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為什麼都是在海洋裡形成?

2020-12-03 科學塢

經常關注氣象預報的小夥伴可能都會注意到,每年夏秋季節,在與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就會形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這些風暴有的會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雖然我不是氣象專家,但願意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嘗試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溫差是形成颱風的動力之源

那麼為什麼會是在南海或者是菲律賓以東洋面上呢?來看一下,夏秋兩季,這裡的太陽高度見圖一。

圖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夏至的時候,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這意味著,在北回歸線處的海水,接受的單位面積的太陽輻射功率要比其它緯度的地方高。到冬至的時候,太陽會垂直照射南回歸線。這意味著,接受太陽光輻射功率最大的地方就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於是,這裡的海水的溫度就會比其它的地方高,同時也會蒸發出大量的海水。隨著裹挾著大量水蒸氣的熱空氣升高,周圍的冷空氣就會向這裡湧入,在中間形成一個熱帶低壓中心。

伴隨著溼熱的空氣升高-凝結-放熱過程,這個低壓中心的溫度也會越來越高,氣壓相對周圍逐漸降低,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氣團開始逆時針旋轉。

隨著旋轉越來越快,氣團的中心就會形成一個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颱風眼,颱風就這樣誕生了。

那麼颱風為什麼不是在赤道附近形成呢?

從前面我們描述的過程可以看出,形成颱風除了溫差,還需要一個偏轉力使得氣團得以旋轉,在赤道附近,這個偏轉力太小了,不能形成氣旋。

那麼颱風為什麼不能在南北極形成呢?

這個問題就簡單了,看看白雪皚皚的兩極,那裡的溫度太低了好吧。

為啥海上形成的颱風偏偏要去陸地呢?

這中間的最大秘密在於副熱帶高壓,颱風處於這個高壓的下面,驅動著颱風氣旋前進的動力來自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氣流。當一個在南海形成的氣旋,遇到了在臺灣以東海面的副熱帶高壓的時候,這個氣旋就會在副熱帶高壓的牽引之下一路向西北前進。

結束語

通過前面的解釋,小夥伴們應該明白了吧,形成颱風胚胎的最初動力就是溫差,接著在地球偏轉力的作用下逐漸長大成成熟的颱風,然後在副高壓的牽引下來到陸地。

關於颱風為什麼總是在海上形成的問題,小夥伴們搞明白了嗎?您有什麼其他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裡面留言參與啊。

