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推動循環碳經濟計劃以降低全球範圍碳排放

2020-12-04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石油新聞2020年11月27日杜拜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已利用其在擔任G20輪值主席國的一年時間推動和推廣其循環碳經濟計劃,稱如果在全球範圍內採用這個循環碳經濟計劃,它將降低碳排放,同時保持充足的能源供應。

    循環碳經濟概念已經得到了G20成員國的支持和贊同,但這個計劃還沒有付諸實施,而且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迄今還沒有透露任何與該循環碳經濟計劃相關的時間表或目標。

    沙烏地阿拉伯氣候變化減緩計劃基於「4個R」——即碳的減少(reduction)、再次使用(reuse)、消除(removal)和回收利用(recycling)——旨在降低釋放到大氣中的碳排放量。在這一框架下,沙烏地阿拉伯提出了一些倡議,諸如種樹作為天然碳吸存,以及增加碳捕獲儲存、封存和利用項目的能力。

    李峻 編譯自 石油新聞

    原文如下:

    Saudi Arabia promotes circular carbon scheme as it plans to keep pumping oil

    Saudi Arabia has used its year in the G20 presidency to promote its circular carbon economy scheme, which it says will lower carbon emissions if adopted worldwide, while maintaining abundant energy supplies.

    The circular carbon economy concept has been endorsed by G20 member states but has yet to be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kingdom has not revealed any timelines or target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n.

    The Saudi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cheme is based on "four R's" -- reduction, reuse, removal and recycling of carbon -- aimed at lowering the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s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atmosphere. Under this umbrella, initiatives such planting trees as natural carbon sinks, and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carbon 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jects, have been proposed by Saudi Arabia.

    Notably, presentations on the topic given recently by Saudi energy minister 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 did not mention any reduction in hydrocarbon production.

