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河南先進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許群接受人民網採訪,詳細介紹了綠色化學與材料發展之間的聯繫。她表示,綠色化學是一個新興的技術,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節省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許群教授一直致力於綠色化學與材料製備的相關研究領域。目前她的團隊正在開展的研究是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CO2)製備先進的能源轉化和存儲材料。
眾所周知,化石能源支撐著現代工業,造成了CO2的大量排放,使得能源需求與減少CO2排放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一方面減少CO2的排放,另一方面將CO2合理和有效利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科學問題。
許群介紹,傳統有機溶劑多具有毒性、汙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將溫室氣體CO2轉化為超臨界CO2,即可將CO2變廢為寶,形成一種綠色溶劑,有效地替代傳統的高揮發性有機溶劑,降低其排放。
利用超臨界CO2,可以實現傳統有機溶劑無法實現的功能。超臨界CO2作為一種CO2循環利用的綠色化學方法,可以用在新型納微材料的構築上,既能實現CO2減排,又能滿足能源需求。因為新型納微材料的構築可以有效地利用光、電、太陽能等可持續能源,但通常很多材料只能吸收部分太陽光,而利用超臨界CO2製備二維非晶材料可以全波段吸收太陽光,從而使太陽能資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和有效。
另外,許群團隊所製備的相對簡單、便宜的二維非晶納米片和量子點具有強烈的局域等離子共振現象,可以顯著增強表面拉曼效應,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許群還提到他們團隊製備異質結構材料的應用優勢,「太陽能利用有一個方向是光解水產氫,我們研究製備的材料可以極大提高光解水產氫的效率。」
當提到更多綠色化學的應用,許群說:「我們很關心固體廢棄生物原料的處理,我們的技術可以將廢棄的農作物,比如麥秸杆、花生皮等廢料,進行資源化利用,變成儲能材料,用在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方面。」
最後,許群表示,「綠色化學是一個新興的技術,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節省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