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情節將成真,身穿機械骨骼,使用腦機的未來戰士,5年內誕生

2020-12-04 老特有話說

對於一些電影發燒友來說,科幻電影幾乎是必看影片。許多科幻電影中,對於未來戰士的描寫往往是下面這些內容:「身穿可以輕鬆抬起一輛汽車的機械骨骼、大腦中植入晶片,反應向計算機一樣快速,各個射術百步穿楊。」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形容未免有些過於誇張,而對美國軍方來說,卻已經不是新鮮東西。

就拿機械骨骼來說,中美俄三國軍方相繼推出自己的機械骨骼。並且已經開始進行測試,按照現在測試進度,10年之內,機械骨骼極有可能裝備部隊,成為戰士標配。而另一項大腦植入晶片科技,美國軍方也預計在5年之內就能實現,只不過實現方式有所不同。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1月25日發表的《未來士兵們能用大腦信號進行無聲交流嗎?》報導稱,美國軍方正在破譯人類打大腦信號,並從中分離出有效信息。考慮到人腦信號收集處理是一項大工程,美國軍方認為還需要5年時間才能攻克技術難關。

按照美國軍方設想,5年之後,未來士兵腦信號將被篩分出來,轉化成計算機代碼被解讀,然後被加入新的指令,再轉化成腦信號輸入到人類大腦中。這個過程類似於人們打電話,但電話訊息比較好解讀,腦信號則複雜得多。實際上人類至今也沒完全搞懂大腦運作方式,和信息如何轉化成行為。

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這項技術獲得成功,那麼意味著未來士兵之間交流將徹底告別語言。這項技術對特種部隊來說非常實用,可以減少自身的暴露。也會使得信息保密更加容易,比如一名特工被敵人抓獲,即便最後反水,他也無法將知道的信息說出來,因為是直接進入到大腦中,以行動表現。換句話說,未來士兵對作戰任務的理解全部跳過語言。

由此,我們也可以大膽設想,如果這項技術在全領域推廣,比如推廣到教育領域,那我們的背誦是否還有必要?唐詩宋詞直接以計算機代碼轉換腦信號形式,進入到人腦中。記憶更加直接,也省去了語言重複加強記憶的過程。提升了效率。

但這是一個細思恐極的事情,因為這就意味著,語言在未來將不再重要。甚至沒有必要存在,未來人們可能不再需要說話,語言也會消失,剩下的就是書面的信息流傳,世界將進入到沉默當中。沒有交流聲音的世界,對每個人來說恐怕都不會是一件好事。畢竟語言聲音有時候,並非單純傳遞信息,還會傳遞感情。但信息傳遞不了情感,只會給人一種非常生硬的感覺。情感表達的缺失,恐怕才是讓人類真正感覺失望的東西。

