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大閘蟹了嗎?隨著天氣轉涼,各種打著陽澄湖大閘蟹旗號的大閘蟹禮品券在網絡上賣的是不亦樂乎。為啥是大閘蟹禮品劵而不是大閘蟹呢?全是因為這些禮品劵製作精美,流轉方便,兌換靈活。有經營業者說「以前過節送禮,現在都送大閘蟹禮品劵」。
甚至行業間都在流傳,有做銷售做的好的商家,蟹卡的年銷售額能過億元。可聽著興奮的背後,又不得不擔憂起來,一家就過億元,這大閘蟹的市場得有多大?市場上有那麼多的大閘蟹可賣嗎?
根據今年9月21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當日,蘇州市大閘蟹協會的數據,今年的產量預計是10260噸,個頭以及產量都超過去年。但即便是創紀錄,這些產量和「紙螃蟹」比起來,還是顯得「杯水車薪」了。
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很容易就能看到成套餐的蟹卡銷售,從300多到5000多不等。以888元套餐舉例,真是的價格是668,能兌換3.5兩重公蟹4隻,2.5兩重的母蟹2隻,並且「團購更優惠」。和客服溝通後,對方則說標價788和888元的套餐是最近賣的最火的,並且在前一天有一個客戶一下子買了180張888元套餐,「一猜就是辦事用的」。
不過,銷售「紙螃蟹」的人,很多並不直接和大閘蟹的真實銷量掛鈎,我們或許有些杞人憂天了。他們對於能不能看到真螃蟹並不感冒,買「紙螃蟹」的人,並不吃,吃真螃蟹的人,也並不買「紙螃蟹」。
甚至網上還有了一個段子:經銷商印製面額500元的蟹卡,400元賣給採購人員,採購人員拿去送禮,收禮者以250元的價格賣給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回購蟹卡每張賺100元。「紙螃蟹」兜兜轉轉一大圈,經手者雨露均沾各取所需,而轉了一遭之後,沒有人見過真螃蟹,卻也賺了個瓢滿鍋滿。
本來秋冬季節是個「持螯對菊,把酒言歡」的季節,卻被「紙螃蟹」搞成了「持券觀望,待價而沽」,真的是嘖嘖怪事。
這大閘蟹是啥時候搭上了送禮的直通車的呢?這還得從2010年說起。往年價格穩定且親民的大閘蟹,在這一年的秋天,就像是剛上市的「妖股」一樣,每天每斤上漲20元的速度,一路看漲。雖然說,這一年的大閘蟹收到了寒潮和高溫的雙重極端天氣,導致了大閘蟹出貨量減少,但如此高價,恐怕不是天氣的鍋能背的來的。
在那一年的媒體報導中,曾經有一句話記憶猶新,一個消費者感嘆:一家四口,晚上吃頓大閘蟹,1000塊都打不住,真是吃不起。
2010年的大閘蟹整體漲價5成,佼佼者更是現在人人皆知的「陽澄湖大閘蟹」。以今年3兩母蟹450元每斤為例,在2002年時候,4兩重才每斤85元。也就是從這年開始,原本平民食品大閘蟹,一下子變身「買的不吃,吃的不買」的奢侈品。之後,大閘蟹就需要預定才能買到了,大閘蟹兌換卡,也就是「紙螃蟹」「蟹卡」興起,傳統禮品開始甘拜下風。
陽澄湖大閘蟹紅的太快,「洗腳蟹」、「聽濤蟹」開始出現,只是為了把外地螃蟹洗白成為陽澄湖大閘蟹。有網友形容這種現象:不就是組團讓螃蟹去陽澄湖一日遊嗎?的確如此。這也就是為啥現實中的陽澄湖大閘蟹銷量遠超實際產量的原因了。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更多的關注大閘蟹自身品質,螃蟹行業有了一種「去陽澄湖」的趨勢。關於大閘蟹產地,也有了興化、太湖、洪湖及洪澤湖等多種選擇,各地開始力推本地大閘蟹,也有企業開始打造自家品牌,今年還有了明星直播帶貨,花樣營銷不斷。
這樣看來,陽澄湖大閘蟹的日子,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好過了。今年深秋,您吃大閘蟹了嗎?是哪裡產的呢?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