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愛養生的朋友,都會有這樣一種憂患意識,就是會格外關注自己的飲食健康,因為在中國古代,其實就有一種比較好的理念:病從口入,人類想要生存下去,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中,也會有一些成分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長年累月的吃,疾病可能就會到來。
為何說癌症是吃出來的?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癌這個字,裡面包含著三個「口」,就說大家不健康的吃法,是促成癌症的核心,也有人認為,世界上有大概三分之一的癌症,其實都是大家吃出來的疾病,雖然這句話說的可能有點不嚴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習慣不科學合理,也的確會跟癌症的發生,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癌症可能會從飲食作為突破口,給人體帶來損傷。
比如下面3種常見食物,多吃易滋養癌細胞,勸你遠離
01燙食
食物過燙,也是比較危險的一種飲食,這是跟溫度有關係,不管是飯菜還是飲用水,如果溫度超過了65度,時間長就容易增加自己食道癌和口腔癌的發病率,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過燙的食物跟食道癌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食道和口腔的黏膜非常的脆弱柔軟,口腔黏膜能承受的溫度大概在45度左右,食管或者腸胃消化道,能承受的溫度最高也才60度。
如果食物的溫度,超過了黏膜的承受能力,除了會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出現比較難受的滾燙感,還容易導致黏膜燙傷,時間長之後就會發展成糜爛、潰瘍和炎症,黏膜反覆的受損和修復,會導致細胞癌變的機率增加,所以大家也不要過於追求「趁熱吃」,吃起來過於燙口的食物,可以稍微放一會再吃。
02酒精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就是酒精,尤其是咱們中國人,更要注意這個事情,因為在世界上,其實中國就是酒水生產和消費的大國,不管是舉辦什麼宴席,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醫學著名雜誌上也有文章表面,我國是喝酒致死人數第一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也把酒精列為了一類致癌物,跟酒精相關的癌症除了肝癌,還會胃癌、食管癌等等。
有的人還會說,每天少喝二兩,就是在修身養性,小酌怡情,其實不管是喝多少,也不管大家喝的是白酒還是啤酒,酒精最安全的攝入量,都是0,只要是喝酒就會對身體產生刺激,因為酒精在進入身體之後,本身就會對消化道方面的黏膜造成傷害,容易讓患者出現消化道慢性疾病,等到酒精在肝臟分解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乙醛,就會具有一定的毒性,會增加細胞癌變的機率。
03檳榔
第三種食物就是檳榔,可能在內陸吃的人不多,而且現在科普的工作做得也比較好,所以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繼續吃檳榔了,不過在我國沿海地區,還是會有一些人經常吃檳榔,因為檳榔也是具有一定的「癮」性,吃了會提神醒腦,讓人下次還想吃。
在世衛公布的致癌物名單中,也有檳榔的身影,而且等級不低,是跟大家經常宣傳菸草是一個級別的,都是一類致癌物,檳榔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反覆咀嚼就會對大家的口腔黏膜帶來傷害,而且檳榔中還含有一定的生物鹼,這種物質容易導致口腔細胞出現病變,在兩種元素的共同作用下,長期使用檳榔就會增加自己口腔癌的發病率。
不過大家也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這些食物,只是具有一定的風險,不是說大家吃一口,立馬就會得癌症了,燙食、酒精、檳榔這3種食物,都是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清單上,就說明有實驗證據表明,這些食物跟癌症的出現,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風險相對非常高而已,疾病的出現,往往是建立在長期、大量食用的基礎上,不過考慮到酒精和檳榔其實都具有一定的上癮性,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還是需要儘量遠離這些食物,這樣自己患癌的風險自然也就會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