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染色質是指基因組中用DAPI 染色區域較深,相對不開放的區域。這類區域被認為是基因組中的黑洞。之前研究認為異染色質的基因組通常處於沉默狀態。隨著轉錄組學測序技術的發展,大家發現異染色質並非一直保持沉默。那麼這些活躍的異染色質有什麼功能呢? 基因組學研究發現細胞間期異染色質的穩定可以保證基因組結構的穩定。分裂期的異染色質,尤其是位於著絲粒區域,以及近著絲粒區域的異染色質, 其穩定性可以幫助遺傳信息在細胞分裂中有效的高保真傳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異染色質中的表觀marker(H3K9me3)會隨機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隨機表觀修飾的丟失,會使得異染色質變得不穩定。那麼生命體是如果在體細胞中維持異染色質的穩定呢?
另一方面,重複序列是一類在基因組中存在的多個拷貝的序列,其在基因組,尤其是異染色質中佔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由於重複序列的多拷貝性質,測序分析中很難準確找到其定位。也由於這個特點,重複序列的相關研究一直被滯後。但是重複序列的功能在一些已知的通路中已經被報導。而且這些功能多伴隨著重複序列的轉錄。所以系統研究重複序列的轉錄情況以及這些轉錄產生的RNA的結合位點將為我們系統解析重複序列的功能打開一扇大門。
基於這一系列問題,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付向東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何順民研究員合作,在Genome Research上發表了長文文章"Active retrotransposons help maintain peri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 required for faithful cell division"的封面文章【1】。該工作發現了在果蠅S2細胞中,存在一類來自於特定重複序列的RNA,這些RNA顯著結合在著絲粒近端組成型異染色質。這種結合可以幫助維持異染色質的狀態,進而可以維繫細胞進行正確的有絲分裂。
在本研究中,郝亞靜等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付向東組開發的全基因組RNA-染色質相互作用測序技術GRID-seq 【2-3】, 通過改進計算方法, 第一次系統的構建了果蠅S2細胞中重複序列來源RNA的全基因組結合圖譜。進一步的,郝亞靜等第一次發現,不同於其他RNA傾向於結合在開放活躍的染色質區域,一類重複序列來源的RNA顯著的富集在組成型異染色質區域。這類RNA隨後被命名為CHARRs(組成型異染色質相關RNA)。CHARRs不僅可以通過cis作用結合到鄰近位置,還可以發生trans遠距離互作。有趣的是,在異染色質被激活的區域,如果Local RNA結合多的區域,trans 結合的RNA就少,如果local 結合少的區域,trans結合的RNA就多(圖1)。
圖1:組成型異染色質維持的模式圖
該研究還發現CHARRs主要來自活躍的gypsy元件,符合endo-siRNAs特性:長度在~21nt左右,可以被Dcr-2加工成小RNA,並被AGO2結合。之前的報導包括本文發現敲降Dicer-2會引起異染色質丟失,細胞分裂期染色體排列和分離異常。但是,人們對這一關鍵表型到底是由siRNA通路還是Dicer-2在核內的其他功能導致的卻知之甚少。郝亞靜等首次報導了人工合成的CHARRs來源的endo-siRNA mimics可以恢復由於缺失Dcr-2造成的組成型異染色質修飾(H3K9me3)的缺失以及細胞分裂的異常表型。而且這種恢復作用具有序列特異性。這是第一次在高等物種中直接證明是由endo-siRNA來調控組成型異染色質的穩定。也是第一次認識到活躍轉座子在基因組結構以及遺傳信息穩定傳遞中的有利效應。同時這項研究工作也展示了付向東教授課題組開發的GRID-seq技術在系統研究RNA-染色質互作組/圖譜及其功能上的強大能力。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付向東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何順民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生物物理所郝亞靜博士(現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付向東研究組博士後)、王東鵬博士(現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博士後)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健康大數據研究中心張鵬副研究員、吳樹恆博士參與了此項研究。該項目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基金等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
【1】Hao, Y., Wang, D., Wu, S., Li, X., Shao, C., Zhang, P., Chen, J.Y., Lim, D.H., Fu, X.D., Chen, R., and He, S. (2020). Active retrotransposons help maintain peri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 required for faithful cell division. Genome Res.
DOI: https://doi.org/10.1101/gr.256131.119
【2】Li, X., Zhou, B., Chen, L., Gou, L.T., Li, H., and Fu, X.D. (2017). GRID-seq reveals the global RNA-chromatin interactome. Nat Biotechnol 35, 940-950.
DOI: https://doi.org/10.1038/nbt.3968
【3】Zhou, B., Li, X., Luo, D., Lim, D.H., Zhou, Y., and Fu, X.D. (2019). GRID-seq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lobal RNA-chromatin interactions. Nat Protoc 14, 2036-2068.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96-019-0172-4
論文連結:
https://genome.cshlp.org/content/30/11/1570.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