人半獸」,或許從科學的角度這樣解釋
    比如,考古上認為的地球上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再比如,瑪雅文明、埃及文明都出現過半人半獸的生物,甚至於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也能夠找到半人半獸的身影。在《山海經》中記錄的「神」也大多是半人半獸的形象。筆者一直認為,這些散布於各個古文明之中的共同點,絕非僅僅是巧合那麼簡單,很可能就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只不過當時的人類無法理解才以「神」和「神話」的方式記錄了下來。
  • 《山海經》與西方的《聖經》為何有眾多相似之處,只是巧合嗎?
    更有意思的是《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個聖地叫做崑崙山,《聖經》中記載了一個聖地叫做伊甸園,巧合的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崑崙山在西方,《聖經》中記載的伊甸園在東方。難道真的只是巧合,還是真的存在某種關聯?還有就是非常著名的史前大洪水,山海經中記載的史前大洪水發生在堯舜時期,距今約4300年。
  • 西王母最初形象是半人半獸,又是怎樣變成雍容華貴的美貌仙人?
    在我國早期典籍的記載中,西王母卻是另外一副模樣,那就是半人半獸的模樣。據《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上,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厲及五殘。」據《爾雅·釋名》記載:「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 中國上古神仙為何都是半人半獸?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上古神仙,諸如盤古(龍首人身)、女媧(人首蛇身)、西王母(豹尾虎齒而善嘯)、炎帝(牛首人身)等等,或人面獸身,或獸頭人身,似乎都不是人類,更傾向於動物。為什麼中國上古神仙都是半人半獸呢?
  • 古埃及神秘的半人半獸神祗
    古埃及神祇眾多除了埃及神話中九位最重要的神祗九柱神之外,一些神靈還並沒有完全脫離動物的形象,往往是半人半獸,接下來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領略古埃及這些神秘,吸引人的神祗。對古埃及人來說,來生極其重要,因此阿努比斯在很早以前就為人所崇拜。阿努比斯長著一顆胡狼頭,胡狼是一種常見的在墓地搜尋腐食的野狗。人們向他禱告,祈求保護亡者,他還幫助伊西斯將奧西裡斯 (Osiris) 製成了木乃伊。索貝克神:鱷魚
  • 鳳逆天下:修羅城出現的半人半獸,凰北月剛到,就見了三個
    《鳳逆天下》是一部穿越題材的作品,看過《鳳逆天下》的朋友們,只感覺太虐,讓人撕心裂肺。而漫畫版《鳳逆天下》也到了開虐的時刻了,因為凰北月已經來到了修羅城。而凰北月剛剛來到修羅城,就見了三個半人半獸的美女,她們的地位不同,但是卻足夠稀奇。一起走進今天的內容,去看一下吧。
  • 《山海經》和《聖經》的記載驚人一致,專家:巧合背後隱藏著歷史
    然而,隨著現代考古的發掘,很多考古發現與書中記載不謀而合,讓人驚呼不可思議。甚至有人發現,《山海經》與基督教經典《聖經》中存在不少驚人的巧合,這不禁讓人沉思,難道二者記錄的是同樣的傳說?《山海經》記載的蛇在《山海經》中,地位最尊崇的就是蛇。當然,在很多人的觀點中,最厲害的動物是龍,沒錯,龍是華夏民族的神獸,但你們有沒有發現,龍雖然集合了眾多動物的特徵,但主體部分還是蛇。
  • 《山海經》和《聖經》,有4個驚人的巧合!網友:是上古歷史?
    雖然東西方的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是隨著學者專家對於山海經的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它竟然與西方經典《聖經》有不少的相似之處,足以讓人瞠目結舌。2:通天的階梯與巴別塔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時期,「上天」似乎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黃帝和太昊等帝王,可以通過建木神樹,或者靈山上的天柱往返人間與天界。不幸的是,後來天帝顓頊,為了防止凡間的人到天上作亂,就隔絕了天地之間的溝通,也就是著名的「絕天地通」事件。
  • 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
    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時間:2015-06-07 13:35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6月7日,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
  • 《山海經》、《聖經》和蘇美爾神話,都與...
    儘管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對於「尼比魯」的說法略有差異,但是,雙方都提到了史前大洪水。 自出現地球文明以來,史前大洪水,可能是全人類最神秘的集體記憶,各個文化、各個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比如我們《山海經》有記載,華夏男兒大禹治水,亞伯拉罕諸教把打造方舟逃命寫進《聖經》等等,這都是史前大洪水遺留下來的記憶碎片。
  • 山海經中記載了多少上古大神?
    《山海經》中描繪了眾多神人形象,如名叫奢比屍的神,長著人的面孔、狗的耳朵、獸的身體;又如一位名叫武羅的神,長著人的面孔,有著豹子般的花紋,牙齒雪白,腰身細小;還有魚身人面之神赤鱬;人面虎尾之神泰逢等。眾神之中,《山海經》描繪西王母的筆墨最多: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 山海經、聖經和蘇美爾神話,都與它相關
    儘管蘇美爾人和古巴比倫人,對於「尼比魯」的說法略有差異,但是,雙方都提到了史前大洪水。自出現地球文明以來,史前大洪水,可能是全人類最神秘的集體記憶,各個文化、各個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比如我們《山海經》有記載,華夏男兒大禹治水,亞伯拉罕諸教把打造方舟逃命寫進《聖經》等等,這都是史前大洪水遺留下來的記憶碎片。
  • 遠古時期的神話中,為何首領都是人面獸身,背後原因是什麼
    在遠古時代,中外均出現半獸半人的神話傳說,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僅僅傳說,人們至今也無法準確說出一個緣由。那為什麼這些傳說都是這樣半人半獸,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關於這點,有以下四種說法。第一點,如書中記載,例如山海經,本身就是古人根據傳說整理記述的,因遠古時候,人們茹毛飲血、又對大自然充滿恐怖敬畏,所以對於力量和智慧強大的首領,人們會把他想像成那些充滿力量的動物。能夠保護他們,保護他們的子孫後代。
  • 《山海經》和《聖經》竟然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成書時間《山海經》的作者一直存在爭議,相傳為巴蜀地區或者為楚人所著,成書大概在商周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其內容經過了多次編訂,最終成書於公元1世紀左右。《聖經》成書時間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分《舊約》和《新約》兩部,其中《舊約》創作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新約》成書於公元1世紀左右,《新約》和《舊約》的成書時間內容都與《大荒經》、《海外經》極為相似,難免讓人浮想聯翩。壽命很長的種族山海經中《海外西經》中講:軒轅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