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每年4000人等眼角膜 小夥苦等無果摘眼球

2021-01-09 騰訊網

  上周,因沒有角膜可移植,30多歲的農民工小鄧在愛爾眼科醫院無奈被醫生摘除了左眼球。像小鄧一樣,武漢每年約有4000人在苦苦等待角膜做手術…… 而絕大多數人卻可能永遠等不到角膜源。

  武漢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駱鋼強說,從2000年紅十字會開展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成功捐獻角膜的志願者累計120例,缺口巨大。一有捐獻便給早已排隊等候的患者移植,所以兩大眼庫常年處於「零庫存」狀態。

  捐獻眼球必須是本人自願、無償,任何人不得強迫。應辦理以下手續:

  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指定的捐獻點(如愛爾眼科醫院角膜捐獻登記接受站)提出口頭申請→捐獻登記接受站工作人員與申請人溝通,確認系本人真實意願→家人知曉並同意→申請人籤署「捐獻志願者登記表」→正式成為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志願者臨危時本人或家屬與捐獻登記接受站聯繫→捐獻登記接受站工作人員到現場複印死亡證及相關醫學資料→獲取眼球(角膜)→善後工作。

  如因種種原因,志願者不能親自填寫,也可請親屬或朋友代填,但志願者必須蓋章(或手印)。如家屬不同意而志願者執意要身後捐獻眼球,則必須要辦理有關法律手續。志願者一旦去世後,所在醫院或親屬應儘快通知眼庫摘取眼球,提供簡要病情。

  「角膜移植後遺容會不會受影響?」這是諮詢者最常問到的問題。駱鋼強介紹,移植所需的角膜是包裹在眼球前壁的一層透明膜,就像隱形眼鏡片一樣。原則上捐獻角膜無需摘除眼球,但由於眼球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取下角膜,血水外溢,影響捐獻者遺容。如果將水分吸乾,眼眶又會癟下去,也不美觀。因此慣常的做法是摘除眼球,用義眼填充,常用的材料有玻璃珠、棉球等,保持外觀不變,看上去就像睡著了一樣。

  有下列疾病者眼球不能作為供體移植,但可捐獻眼球作為教學科研。主要有:某些傳染性疾病如愛滋病、梅毒、狂犬病、破傷風、麻風、白喉、病毒性肝炎、腦炎、脊髓灰質炎等;惡性腫瘤已侵犯眼組織者以及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某些眼部疾病如眼前段惡性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病毒性角膜炎、角膜變性或疤痕、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化膿性眼內炎等。

  連結

  資料照片:2004年2月21日,湖北巴東縣中醫院46歲的護士王飛越因肺癌去世,生前,她通過本報表達了希望捐贈眼角膜的願望。在本報記者的見證下,她實現了自己的遺願,成功捐出了角膜;她走了,目光依然明亮。 記者金思柳 攝

  60歲的楊爹爹已經等了2個多月了,可是還沒有任何眼角膜的消息,他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希望的曙光。楊爹爹患上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如今視力下降嚴重,醫生告知藥物已經無法控制病情了,只能做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炎把楊爹爹折磨得夠嗆。一把年紀的他每天要買菜、做飯、接送上小學的孫子。由於視力模糊,做家務都得摸著做,因為看不清楚,身上經常被磕得青青紫紫的。接孫子上下學,他完全靠眼縫中微弱的光線和對路線的熟悉,即便如此,仍會冷不丁被地上的石頭絆倒。

  農民工小鄧比楊爹爹的情況更糟糕,因為他復明的希望徹底破滅了。5月,30多歲的小鄧因啤酒瓶爆炸,被碎屑劃傷左眼,3天後眼球上方出現白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點越來越大。一個月後,他被愛爾眼科醫院確診為真菌性角膜潰瘍。醫生說,由於就診太晚,真菌已長到角膜深處,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必須儘快進行角膜移植。可是等了20多天,沒有出現一位角膜捐獻者。多方聯繫其他眼庫,也都沒有合適角膜。

  8月份,鄧磊眼睛開始流出牙膏狀液體,醫生示意再也不能等了,必須摘除左眼球,因為他的感染已波及到眼內,如果不摘除眼球會引起更大範圍的感染。如今他的左眼已經裝上了義眼(即假眼)。

  兩大眼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駱鋼強介紹,武漢市約有盲人20萬,其中近50%屬於角膜病。這意味著,從理論上,除了已失去手術機會的盲人,約8萬人可以通過角膜移植復明。據各大設有眼科的醫院統計,武漢每年約有4000人在苦苦等待角膜做手術。「但我們的眼角膜庫長時間都是『零庫存』狀態,來一個角膜就用一個,完全供不應求。」

