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
今天是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農曆冬月初三。
上海多雲,今天下半夜到明天陰到多雲有短時小雨,5~9℃。
§ 今日關注
▌嫦娥八號,探索建設月球基地!
※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成功實現了月球表面採樣返回。
探月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自立項以來,國家航天局組織全國2000多家單位、數十萬名科技工作者,團結協作、集智攻關,高質量高效益完成六次探測任務,實現「六戰六捷」。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探月的腳步同樣不會止步。目前,國家航天局正在組織專家對探月工程後續規划進行論證,三次任務已基本明確。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著陸月球南極,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綜合探測;嫦娥八號計劃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驗證,為建設月球科研基地開展前期探索。
§ 要聞
●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16日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2020年版清單共列入事項123項,比2019年版清單減少8項。
●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6日表示,保險業將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積極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 初冬時節,在雄安新區177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近300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未來之城」悄然崛起。這是河北雄安站內景(手機照片,12月16日攝)。
● 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等組織的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首場巡講活動16日在京啟動。
● 在16日舉行的亞奧理事會第39次全體代表大會上,電子競技和霹靂舞獲批成為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
● 12月16日,鋼軌移動閃光焊機在廣州地鐵18號線番禺廣場站至橫瀝站區間進行軌道焊接作業。廣州地鐵18號線連接廣州市中心城區與南沙自貿區,設計最高時速160公裡,共需鋪設軌道122.6公裡。
● 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下轄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大型展覽「一代昭度——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16日在澳門開幕。
§ 申城
● 記者16日從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技術裝備展區集成電路專區宣介會上了解到,第四屆進博會將首次設置集成電路專區,並在積極籌備進博會參展商聯盟集成電路專業委員會。
● 16日下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牽頭髮起設立、負責運營的兩大市級基金——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和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舉行啟動儀式。
● 16日,上海嘉定綜合保稅區頒證揭牌儀式在嘉定區政府舉行。隨著嘉定綜保區的揭牌,上海市的出口加工區已全部完成轉型,這標誌著出口加工區已完成歷史使命,上海市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產業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方面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記者16日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上海公安機關日前將一條「產供銷」盜版書籍的犯罪鏈條全部斬斷,抓獲牛某等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額1500餘萬元,查繳涉嫌侵權盜版書籍26萬餘冊,總重約100噸。
§ 國際
● 美國國務院16日說,國務卿蓬佩奧已被確認接觸過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者,他將開始進行隔離。
● 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15日證實,將提名原黨內預選對手、「80後市長」皮特·布蒂吉格為交通部長。
● 英國負責新冠疫苗部署的官員16日公布,該國已有137897人接種了新冠疫苗。圖為12月14日,在英國伍爾弗漢普頓,人們準備接種新冠疫苗。
●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16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袋鼠能像家犬一樣學習與人類交流,用眼神求助。
● 日本京都地方檢察廳16日以涉嫌殺人、縱火等罪名,對京都動畫縱火殺人案嫌疑人青葉真司提起訴訟。這意味著日本30多年來遇難者最多的縱火殺人案將迎來開庭審理。
● 葉門政府和南方過渡委員會16日完成雙方軍隊從南部阿比揚省交戰地區撤離並重新部署事宜。
● 俄羅斯《紅星報》16日報導,俄戰略火箭兵司令謝爾蓋·卡拉卡耶夫透露,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戰略飛彈計劃於2022年開始戰鬥值勤。
§ 今日《解放日報》看點
▌深度融合,提升創新能級轉化效率
※1版 上海廣為焊接設備有限公司創始人範曄平,今年初還暗自擔心疫情之下銷售要「斷崖」,眼下全年銷售額相比去年已翻了一番。「正是產學研深度融合,增強了我們企業的『抗風等級』。」
▌新一代運載火箭月底首飛
※3版 12月16日上午,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後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