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姜濤教授《Nature》:人工高分子材料設計重要進展!

2021-01-09 孜然學術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新引進人才姜濤教授在博士後期間的模擬蛋白質功能高分子設計工作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Nature, 2020, 577, 216-220)。論文標題為「Single-Chain Heteropolymers Transport Protons Selectively and Rapidly」。姜濤教授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Ting Xu教授為通訊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81-0

發展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材料一直是許多領域的研究焦點。跨膜離子通道由於在細胞信號轉導、物質傳遞、能量轉換等生命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是人工材料設計的一個重要目標。結構已知的天然離子通道蛋白在分子層面展示出極為精巧的序列與結構控制,這也使設計者長期希望通過搭建複雜膜內立體結構來尋求高效的離子通道功能。

近些年,可控膜內通道結構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進展,然而設計具有接近天然通道複雜度,以及同時在傳輸選擇性和速率上達到天然通道水平的人工材料仍有極大的挑戰性。

該工作提出了另一個研究思路,繞開複雜結構設計的難題,以離子跨膜傳遞的機理為設計基礎,以跨膜質子通道為目標,設計了可自發嵌入磷脂雙分子層的隨機序列兩親高分子,在膜內形成了動態氫鍵網絡作為質子跳躍傳遞途徑。

該高分子質子通道在傳遞速率和選擇性方面皆達到接近A型流感M2質子通道的水平。這項工作也介紹了如何通過四種單體的RAFT聚合,調控具有隨機序列和動態結構的高分子的整體化學性質,為關聯高分子序列與功能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源: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5篇最新高分子材料綜述
    研究人員還對可持續聚合物的前景做了展望:可再生原料製備的可持續聚合物將在生態材料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需要將廢棄物進行更有效的回收利用或者生物降解。Patrick等人綜述了如何開發具有生命周期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並概述了其基本性能標準和材料設計原則,以此來指導開發實際應用的體系。除了取代現有的某些材料,將自修復聚合物結合醫學治療也給產品設計師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的目標是實現整個聚合物生命周期的自主控制,而現在該領域所面臨的挑戰是:需要通過提供智能、安全、性能更持久的材料來改善可持續性的問題。
  • 廈大自主研發深紫外光子學材料獲新進展
    廈大自主研發深紫外光子學材料獲新進展   廈大自主研發的新型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為深紫外光子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廈大教授孫世剛當選院士 另有兩名廈大校友榜上有名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未經廈大官方核實)  昨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發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孫世剛當選中科院院士  廈大12院士9人在化院  這12名院士,9人在化學學科,2人在生命科學學科,1名在海洋學學科。  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是在化學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化學系成立於1922年,是廈大最早成立的系所之一,第一任系主任為留美博士劉樹杞教授。
  • 仿生高分子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我國高分子科研人員研製成功具有超級疏水、疏油與自潔能力的人工仿荷葉表面結構的超疏水聚合物。這種高分子表面性能比荷葉表面還要好,荷葉只能疏水不能疏油,將油滴在荷葉上,油珠兒會  慢慢地浸潤開來,但這種仿荷葉的表面具有疏水、疏油和自潔能力。    雨天,很多人都有過躲在湖邊廊亭裡看荷塘的經歷。
  • 醯亞胺基N-型高分子半導體研究進展| 南方科技大學郭旭崗教授特約專論
    專論系統評述了醯亞胺基N-型高分子半導體的最新研究進展。對N-型醯亞胺高分子在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及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方面的前景和重點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由於有機材料易於氧化不易於還原的特性,絕大多數高分子半導體呈現P-型性能,在有機場效益電晶體以及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中,P-型高分子半導體都顯示出了化學結構的多樣性和優異的器件性能。
  • 上海交大竇紅靜團隊發表多糖人工仿細胞研究的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竇紅靜教授團隊在合成具有凝集素結合特性的多糖仿細胞微囊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基於凝集素—糖這類天然細胞識別與粘附的主要驅動力,該團隊構築了以多糖共聚物為「細胞」膜主要成份的仿細胞微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結構設計,賦予人工細胞可識別凝集素的仿生「細胞」膜,這使得相關研究向更複雜的類細胞結構邁出一步。
  • 新型材料,無論是高分子,金屬材料,還是陶瓷,塑料等材料