  武漢市紅十字會目前指定的角膜捐獻登記接收站有兩家,一家是同濟醫院,一家是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同濟眼科李貴剛教授介紹,同濟眼庫2003年10月1日掛牌成立,至少可容納一百對眼角膜,但一有新鮮角膜捐獻,馬上就被使用了,已成功實現角膜捐獻80餘例。而愛爾眼科醫院捐獻接受登記站從2009年8月成立至今,登記的捐獻眼角膜者僅86例,實現捐獻36例。也就是說,10年來,有120位武漢人成功捐出了自己的角膜。

  因為角膜資源緊缺,一位捐獻者的一對角膜至少要供兩個患者使用,也就是說,每位患者只能復明一隻眼睛。駱鋼強說,除非患者情況緊急,不馬上做角膜移植,眼球就會潰爛、壞死,或危及生命,才可能「因禍得福」,使用兩片角膜。為了更好地利用角膜,醫務人員還嘗試將角膜分層、分片。但由於患者自身疾病的原因,角膜移植無法保證一次成功,移植過程偶有損耗。把這些因素綜合考慮進去,武漢市120位志願者的角膜約使240人重見光明。

  駱鋼強說,目前,捐獻遺體、器官、組織使用的是同一份登記表,其中以勾選方式註明願捐出角膜、某一器官,或遺體的全部。12年間,共有7000人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願者,他們都同時選擇了角膜捐獻。

  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科主任曾慶延介紹,由於供體緊缺,捐獻的角膜只能優先給那些重症患者(嚴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和登記靠前者。因此,有些患者同時在全國多個城市排隊登記,哪邊先等到角膜就去哪裡做手術。患者一般需要等待三個月才能有角膜安排到手術。

  角膜捐獻者鳳毛麟角

  捐獻眼角膜的志願者之所以還不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等傳統觀念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時候本人願意捐獻,但是家屬並不同意,最後關頭打了「退堂鼓」。駱鋼強表示,有很多志願者前期籤寫了角膜捐獻協議書,但是後來都不了了之了。

  駱鋼強說,角膜移植費用只需1萬多,除去醫保報銷部分,個人只承擔幾千元。同時,角膜移植的技術也非常成熟。這意味著,從經濟和技術的角度,多數患有眼疾的人都可以重見光明,但角膜短缺成為當中唯一障礙。「武漢每年因各種原因死亡人數達五、六萬,但角膜移植僅完成不到50例。這折射出人們生死倫理的傳統觀念仍然較重。」

  愛爾眼科捐獻接受登記站工作人員明維回憶,曾經有一位家住仙桃患了食道癌的楊先生在生前籤下了角膜捐獻協議書,其妻子也表示同意。但是當角膜捐獻接收站工作人員接到其妻子的電話,前去取角膜時,受到了楊先生其他親戚的阻攔。其親戚認為,死都不能留個全屍,這對死者是最大的不敬。醫生耐心勸說,可家屬仍然不同意。最後,醫生只好放棄。

  除了觀念原因,一些人對眼角膜捐獻的流程不熟悉,導致好不容易得到的角膜白白浪費,這也讓醫生感到十分遺憾。據了解,孝感曾有一名籤了眼角膜捐獻協議書的老人去世,由於家人未仔細閱讀捐獻說明,在去世4小時之後,老人的家屬才通知醫院。當醫生趕到時,距死者去世已近8個小時,經醫生檢查,由於捐獻者年齡偏大,去世時間又較長,角膜已經渾濁,不適合臨床需求最大的穿透性角膜移植。醫生說,取眼角膜的時間越快越好,夏天在去世後6小時內,冬天要在12小時內。

