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的過程
1.考情介紹
客觀題備考,多選直接考查布魯納認為學習包括哪三個過程。單選考查定義反選和例子反選,需要大家掌握每個過程的關鍵詞,並且能夠理解。例子反選題中,三個階段的含義不易理解。在此舉例介紹。
2.理論詳解
布魯納認,學習包括新知識的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基本的過程。
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布魯納認為,新知識可能是以前知識的精煉,也可能與原有知識相違背。例如在講循環系統時,學生可能已經模糊地知道了血液循環;在講牛頓的運動定律時,新知識會與學生已有的感性知識相違背。但不管新舊知識關係如何,都會使已有的知識進一步提高。
獲得了新知識以後,還要對它進行轉化。人們可以通過外推(由已知推未知)、內插(增添知識或補充空白)或變換等方式,把知識整理成另一種形式,以便超越給定的信息。例如,學生在學完成人肺炎病人的護理知識後,應能夠在學兒科肺炎病人的護理時,將原來的知識轉化,使其適用於兒科病人這一新的情況。
評價是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通過評價可以核對我們處理知識的方法是否適合新的任務,或者運用得是否正確。因此,評價通常包含對知識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布魯納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學習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記住知識內容,而是要參與建立該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過程。新知識獲得、舊知識改造與轉換、知識檢查評價三個過程幾乎同時發生。
【例題】
1.布魯納認為,學生學習必須「超越給定信息」,這一觀點強調學習過程是( B )。
A.獲得 B.轉化 C.評價 D.動機
2.劉明同學在閱讀教材的時候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來幫助自己理解書中內容,並力圖使之能夠指導自己的學業,從布魯納的理論來看,這樣的學習過程屬於( B )。
A.獲得 B.轉化 C.評價 D.動機
3.布魯納認為學習過程包括( ABC )。
A.獲得 B.轉化 C.評價 D.動機
二、認知表徵的三個階段
1.考情介紹
主要是客觀題備考,多選題直接考查布魯納認知表徵的三個階段,單選題首先可以考例子反選題,需要大家掌握每個階段的特點;其次也會考查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對應關係。
2.理論詳解
(1)動作表徵——從做中學
指3歲以下的幼兒靠動作來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動作來獲得知識。幼兒處理他周圍的事物,不是用手去觸摸抓取,就是用口去啃咬舔嘗。此外,幼兒對某些名字的意義,也是經由動作表徵才學得的。例如,幼兒經由「坐」的動作了解椅子的意義,經由手觸口嘗的動作了解冷熱的感覺。對人類而言,動作表徵是求知的基礎,雖然最早出現在幼兒期,但卻是一直延長使用到終生。如長大後學技藝體育等科目時,教練總是要求學員按示範動作去親身體驗,即屬此意。類似於皮亞傑的感知運動階段。
(2)形象表徵(或圖像表徵)——從觀察中學
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象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兒童只須憑想像就可以回答兩隻手共有十個指頭,而不需要像幼兒扳手指的動作那樣去計算數量。如果兒童被問到「西瓜大還是蘋果大?」他不需要靠實物比較,即可回答此類問題。對人類而言,形象表徵的求知方式,是由具體進人抽象的開始。與皮亞傑的具體運算階段頗為相似。
(3)符號表徵(或象徵表徵)——從思考中學
指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認知發展至此程度,表示心智能力發展臻於成熟。此時兒童可按邏輯思維去推理解釋周圍的事物,不必再靠動作或圖像的幫助,即可直接從事抽象思維。從彼此相關的事件中,發現原理原則,從而解決問題。例如,若已知X>Y,Y>Z,則可推知X>Z。相當於皮亞傑的形式運算階段。
【例題】
1.布魯納認為,個體認知表徵的方式隨年齡而發展,並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BCD)。
A.認知表徵階段 B.動作表徵階段 C.形象表徵階段 D.符號表徵階段
2.某幼兒爬凳子摔著了,該幼兒記住了這次教訓,此後有一段時間離凳子遠遠地,根據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這屬於( C )階段。
A.動作性表徵 B.符號性表徵 C.映像性表徵 D.聯合表徵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