相關焦點

  • 專家: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加快實現碳排放達峰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攻堅期,必須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制定並落實國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作為降碳減汙總抓手和「牛鼻子」,實現碳達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高度協調統一。
  • 《全球碳預算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回升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在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2GtC (1GtC為10億噸碳)。2017年的數字預計將比2016年增加2%(不確定性為0.8%-3%),達到36.8 GtC左右。  根據該報告,2016年全球碳排放中,煤炭佔40%,石油佔34%,天然氣佔19%,水泥佔6%。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波恩氣候大會上發布的《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2%(不確定度在0.8%~3%之間)。  《全球碳預算報告》由76位科學家撰寫,他們來自15個國家的57家研究機構。
  • 無碳發電新寵!全球第一批藍氨正從沙特運往日本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周日(27日)宣布了這一消息。該公司生產這種燃料的方法是通過將碳氫化合物先轉化為氫然後轉化為氨,然後捕集二氧化碳副產物來實現的。沙特阿美稱,日本將在第一批中收到40噸藍氨。氨可在火力發電廠的燃燒中而不釋放碳排放。
  • 沙特與華為建立合作關係 共同推動沙特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計劃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日(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數據與人工智慧局22日與華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沙特國家人工智慧能力發展計劃,幫助沙特實現數位化轉型。   全球人工智慧峰會由沙特數據與人工智慧局主辦,以視頻會議方式於21日和22日舉行,吸引了超過200位行業專家和決策者參與,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在未來的作用。
  • 「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意味著什麼?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 「十四五」時期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同時,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制定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需明確峰值的水平、何時達峰及如何達峰。
  • 碳排放權交易按下能源轉型「加速鍵」 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辦法》明確指出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主體,並將確保碳排放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責任壓實到企業,力圖通過市場倒逼機制,鼓勵增加碳減排的投資,促進低碳技術的創新,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啟動只是第一步,未來仍要在《辦法》的基礎上加快制定細則,做好試點與全國碳市場的銜接工作。
  • 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減汙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
    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一舉四得」,正抓緊確定達峰行動計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記者: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黃潤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 惠普積極拓展碳中和及可持續森林合作計劃,高效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惠普正積極拓展碳中和管理進程,通過惠普列印管理服務大幅減少企業、合作夥伴及消費者的碳排放量,順應全球綠色發展目標,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截至目前,惠普產品生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2015年降低了618%。除了加速碳中和管理進程,惠普還與行業機構深入合作,推動其他具有深遠社會意義的項目投資,其中包括社區扶植、風力發電、生物降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原始森林再生項目。
  • 碳排放排名居首 綠色發展經濟是兩岸共同壓力
    中國大陸是目前世界碳排放最大地區,人均7.2噸;對照臺灣地區碳排放量,全球排名24,但人均為11噸,高居全球首位,高出全球平均數5噸的兩倍多,也比大陸高出許多。大陸是總量第一名;臺灣是人均冠軍,這兩個頭銜對兩岸而言是不光彩,因此兩岸當為節能減碳工作應多加把勁。
  • 深度|一文讀懂「碳中和」
    截至2019年底,已有40多個國家和25 個地區政府通過排放交易系統和稅收對碳排放進行定價,覆蓋了全球超過22%的溫室氣體排放,各國政府從碳定價中籌集了約450 億美元。六、主要國家的碳中和戰略部署第一,加快部署成熟的零碳解決方案。包括施行煤炭淘汰計劃,逐步降低天然氣供熱,建造大量零碳發電裝機,推動發電低碳化,提升行業能效。
  • 碳排放交易
    同時很多非政府組織從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的角度出發,開發了很多自願減排碳交易產品,比如農林減排體系(VIVO)計劃,主要關注在發展中國家造林與環境保護項目;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性聯盟(CCBA)開發的項目設計標準(CCB),以及由氣候集團、世界經濟論壇和國際碳交易聯合會(IETA)聯合開發的溫室氣體自願減量認證標準(VCS)也具有類似性。
  • 【中國、美國、歐盟、印度等全球碳排放規模最大的四個經濟體的碳...
    >2020-08-26 00:35:08來源:FX168 【中國、美國、歐盟、印度等全球碳排放規模最大的四個經濟體的碳排放量已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
  • 碳排放四問
    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2019碳排放配額總量4.65億噸 持續貢獻廣東碳排放交易經驗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廣東碳排放交易進入第七個履約期 總體規模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到2020年,全國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降低18%。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產單位GDP所排放二氧化碳量與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反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效。
  • 碳積極戰略——1.5°C溫控目標全球宣講會
    、設計工具、實踐和政策,以創造宜居的可持續社區,快速顯著降低隱含碳排放量和運營產生的碳排放量,通過重置目標和行動計劃,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碳積極戰略》座談會分為上午的全體會議和下午的分組會議,將探討與建成環境相關的所有方面。您可以在日程計劃中查看更多信息。
  • 深圳:單位GDP碳排放五年下降22%
    龍崗區坪地街道曾經是深圳最落後、最高碳的區域,自2012年深圳國際低碳城項目啟動以來,這裡初步走出了一條綠色化跨越式發展道路,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42.8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85.2億元,同時碳排放強度顯著降低。深圳國際低碳城通過持續轉型,逐步成為新興的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區,這正是深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 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的有關情況
    實現碳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是重大國家戰略,是展現我們大國形象、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推動碳排放率先達峰 建設更高水平美麗廣東
    《建議》明確,到2035年,廣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碳排放率先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東基本建成。《建議》指出,廣東將以生態環境更加美麗為主要目標努力前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顯著增強,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 沙特經濟轉型:願景與挑戰
    新形勢下, 沙特原有的「福利換穩定」模式難以維繫, 提出「2030願景」及一系列後續改革措施, 旨在實現產業多元化和經濟轉型升級。但由於經濟改革動搖傳統統治模式, 經濟計劃的可行性仍待驗證;社會改革觸動「宗教立國」根基, 改革真正落實仍將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