相關焦點

  • 【颱風科普十三】颱風為什麼產生在熱帶海洋上?
    【颱風科普十三】颱風為什麼產生在熱帶海洋上? 來源:SRC-575   發布時間:2012年08月08日10:39   熱帶的海洋是颱風的老家,颱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是渦旋形狀?
    颱風在海洋上可以造成滔天巨浪,而一旦登陸,又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環太平洋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每年都在為預報颱風和減少颱風損失做許多工作。                 颱風為什麼都在海洋上生成?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的?颱風是如何命名的?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了解山竹颱風形成必要因素
    眾所周知,每年七八月份是颱風來襲最頻繁的時候,可是今年卻是在金秋九月迎來了今年颱風光顧,山竹颱風勢頭正猛,正侵擾各個地區,很多網友多好奇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般說來,一個颱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
  • 颱風巴威來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命名颱風?
    颱風在海洋上可以造成滔天巨浪,而一旦登陸,又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環太平洋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每年都在為預報颱風和減少颱風損失做許多工作。 颱風為什麼都在海洋上生成?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的?颱風是如何命名的?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面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颱風。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呢?一般說來,一個颱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颱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平方釐米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
  • 颱風為什麼都是從海洋進入陸地,有無反方向?今年還有幾次颱風?
    不管是我國的颱風,還是美洲的颶風,都生成于洋面之上,雖然稱呼不同,但氣象原理是一致的。且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颱風登陸點都位於東側,只不過我國的颱風生成於太平洋,而美洲的颶風生成於大西洋,這便能確定颱風生成與哪一個海洋無關,而與地球自轉方向有關。
  • 【科普閱讀】颱風為什麼產生在熱帶海洋上?
  • 科普知識:颱風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會是渦旋狀
    夏季我們經常聽到颱風這個詞,颱風一來就會造成大範圍的降雨,為什麼會有颱風眼,颱風為什麼是渦旋形狀?今天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所以這裡就會有成雲和降雨,但是這只是普通的對流雨的形成。還沒有形成颱風,那麼為什麼會有強風?這是因為,這個過程特別強烈的話,那麼中心空氣都上升了,所以它中間形成了一個低氣壓中心,那麼外邊的氣壓還比較高,外界的氣壓氣體就會往中心補充,那也就形成了風。所以就會出現高壓補充,補充過來之後就形成了風。
  • 【每日科普】颱風的形成原因
    每年的7、8月份,我國沿海地區經常遭到颱風襲擊,造成當地經濟損失及嚴重的人員傷亡,那麼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颱風形成的原理是什麼呢?颱風形成的原因     在熱帶海洋面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颱風的「胚胎」,因為颱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
  • 9號超強颱風美莎克: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超強颱風,為什麼總是容易在夏秋之際出現?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颱風的形成,離不開3個條件:超過26.5攝氏度的溫度,地轉偏向力,以及足夠多的水汽。當海洋上的水溫足夠高時,此時就會有大量水蒸氣被蒸發到大氣層中,導致海洋表面形成低氣壓,高空之中形成高氣壓,此時低氣壓中心會形成上升氣流。而高空之中的高氣壓會向周圍低氣壓流去,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高氣壓在流向低氣壓時會不斷旋轉,從而形成熱帶氣旋。
  • 專家講解颱風的形成條件
    新華社福州5月17日專電(記者 來建強)熱帶海洋不僅孕育了「珍珠」,也孕育了所有的颱風。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江毓武告訴記者,颱風只有在熱帶海洋上才能「煉」成。    颱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據統計,颱風常常產生在洋面溫度超過26-27℃以上的地區。在溫度高的海域內,正好碰上了大氣裡發生一些擾動,大量空氣開始往上升,這時上升海域的外圍空氣就源源不絕地流入上升區。又因地球轉動的關係,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那樣旋轉起來。
  • 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我們知道,颱風山竹形成於兩年前的9月7日,而颱風利奇馬形成於去年的8月4日。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超強颱風,為什麼總是容易在夏秋之際出現? 超強颱風為什麼容易在夏秋之交出現? 颱風的形成,離不開3個條件:超過26.5攝氏度的溫度,地轉偏向力,以及足夠多的水汽。
  • 「瑪利亞」颱風登陸,那麼颱風名字為什麼起得都那麼好聽
    「瑪利亞」颱風登陸,那麼颱風名字為什麼起得都那麼好聽[加油][加油]猛然一聽到「瑪利亞」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國外一位美女造訪中國,對了,一定的,是歐洲,金髮碧眼那種美貌女郎,那麼,颱風名字為什麼起得都那麼好聽呢?這還要從颱風的形成來說起,只有了解了颱風的諸多情況才能給颱風起名字,也才能研究颱風名字起來的淵源?颱風(Typhoon),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今年多個超級颱風臨時轉向去日本了
    颱風這幾年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你知道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嗎?颱風有哪些主要特點呢?你是怎樣防颱風的呢?為什麼颱風經常改變方向向日本吹呢?現在我是去旅遊珠海偉少,給大家講講颱風的情況,希望大家能夠遇到颱風時能夠正確預防颱風,減少損失。
  • 美莎克餘威仍在,為什麼超強颱風,總在夏秋更迭之際出現?
    每年的夏天對於沿海城市來說,颱風都是極大的隱患,除了美莎克外,去年的立體螞蟻隊,很多地區造成了極大影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些超強颱風都在夏秋更迭的時候出現呢?一般來說,想要形成颱風所需要的因素還是挺多的。比如接下來的這三個條件是颱風形成必備的因素,溫度、水汽和地轉偏向力,三者缺一不可。
  • 把飛彈射到海洋上空的颱風中,能把颱風炸散嗎
    颱風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而颶風其意義和颱風類似,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產生地點不同,而叫法不同。颱風有多可怕,這裡不需要再贅述。可以說,一旦颱風來臨之時,路上幾乎連個人影都沒有,停工、停課都是在所難免。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今非昔比,人工降雨、人工除雨已經在不是什麼難題,那為什麼不能用飛彈等科學裝備來阻擋颱風對沿海地區的侵襲呢?
  • 颱風的形成與命名,名稱寓意美好的颱風,卻年年造成巨大損失
    每年夏天都會有颱風的形成,至今為止人類都無法阻止颱風對人類造成的災難性創傷。每年都會因颱風給沿海的城市造成巨大的不便,除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外,在整體經濟層面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那我們今天就說一下颱風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命名的。
  • 氣象科普:颱風的形成
    氣象科普颱風的形成1 形成機制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溼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抬升。
  •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
    在我國北方7到8月的主汛期中,不遠萬裡奔波而來的颱風也會給華北各地或東北地區帶來強降雨甚至大暴雨,而且颱風也是世界排名前三的自然災害之一。對我們北方地區來說,雖然受颱風中心直接侵襲的次數非常稀少,但只要在它的影響區內,暴雨成災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 颱風的形成原因
    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海洋上的強大而深厚的熱帶氣旋。颱風分類 我國國家氣象局規定從1989年元月起,使用國際熱帶氣旋名稱和等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