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的衍變,獸-半人半獸-人。神靈的形象為何在向人過渡

2020-12-05 騰訊網

我們所了解的神靈形象,細細數來,都是人。但是翻看中國各民族有關神話講述的歷史,近乎一致地展現出神靈形態造型的漸進演變過程,由最初的片面強調動物的形態造型,以完全獸形呈現;到人與獸的形象歸為一體、有效兼容,半人半獸的形態面貌;再到完全賦予神話意義的人形造型,完成了最終被「神塑」與拔高的過程,或直接神靈就是人

這一演變過程,在《山海經》中更是得到很大的體現。

《山海經》中三類神靈

《山海經》由於其特殊的成書背景,和圖文互轉的經歷,還有山海經的成書方式據考證很有可能是不同時期的人合力完成的,因此在書中沒有對造「神」時間進行記載。不過,根據神話歷史的考古證據,完全可以認為《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神」經歷了由獸型——半人半獸——人形的發展歷程。另外,有關《山海經》之「神」的發展歷程,即由獸型到半人半獸再到人形的發展歷程,在神話學理論中可以成立。

獸形神一般與原始山嶽崇拜的上古巫術祭祀活動有關,如「鳥身龍首」、「龍身鳥首」的南山山神;「其狀如牛,而八足二首馬尾」的西山山神;「彘身而載玉」、「彘身而八足蛇尾」,彘,即豬的意思,這是北山山神;還有「馬身而龍首」的中山山神等。人半獸神則與趨吉避兇的上古巫術祭祀活動有關,半人半獸的神最著名的莫過於西王母,不過現在的西王母已完全人化;還有《西山經》等六卷經中有半人半鳥山神,如「鳥身人面」的句芒。最後則是人形神與由人主導的上古巫術祭祀活動,如共工、黃帝等。

三類神靈的形成與轉變之因

獸形神來源於自然對先民的制約,體現出遠古先民對自然的敬畏與依賴。動物形象,即獸形神呈現正是來源於先民恐懼心理的內在勾連,面對神秘莫測而難以把握的自然界,先民渴求一種擁有神秘力量的外在之物來達成這種認知、預測以及掌控的能力,並能為族群提供儘可能多的生命庇護。此時的大自然對於先民來說是最危險的時期,毫無經驗的人類闖入了大自然的「鬥獸場」中,心中滿懷的是恐懼。

先民們身處自然界中所能見到的正是那些帶給他們生存威脅同時又提供足夠食物保障的動物物種,在這樣的原始境遇中,付諸一種具象化的「動物形象」來給予自身解釋、認知與庇護的權柄,恰恰反映出先民對自然的敬與畏。如原始的龍崇拜,紅山玉龍等

半人半獸神來源於遠古先民對自然的改造手法,這種改造自然體現出對自然的抗爭,背後隱藏著對自然外物對抗的欲望。隨著歷史的演進,先民自身的智性與心性都處在不斷完善過程之中,人類在面對大自然時已經不再完全束手無策,而是能夠作出有效預判與合理的回應,人類的自我意識與內在信念都獲得空前的膨脹,對自我的認知意義與存在價值也有進一步的確證,在那些原始動物造型的神話意象上開始有意添加進人的因素與主動性成分,無數人獸同體的神祇造型在這一時期當中湧現。

這些人獸同體的神祗具備無窮的神力與法術,並且擁有更為明確且各自特定的概念表徵,比如日神、月神、太陽神、海神、山神等,他們擁有各自的管轄範疇,發揮特殊的價值效度。相對而言,半人半獸神雖然仍承擔信仰、崇拜與庇護的價值功能,但其中融入更多人類的智慧與情感的成分,並進一步見證了人的自我認知能力與情感表述能力的提升,人的形象也由此開始與動物形象膠著在一起發揮著充滿神性色彩的神話敘事功能

人形神來源於對自然的尊重,對自然尊重體現出遠古先民人與自然共生。隨著時間的繼續前進,人類不斷進化發展,先民開始認為自己才是自然的主人,將固有的動物形象理念拋之腦後,隨之而來的是持續至今的自我崇拜過程。那種一直以來潛在付諸於信仰、崇拜與庇護功能的神祗形象從人獸同體的形態格局當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即剔除動物在這一歷史悠久神話傳統中的主體性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徹頭徹尾的人的形象,無論是姿態、狀貌、行為、情感等統統以人的實體呈現。

這也徹底的宣告著人神的時代到來,雖然這一時期以人形神靈的崇拜為主,但是那些半人半獸和獸形神也並未被徹底拋棄。先民們真正的站起來了,卻也更加的明白了對於自然的尊重。

獸-半人半獸-人,六個字,概括出了先民們同大自然數萬年的爭鬥史。祖輩們靠著自己的智慧去適應,去克服大自然中的種種困難,最終成長起來。這裡面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神話故事,也有著許多令人深思的經歷……無論前方有著什麼樣的困難,我相信我們都可以克服,就像我們的祖輩所做的那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陳佳冀.中國「動物敘事」神話原型意象的當代衍生與類型梳理[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34(01):168-172.