好在這項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因此我們暫時還不需要擔心上述問題。不知道各位讀者怎麼看美國軍方的做法,有什麼想法評論區告訴我。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將成真?未來戰場或能用意念決勝千裡之外
    未來戰場如何「腦洞大開」  ■張小敏 許玥凡  還記得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的男主角傑克嗎?這種堪稱「黑科技」的神奇技術,就是「腦機接口」技術。它通過對腦電波信號的監測,分析推斷人的想法和目的,進而產生對應的調節和控制信號,實現與外界設備的實時交互。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戰場或將實現士兵大腦與武器系統的直接連接,進一步推動人與裝備的有機融合,此技術或將開啟智能化戰爭的新天地。
  • 人造皮膚、腦機結合意念「隔空取物」?人工智慧沒有你不敢想的
    (看看你和科學家之間的差距)用意念操控機械臂,靠想就能「隔空取物」。而且,這個技能早在2014年就已實現。2014年巴西世界盃,一個T4級截癱少年,身穿「機械骨骼戰甲」,用意念控制開出了第一球。這一幕,猶如科幻電影的情節。
  • 美軍藉助聚合科技打造未來戰場"超級戰士"(圖)
    聚合的緣起:偉大的「O」是新世紀帶頭學科嗎2012年5月1日,美國學者喬納森·莫雷諾所著的《思想大戰:腦科學與21世紀的軍事》一經出版,即引發了軍事學界的關注。這位美國國家科學院所聘的「未來20年神經科學軍事與情報研究應急委員會」主席,在過去十多年間,一直在呼籲關注以認知科學為核心的聚合科技之軍事應用前景及挑戰。
  • 科學家通過腦機接口實現人機共存?網友:科幻電影或將成真?
    中國自然不能在科技創新時代中落伍,這數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經在航空航天領域、雷射技術等方面都已經站在了世界的頂端。但同樣的我們也要清楚我們的不足之處,我們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每項科技實力都是世界頂尖,所以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將某種設備植入大腦以實現人類和計算機之間的快速通信,這是《黑客帝國》等經典科幻電影中的情節。腦控機械臂「腦控」機器人的研究從2008年最先使用腦機接口讓猴子控制機械臂之後,在2015年進入一個高峰。 2008年5月29日,《參考消息》援引法新社巴黎5月28日電,發表在《自然》周刊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們首次使用腦機接口,讓無法活動的猴子在大腦皮層嵌入電極絲後數天學會了控制機械臂,把食物送入口中。
  • 10部未卜先知科幻電影 預言成真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所知道的黑科技內容都來自科幻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些「未卜先知」的科幻電影,片中出現的科技,在現在已經成真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有什麼風險?入侵你的大腦將很容易
    在書中,吉布森描繪了人類將自己的意識通過腦後植入裝置上傳到意識網絡之後,一位網絡黑客所經歷的故事,並首次提出了「虛擬化生存」的概念,並獨出心裁地將無所不包的全球計算機網絡及其外延稱為「母體」(Matrix),為25年後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國》提供了最重要的啟示。
  • 新一代「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穿上「盔甲」秒變「大力士」
    項目負責人張利劍副總設計師對筆者說,「腦機外骨骼機器人」能夠識別視覺皮層產生的腦電信號,從而實現「意念控制」。為了研發這款產品,張利劍帶領團隊用了6年時間。最初的研發靈感,是源於10年前的一次國外觀展經歷。在那場展會上,張利劍第一次接觸到「外骨骼機器人」。現場,外方技術人員運用「外骨骼機器人」輕鬆搬運重物的場景,令他印象深刻。
  • 可以未卜先知 電影中十大預言已成真
    對於大部分來說,他們所知道的黑科技內容都來自科幻電影,雷鋒網曾報導過電影裡人工智慧化為現實的系列盤點,而今天要帶來的,則是一些「未卜先知」的科幻電影,片中出現的科技,在現在已經成真。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當年心潮澎湃過的影視作品吧。
  • 苦瓜臉的布魯斯·威利斯:機械骨骼迎戰外星人,5部經典科幻不重樣
    布魯斯·威利斯科幻新片《外星罪孽》發布劇照,機械骨骼的戰鬥服金屬質感非常強烈,但這也無法掩蓋65歲的光頭硬漢被歲月侵蝕的痕跡,老態非常明顯。年齡如此之大,還要迎戰外星人拯救人類,也難怪布魯斯·威利斯的「苦瓜臉」揮之不去。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進展如何了?科學家稱5年內有重大進展
    原標題: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進展如何了?科學家稱5年內有重大進展   「他講的這些我一個字都不同意。」
  • 從醫學到腦機接口,他用實踐證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可能
    科幻電影中的賽博格(Cyborg)技術不斷刷新著我們對「半機械人」的認知,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到後來的《阿凡達》、《明日邊緣》等,各種超越思維的想像,讓人機聯動成為了可能。而在現代,面對人工智慧的來勢洶洶,很多人開始擔心未來世界會不會變成由機器人主宰。
  • 未來戰爭將重新定義,中國黑科技外骨骼已出現,未來戰士將是怎樣?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關於未來的科幻電影,在電影中未來的戰士們駕駛著機甲戰鬥,或者穿著外骨骼機甲戰鬥。現在這些已經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幻想,在現實中的研究已經有了重大進展。據環球時報11月12日報導,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告知,就在不久之前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的首批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已經交付。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進展如何了?科學家稱5年內有重大進展
    11月7日,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接受經濟觀察網在內媒體採訪時,對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提出的腦機接口「心靈感應」、「數字永生」等觀點提出了反對意見。Miguel Nicolelis是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他和他的實驗室研究腦機接口技術有38年經驗。
  • 腦機接口將重新定義哪些行業?
    遊戲與虛擬實境:目前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語音識別和手勢識別,VR/AR的交互體驗都還有待提高,但如果使用腦機接口,用意念來控制VR界面的菜單導航和選項控制,後期再將觸覺,味覺,等感覺也可以輸入進大腦,極大的提升使用體驗,極其容易讓人沉浸其中,幾乎做到了以假亂真!比較超前的公司是MindMaze,融資總額已超1億美元。
  • 5個經典電影情節,實際上是違反科學的
    雖然說許多電影情節來源於生活,但是這些情節卻又是不真實的,許多並不了解真實情況的觀眾,往往就會被電影劇情所誤導,在生活中做出危險的行為,最後危害到我們的生命。今天牙牙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冷知識!5個經典電影情節,實際上是違反科學的,在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被這5個電影情節誤導過。
  • 「腦控」成真?「腦機接口」技術或讓「讀心術」成為現實
    「腦機接口」技術要發展成熟,遇到的核心技術難點包括大腦神經生物信號採集及處理、人機高效協同等。如何高效採集到腦電信號並成功「解碼」,能否將人腦的思維活動轉換為指令信號,都考驗著涉及機械動力、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信息工程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水平。   還記得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癱瘓少年通過大腦控制外骨骼開出的那一球嗎?
  • 腦機接口是個法子
    前者的代表是走向神壇的人工智慧,其基礎神經網絡研究就是模仿人類大腦的神經元,讓機器使用神經元之間處理信息的模式來處理信息。後者的代表是腦機接口,用信號加工技術將原始的腦活動轉化為數字命令,這樣,大腦或許可以在脫離身體後得到「永生」。
  • 飛彈還能火5年,科幻電影情節成真,雷射武器將裝配戰機
    經常看科幻電影的軍迷朋友,對雷射武器一定不陌生,科幻電影中,雷射束飛來飛去的場面非常震撼,尤其是戰機之間用雷射武器對射的場面,讓軍民們大呼過癮。雖然科幻電影基本都是虛構的,但雷射武器的發展卻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 無人化作戰還需要「超級戰士」嗎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突破,各類無人作戰系統應運而生,未來作戰行動似乎越來越不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然而,2019年11月美國國防部《2050年機械戰士:人機融合與國防部的未來》的報告,展示了其「超級戰士」人機融合系統的投入、研發和應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