    包括特殊材料學(如生物相容性,陶瓷/高分子複合材料,纖維化學相容性),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原子性質及物理特性,導電/導熱/隔熱/高分子失水/高分子粘結強度,納米材料)以及自然科學材料學(氣候科學,太陽能熱/太陽能電池)等等。
  • 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實驗室:佩戴式「人工腎」後年有望量產
    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一、實驗室裡的「最前沿」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一棟回字形的樸素大樓,一進校門就能看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風格,已顯陳舊。這棟樓裡分布有100多套大型儀器設備,價值人民幣上億元。
  • 高分子材料可優化設計製備
    122次閱讀 作者:于洋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1年02月14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山東大學合作,在「高分子及複合材料製備
  • 可編程高分子來了,它給材料N種「生命」
    撰文 | 周煒 來源 | 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謝濤教授的團隊最新設計了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Topology Isomerizable Network,TIN),受光的調控,其網絡拓撲結構可以變化出多種形式,並呈現出迥然相異的宏觀性能。
  • ...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隨身做透析 佩戴式「人工腎...
    他們就是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  4月24日,記者走進這個頂尖實驗室。實驗室副主任張熙帶著記者穿過走廊,推開角落處一扇門,開燈,可見展廳裡陳列的高分子材料和設備。  實驗室近10年已發表SCI論文3800餘篇,列世界高校高分子學科第一。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N11組潘金波副研究員、張豔芳博士、杜世萱研究員與天普大學嚴琪閩教授等人合作,在二維層狀材料及
  • 納米光催化技術在光有機合成、高分子聚合中的應用進展
  • 廈大在鈉離子電池層狀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空氣穩定性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廈門大學楊勇教授課題組在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空氣穩定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The stability of P2-layered sodium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in ambient atmospheres」為題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 廈大教授讓液體變成「門」,科幻片裡的場景要成真
    遴選出的新興技術被期待能更好提升人類生活和社會質量,幫助我們更合理、更高效地利用和轉換資源,為新材料、電池、傳感器和醫學等諸多應用領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不需要消耗電能專家們認為,這項新興技術將在大規模過濾和分離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Nature Commun》力學超材料驅動器的自動設計
    力學超材料致動器實現了預先確定的輸入輸出操作,利用單一3D列印元素編碼建築特徵,從而減免了組裝不同結構組件的需要。儘管該領域進展迅速,但仍需要有效的策略來優化各種功能的超材料設計。近日,來自義大利的Stefano Zapperi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力學超材料驅動器自動設計的計算方法,該方法結合了強化蒙特卡羅方法和離散元模擬。
  • 蘇大廖良生教授Nature子刊上發表有機光電材料研究系列進展
    TADF材料,廖良生教授、蔣佐權教授聯合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崔林松博士、Richard Friend教授及課題組成員,發展了一種構建高效發光分子的全新方式。這種全新的發光分子設計方式,突破了傳統的分子設計理念和相關的技術專利封鎖,為其它光電功能分子的設計以及OLED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 :人工離子通道研究重要進展
    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宇鋼教授領導的離子束物理與應用課題組與中科院化學所分子科學中心合作,近日在製備人工離子通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以全文形式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 神奇的超材料——人工電磁結構材料
    2006年,史密斯教授及其在杜克大學的科研小組設計、製造了著名的「隱身大衣」,並成功地進行了實驗證明。2009年又出現了寬頻帶的隱身衣。2010年科學家發現了電磁黑洞。《Materials Today》雜誌在2008年將超材料評為材料科學50年中的10項重要突破之一。2010年,《科學》雜誌又將超材料列入本世紀前十年的10項重要科學進展之一。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能夠從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的產品生產、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管理經營等關鍵崗位工作,適應國家高分子材料及相關領域經濟建設需要和行業未來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2 專業特色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由國家建材局於1985年設立並於當年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