靳希. 《山海經》「神」符號探析[D].寧夏大學,2014.

相關焦點

  • 《山海經》神靈半人半獸,《聖經》眾神是正常人?專家:3個原因
    《山海經》描述的上古神話世界,存在大量奇形怪狀的神鳥異獸,許多上古神靈都是半人半獸的樣貌。相比之下,西方神話經典《聖經》卻很少描述神鳥異獸,眾神的長相也與正常人無異,很少帶有野獸特徵。《山海經》和《聖經》都是神話古籍,既是存在文化差異,為何對神靈的認知就如此不同呢?
  • 《山海經》:為什麼中國的神總是半人半獸?
    熟悉山海經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中國的神話人物總是以半人半獸的形態出現的,完全和西方的神話人物形象不同,這是我國神話的特點。我們簡單來看幾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山海經》:又西北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 古埃及神秘的半人半獸神祗
    ,一些神靈還並沒有完全脫離動物的形象,往往是半人半獸,接下來小編將帶著大家一起領略古埃及這些神秘,吸引人的神祗。太陽神拉:鷹拉神有多種多樣的代表形象。最常見的形象是鷹首人身,頭頂上有一日盤及一條盤曲在日盤上的蛇。其他常見的形象有:甲蟲頭的男人(作為赫普爾的形象),或羊頭人身。拉神也被描繪成一隻魁梧的公羊或甲蟲、鳳凰、蒼鷺、蛇、牛、貓、獅子等等。哈託爾女神:牡牛
  • 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神為什麼都是半人半獸?
    只是你有沒有感覺過奇怪,為什麼那些神也好,獸也好,都是由我們熟悉的人像和獸身組合而成的呢?比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女媧和共工,都是人首蛇身之像,西王母也被描述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之貌。我們先來看神類。在古代文化中,由於人們對大自然缺乏足夠的認知,因此山河藤樹皆可為神。
  • 各古文明中頻頻出現的「半人半獸」,或許從科學的角度這樣解釋
    比如,考古上認為的地球上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再比如,瑪雅文明、埃及文明都出現過半人半獸的生物,甚至於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也能夠找到半人半獸的身影。在《山海經》中記錄的「神」也大多是半人半獸的形象。筆者一直認為,這些散布於各個古文明之中的共同點,絕非僅僅是巧合那麼簡單,很可能就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只不過當時的人類無法理解才以「神」和「神話」的方式記錄了下來。
  • 為什麼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眾神」,多為「半人半獸」形?
    他們的外形與人無異,不同點在於他們擁有超人的能力。在中國的神仙文化中,世間萬物皆可修煉成仙,而不論動物還是植物、生物還是非生物,想要成仙,都要修成人形。這一點,與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多少有相似之處。我們都知道,古希臘諸神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神人同形同性」。
  • 西王母最初形象是半人半獸,又是怎樣變成雍容華貴的美貌仙人?
    我國的神話故事源遠流長,每一個神話故事都洋溢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其中,關於西王母的美麗傳說,幾千年來更是在民眾中廣泛地流傳著。在我們的認知中,西王母統治著西方崑崙山脈上眾多神仙居住的天庭,時常有玉女和三足鳥相伴。因而,西王母那雍容華貴、端莊典雅的形象,早已深植於老百姓的心中。
  • 王母娘娘的「真實面貌」:是半人半獸的妖怪,又是美麗大方的仙女
    王母娘娘,這是人們對她的尊稱,其實,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西王母,眾人對於西王母的印象一定是來源幾個神話故事,比如,嫦娥偷吃神藥,那神藥便是嫦娥從西王母處得到的,還有牛郎織女中間相隔的銀河,便是西王母用釵子畫下的,還有孫悟空偷吃蟠桃,那蟠桃宴便是西王母組織的。
  • 中國上古神仙為何都是半人半獸?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上古神仙,諸如盤古(龍首人身)、女媧(人首蛇身)、西王母(豹尾虎齒而善嘯)、炎帝(牛首人身)等等,或人面獸身,或獸頭人身,似乎都不是人類,更傾向於動物。為什麼中國上古神仙都是半人半獸呢?
  • 從對古埃及神話起源的分析,探討「獸首人身」神系的形成
    縱觀各個古代文明的神話起源,絕大部分都是以人為藍本來設計神明。比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神系、中國神話時代的盤古和女媧、古印度神話中的毗溼奴神和溼婆神,以及北歐的多神體系等。雖然也有獅象神獸、山精樹怪一類的神祇,但是神系的主體都還是人形,神與人「同形同性」。
  • 中國神話中兩個最出名的兩個女人竟然是半獸半人
