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戰場冤家,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和美國的野貓戰鬥機作為雙方航母上的主力戰機可謂是最主要代表。野貓戰鬥機面對能力更強的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取得上風的?那零式戰鬥機的優劣點又是什麼呢?
1940年,日本十一架零式戰鬥機飛抵重慶,與中國架伊-15,伊-16展開戰鬥,日軍憑藉零式戰鬥機優良的空中性能擊落了我軍足足24架飛機。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恥辱日,但無可厚非,當時的零式戰鬥機確實性能更好。相對的零式為了提升空中性能,大大降低了對飛行員的保護。基本飛機出現事故,飛行員跳傘逃生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好在日本人認為這些犧牲不值一提。所以零式成為了當時最契合日本的戰鬥機。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西方對日本的航空技術不屑一顧,認為日本的飛機普遍不如西方飛機。然而到了太平洋戰爭,美國軍隊也在零式戰鬥機面前吃了虧。在菲律賓一戰,日本零式將美航P-40打得潰不成軍。零式其機動性強,速度快,爬升性能好等優點,對美國,英國還有荷蘭的P-40,布魯斯特水牛等戰鬥機有壓倒性優勢。
直到後來美軍發現一開始裝備的F2A水牛性能較差,無法勝任高機動性的戰鬥,於是對付零式的F4F野貓誕生了。正如其名,野貓戰鬥機,在水牛的基礎上做了完全的升級大大提升了其機動性。更加適合纏鬥作戰。雖然野貓的機動力依舊不如零式,但野貓戰鬥機攜帶六挺機槍,火力要比零式兇悍的多。美軍戰機更講究堅固的外形,這也讓他們在多次行動中化險為夷。
由於零式的優秀機動性,所以在飛行員的培養上,日本也只能採取「質量高於數量」的概念。否則普通的飛行員並不能完全駕馭零式的強大機動力,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非常明顯。由於零式過分偏向機動性,導致飛機整體對飛行員的保護很差,基本上都是機毀人亡的地步。這也與日本「質量高於數量」的概念產生了衝突。導致日本空軍的戰損比異常的高。
在珊瑚海,瓜島附近的空戰中,零式的巨大劣勢也暴露無疑。明明美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不如日軍。但實際戰損比卻出奇的優秀。達到了1:1.7。在珊瑚海戰役中美國擊落日軍零式戰鬥機14架,自損野貓戰鬥機十架。這次戰役也完全暴露了零式的缺點,因為沒有自封油箱,防彈鋼板等防護措施。零式在野貓面前的生存能力就非常堪憂。
雖然早期的零式戰鬥機給各國帶來巨大的麻煩,可當美軍野貓戰鬥機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零式的傳奇。零式戰鬥機就像是鋒利但脆弱的日本刀,而野貓則像敦實的戰斧。在小規模的戰鬥中,零式可以佔盡優勢,一旦進入大規模戰鬥零式的弱點也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