  記者伍偉 武葉 通訊員劉曉鴻 裴霓裳

相關焦點

  • 小夥戴隱形眼鏡一年忘摘 結果……
    半年不摘,  武漢女孩的隱形眼鏡已和眼睛長成一體,導致角膜穿孔。  絕非個案  蘇州小夥忘摘隱形眼鏡不斷發炎  也是嫌麻煩,戴了一年多,自己都忘了  蘇州這位20多歲的小夥,因為雙眼結膜、角膜多部位同時發炎,到蘇大附屬理想眼科醫院求醫。
  • 圖文:武漢兩大眼庫12年持續零庫存
    昨日,武漢市紅十字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武漢12年來實現角膜捐獻僅193例,而每年約有4000人在苦苦等待做角膜手術,12年來眼庫持續零庫存。  「奶奶」捐角膜「孫子」重見光明  「如果不是阿姨的捐獻,我的孩子不會有現在這麼清澈的目光。」昨日,俊俊媽感動地說。
  • 武漢街邊摘果 只為讓銀杏平安度夏
    金黃的銀杏葉,伴隨著黃燦燦的銀杏果,每年秋天,在武昌中山路、東湖路、首義路等街道,都能欣賞到果葉並存的美麗秋景 今年給銀杏樹提前摘果,是源於去年的經驗教訓。 武昌區城管執法局綠化隊副隊長 王建紅告訴記者,去年由於沒有摘果,加上乾旱期比較長,高溫天氣持續了一個多月。中山路、首義南路,幾條主幹道上面,銀杏大量的枯黃。後來,請專家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果子結的太多。
  • 武漢兩大眼庫遭遇十年最冷「寒冬」
    上個月,同濟眼庫僅有3例角膜捐獻,武漢另一眼庫——愛爾眼庫僅有1例,然而,等待手術的病人卻有近60人,是歷年來急病患者最多的一個月。眼庫成立10年以來,遭遇最冷的冬季。長期以來,武漢眼庫幾乎都處於「零庫存」狀態,而據各大醫院統計,武漢每年約4000人在苦苦等待角膜。
  • 華中地區首家「國際聯合眼庫」落戶武漢 武漢市紅十字會民生眼角膜...
    「武漢市紅十字會民生眼庫」授牌我國角膜病人約有400-500萬人,但每年能做角膜移植復明的人還不到1萬人,大部分角膜盲病人都處於失明中,主要原因是沒有角膜。一旦錯過移植窗口期,甚至還會導致眼球被摘除。當日上午,在武漢民生眼耳鼻喉專科醫院「國際聯合眼庫」授牌現場,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協會會長、現任武漢立新中醫院院長侯立新先生帶領30多名志願者共同籤署了眼角膜捐獻同意書,他也成為該眼角膜庫登記的首位眼角膜捐贈者。上世紀70年代末,剛上大一的侯立新為了省錢,天天只能吃一分錢的白菜。
  • 我省首例活體眼角膜移植手術昨成功實施
    2月17日上午,移植手術在鄭州同臺進行,南陽好小夥耿斌捐獻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陌生人眼中,他成為河南活體眼角膜捐獻第一人。  1973年出生的耿斌,是土生土長的南陽人,從小在南召長大,畢業後一直在鄭州工作,如今就職於在港上市的合富輝煌河南公司。1月11日,在南陽出差時,耿斌撞上空調支架,導致右眼球萎縮,將被摘除。他跟家人商量後,決定無償捐獻眼角膜。
  • 醫生盜摘逝者眼角膜 檢察院批捕遇法律空白(圖)
    醫生盜摘逝者眼角膜做移植  捕還是放,二七區檢察官遇到法律空白北京曾有這樣的案例,引發法學和倫理界大討論  近期,南方周末以《南周十年追蹤:中國器官移植》為題,關注從1998年到2007年,從器官移植立法、器官移植買賣再到「器官移植遊
  • 視力驟降患「圓錐角膜」幾近穿孔 一枚珍貴的眼角膜為少年延續光明
    8月30日,一枚珍貴的眼角膜運抵武漢,患者在普瑞眼科醫院順利完成角膜移植,成為幸運的一員。專家呼籲,角膜資源長期面臨巨大缺口,希望更多人關注到遺體器官捐獻事業,將「光明」傳遞下去。小夥雙眼突然「暴盲」18歲的陳火林就讀於大悟一中,原本視力良好,但五月份返校後,他突然發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此後,他的「近視」快速發展,高考後佩戴了近視眼鏡仍四顧茫然。
  • 武漢90後小夥寫4000字長信說服父母捐獻骨髓救人
    央廣網武漢3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3月1日,武漢90後小夥小彭捐出的造血幹細胞懸浮液被緊急送往上海,這些「生命火種」將為身患白血病的患兒點燃生的希望。但事實上,捐獻開始時並不順利,父母怕影響小彭的健康堅決反對。
  • 女子眼角膜變「毛玻璃」,只因睡覺時一個小習慣!犯錯的人太多
    怎麼好好地睡個覺,眼角膜就被磨成「毛玻璃」了?下面小編給大家還原一下事情的經過~其實,人的眼睛如同一臺相機,角膜就是鏡頭。它是透明的,沒有血管,角膜細胞呼吸所需的氧氣85%來自空氣。 所以,即便是佩戴的隱形眼鏡鏡片質量再好、透氧率再高,也不能完全保證眼角膜一直處於透氣狀態。這時如果角膜缺氧,條件致病菌就會造反,導致角膜感染!
  • 摘星星的人系列:冬季的美藤果基地