    中國古典神話中,有很多的女性的形象,比如孟婆、嫦娥、九天玄女等。今天小編聊聊這些神話中,半人半獸形象的兩個女神。女媧,伏羲氏的妹妹,福佑社稷的正神。女媧是人類的創造者,相傳女媧造人,一日有七十種變化,並且創造了人類社會建立了婚姻制度。《仙劍奇俠傳》中的女媧形象,就是是一個人身蛇尾的樣子女媧為什麼是人首蛇身,其實就是對於蛇的繁殖生育能力的崇拜以及蛇圖騰的崇拜。
  • 中國神妖大全之《西王母》:傳說中,西王母是個半人半獸的怪神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掌管著西方,是女仙的首領,舉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的女子皆由她管理。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上的懸圃裡,那是一座空中花園,一共有玉樓九層,左繞瑤池,右環翠水。西王母的形象在後世逐漸演化成為道教和民間傳說中的王母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才結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長壽命。每逢蟠桃成熟時,王母娘娘就會召集群仙,大開壽筵,稱為「瑤池集慶」。因此,民間視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徵。傳說王母娘娘還掌管著不死藥,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不死藥,才飛升上天的。
  • 遠古時期的神話中,為何首領都是人面獸身,背後原因是什麼
    在遠古時代,中外均出現半獸半人的神話傳說,究竟是真有其事還是僅僅傳說,人們至今也無法準確說出一個緣由。那為什麼這些傳說都是這樣半人半獸,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關於這點,有以下四種說法。隨後在源遠流長的歷史當中,因為口口相傳,偉大的部落首領和部落圖騰一樣令人敬畏,部落民眾就漸漸將以前偉大首領的形象和部落的圖騰相結合,自然而然就成了人首蛇身的樣子,並刻畫下來一直流傳了。第三點是遠古外星人理論說。
  • 《超能泰坦》曝新海報 薩姆·沃辛頓變身半人半獸
    《超能泰坦》曝新海報 薩姆·沃辛頓變身半人半獸 1905電影網訊 由薩姆·沃辛頓領銜主演的生化人腦洞科幻巨製《超能泰坦》已定於10月12日登陸國內銀屏,這也是薩姆·沃辛頓繼《阿凡達》之後又一次出演「改造人」角色的科幻電影。
  • 遊戲王:北歐神話堂堂雷神變成獸戰士讓人哭笑不得,洛基形象滑稽
    極星卡組的怪獸大多以北歐神話為原型,上一期為大家帶來了北歐神話中的最高神奧丁以及侍奉他的女武神,其實我對奧丁的了解大多都是通過漫威的系列漫畫與電影得知的,然後在查看資料,而遊戲王卡牌出現的這些人物也從側面影響我們對西方神話的認知,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也是北歐的神,而且在電影中也是「常客」。極神皇 託爾卡牌效果:同調:名字帶有「極星獸」的調整+調整以外的怪獸2隻以上。
  • 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
    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時間:2015-06-07 13:35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6月7日,揭秘人獸雜交試驗的內幕,半人半獸令人驚恐。
  • 從古代神話中尋找外星文明的痕跡,我們離外星人越來越近
    阿波羅是神話中最為重要的神,他駕駛著一輛火輪戰車馳騁於天際,他下到凡間教人們學會在山頂建造房屋宮殿,教人們如何修路造車,教人們學習天文學制定創立曆法,一度讓他成為人們的老師形象。幾個世紀之後古羅馬文明替代了古希臘文明,在羅馬統治者的眼中眾神的形象一點都沒有改變,相反古羅馬人對眾神的信奉更加虔誠,這難道僅僅是古羅馬人對古希臘文明的血脈傳承嗎?
  • 日本開闢「人獸雜交」先河,「半人半獸」的新物種即將面世?
    針對此次實驗,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抵制,很多人覺得,此研究項目的實施,打破了傳統的人文道德底線,由於細胞之間的排他性難以突破,該技術的研究成果很難應用到醫療上面。如果實驗不能得到合理化的控制,可能會催生出「半人半獸」的全新物種,到時局面會很尷尬。
  • 《人獸雜交》獨家中文預告 驚現半人半獸混血兒
    《人獸雜交》獨家中文預告 驚現半人半獸混血兒 《人獸雜交》劇照  由奧斯卡影帝亞德裡安·布洛迪(Adrien Brody)和薩拉·波莉(Sarah Polley)出演,文森佐·納塔利(Vincenzo Natali)執導的科幻驚悚片《人獸雜交》(Splice)曝光預告片,[電影網]獨家編譯中文字幕,影片大膽詭異的風格讓人驚嘆
  • 鳳逆天下:修羅城出現的半人半獸,凰北月剛到,就見了三個
    《鳳逆天下》是一部穿越題材的作品,看過《鳳逆天下》的朋友們,只感覺太虐,讓人撕心裂肺。而漫畫版《鳳逆天下》也到了開虐的時刻了,因為凰北月已經來到了修羅城。而凰北月剛剛來到修羅城,就見了三個半人半獸的美女,她們的地位不同,但是卻足夠稀奇。一起走進今天的內容,去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