    日復一日,這群摘星星的人把青春和汗水灑在田間地頭,只為摘下美藤果這顆人類的健康之星。摘星星的人的由來美藤果(Plukenetia volubilis L.),又名南美油藤、星油藤、印奇果、印加果、印加星星果、印加花生、山花生等,印加語為Sacha Inchi (源於古代印加文明,印加意為「太陽之子」,而美藤果結出的果實擁有著象徵太陽之子星星的外表,是印加文明巔峰時期的自然遺產之一,是印加文明最形象的傳承),在秘魯、厄瓜多等地區的土著居民中使用已有3000年多年歷史。
  • 女生戴隱形眼鏡5個月沒取致右眼失明:嫌麻煩懶得摘
    記者接連兩天從武漢多家醫院眼科獲悉,門診中經常碰到因為佩戴隱形眼鏡不當造成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的患者。專家們一致表示,隱形眼鏡儘量少戴,矯正視力最安全有效的方法還是佩戴框架眼鏡。隱形眼鏡5個月沒取致右眼失明21歲的程程是新洲人,在青山一家公司打工。3月初,她到眼鏡店配了副隱形眼鏡。堅持了一個月後,她嫌每天取戴太麻煩,懶得再摘。
  • 摘果子的又對綠化帶裡的海棠果下手了!
    近日,安州區文勝路兩旁的海棠果成熟了,青色的果子掛滿了枝頭。這也讓很多嘴饞的市民,忍不住伸出了 「黑手」!8月11日上午,記者在安州區文勝路東段看到,這裡有很多垂絲海棠樹。這些海棠在春天會開出非常漂亮的花,把整條街道都映襯得非常美。
  • 眼角膜損傷了怎麼辦?
    剛下班就看到一條微博,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西城校區一男生上課期間朝同班女生潑化學物質,致3人受傷,其中一女生眼角膜受到嚴重損傷。 這裡王醫生不得不提醒大家,眼角膜是眼睛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分為五層,任何一層受損都可能會影響視力健康。 那麼,眼角膜損傷了怎麼辦?
  • 姚貝娜眼角膜移植給粉絲 剩餘部分還可幫助4人
    移植手術大約進行了半小時  26歲女性受捐者術後走出手術室    網易娛樂1月31日報導「我是第11代武漢人,貝娜是第12代武漢人,她生在武漢,長在武漢。武漢的女兒,要回家的。」姚貝娜1月16日去世當天,她的父親姚峰這樣對武漢晚報記者說。  昨日中午,貝娜的眼角膜,冒著飛舞的雪花,回到故鄉武漢。  她匆匆趕回,是為了給一個患者帶去光明。  昨日下午,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眼科中心手術室,姚貝娜的部分角膜移植給了一位來自湖南的26歲眼腫瘤患者。
  • 這些年,捐獻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官銘 張嘉詩 長沙報導16年前,譚素蘭的丈夫張立波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年4月30日,88歲的譚素蘭老人逝世,她將自己的眼角膜捐出。由此完成夫妻兩人捐獻眼角膜的壯舉。眼角膜,位於眼球的最前端,被視為眼睛和外界接觸的第一道屏障,如相機的鏡頭一樣重要。
  • 「衛生社團」暑假出遊摘水果小心「傷眼」!眼睛受傷了,現場緊急...
    摘水果可能造成的眼睛問題1角膜上皮損傷角膜上皮損傷主要是摘果時樹枝不斷晃動,雜質掉進眼睛裡,用手使勁去揉,把角膜上皮擦傷了。或者樹葉掃到眼睛,導致疼痛、畏光、流眼淚、異物感等不適。3昆蟲分泌物所致化學傷有種叫「荔枝蝽」的昆蟲隱藏在荔枝林裡,尿液具有一定腐蝕性,摘果時很可能眼睛不慎受到它的尿液攻擊,造成損傷,從而引起眼紅、眼痛、灼熱感、結膜水腫等不適
  • 重度圓錐角膜奪走21歲小夥視力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緊急角膜移植讓他...
    兩年前,小趙突然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右眼視物模糊,視力進行性下降。「剛開始我們都以為是學習累的,出現視疲勞,就沒怎麼在意。直到孩子報名參軍,可是右眼視力檢查不過關,我們這才想起來到醫院去看病。」小趙的父親趙先生說。家人帶著小趙去當地醫院,醫生們經過檢查,發現小趙患上了圓錐角膜。「當時聽醫生說兒子得了這種怪病,我們不了解這病的嚴重性,並沒有重視,也沒有怎麼治療。
  • 無花之果天上來
    花是果的因,無花不結果,這是因果關係。可是無花果的果子似乎是憑空長出來的——春天時,枝頭冒出一些小綠球,這些小綠球會慢慢長大,幾個月後就變成了紫紅色的香甜果子。這個過程中,人們既聞不到香甜的花香,也看不到多姿的花瓣。從公元前2000年人類第一次栽培和品嘗無花果算起,在隨後近4 000年的時間裡,人類就一直沒有找到無花果的花。古埃及人將無花果奉為聖果,可能多少也與它憑空結果這個現象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