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獎就一定品德高尚?其中這四個卻引起無數人的痛苦與死亡

2021-01-08 觀察史海

對於諾貝爾獎這個享有盛譽的獎項,往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見不一,因此獲獎名單也就充滿爭議。 諾貝爾獎創立於1895年,獲獎者也有了上百人,在這麼多的人中,難道每個人都是品德高尚的嗎?其實不然,在之前的獲獎者就包括有戰爭犯,種族主義的人,以下是這些人的詳細介紹。

哈伯——化學戰之父

弗裡茨 · 哈伯是最具爭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 有些人認為他是一位傑出的化學家,徹底改變了氨的生產。還有一些人則認為他是一個在一戰期間總領德國化學戰計劃的戰犯。

哈伯在世紀之交時,和他的同事博施發明了一種新途徑合成氨氣的方法。 氨是生產肥料的重要成分,這項工藝直到今天在農業生產中仍有廣泛的使用。 全球大約一半的糧食增產都依賴於哈伯的這項方法。 這個過程使數十億人免於挨餓。 由於這一非凡的成就,哈伯於1918年被授予諾貝爾獎。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哈伯開始為德國軍隊研製化學武器。 作為德國戰爭部化學部門的負責人,他帶頭在陣地戰中使用氯氣。 氯氣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毒氣,先讓毒氣在無人區上空增加,然後被風推動,沉入對面的戰壕中,令戰壕內的人窒息。 此外,哈伯還演示了如何將氨氧化生成硝酸,硝酸是生產炸藥的主要化合物。

額葉切除術的發明者埃加斯 · 莫尼斯

按照現代標準,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是一種過時的治療措施,而且感覺更像是一種酷刑來折磨人,而不是一種精神病的治療方法。 然而,在20世紀早期,這種療法被認為是最先進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 在美國,大約有20,000人接受了這種手術,手術中切斷了腦前額葉外皮的大腦連接。

而葡萄牙神經學家埃加斯 · 莫尼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首次發明了這項技術。 在對一組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初步測試後,他便隨意評論說,這是「簡單的操作,總是安全的。」 他很快就被打臉。 許多病人在手術後遭受了不可挽回的精神損傷。 有些人變得無精打採,智商下降; 少數人變成了植物人。

1949年,莫尼斯因為發明了這種措施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因為在那個時候,很少有科學研究能夠治癒精神病人,而這項技術能有效降低精神病人的危險性,而且在當時副作用相對未知。

亞歷克西斯 · 卡雷爾——人道毀滅者

亞歷克西斯 · 卡雷爾是一位傑出的生物學家。 這位法國人在1912年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他在外科手術方面的開創性研究。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發明了一種用殺菌劑治療傷口的創新方法,拯救了無數傷兵。

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卡雷爾的研究發生了一個黑暗的轉折,他黑化了。 1935年,卡雷爾出版了《人類,未知》一書,書中他解釋了自己對人種的優生的支持。 他認為,最具理想特徵的婦女應專注於與最理想的男子生育,然後照顧她們最健康理想的子女。 他還認為,不健康有缺陷的人應該阻止生育,而罪犯應該在毒氣室裡得到人道毀滅。

威廉·肖克利,白人至上主義者

威廉·肖克利變革了技術世界。 1956年,這位美國物理學家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第一個矽半導體實驗室,該地區現在被稱為矽谷。 同年,肖克利因發明電晶體而獲得諾貝爾獎——電晶體無疑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突破。 電晶體是計算機和行動電話的關鍵部件之一,沒有它們,網際網路也就無從談起。

肖克利巨大的科學影響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他也是一個狂熱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一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 在他晚年,肖克利執著於不同種族之間智商差異的觀點。 他認為白人在智力上更優秀,建議給予「遺傳弱勢」(即黑人)人群進行經濟補償,說服他們做絕育手術。

大家覺得如何呢?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嗎?每日分享更多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母女3次獲諾貝爾獎,居裡夫人教育的4個「特別之處」,值得一看
    我們從小在課本中就學過居裡夫人的故事,居裡夫人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獎,而她的高尚品格和對科學事業的奉獻精神,更為人們所敬佩和讚揚。
  • 在黑坑釣魚時,儘量不要做這幾件事,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釣魚人!
    我們在黑坑釣魚時,如果哪位釣友釣得不錯,或者連竿了,就經常會有一群人在身後圍觀,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有些觀看者甚至覺得不過癮,開始給人瞎指揮:「有了!有了!提竿啊!抓!怎麼還不抓?你在等什麼?會不會啊?你看,不聽我話吧!」。這種人大多數是紙上談兵,自以為是高手,如果真把魚竿給他來釣,釣得還不如人家,如同烏鴉一樣,在旁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卻很招人煩。
  • 一生中兩獲諾貝爾獎,全世界只有這四個人!
    迄今為止,全世界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只有四位,包括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各一次的波蘭裔法國科學家瑪麗·居裡,兩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和和平獎各一次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以及兩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
  • 對於鯨魚,這是最痛苦的死亡
    雖然科學家們從生物原理以及其所在環境的角度進行研究後能夠得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斷,卻任然無法真正從根本上減少這樣現象的發生,而一旦發生,人類幾乎束手無策……而在如今,除了部分自然原因外,大部分帶來這些後果的,人類之因必在其中佔據了顯耀而不光彩的重要份額。
  • 楊振寧翁帆做客東大 遺憾吳健雄未獲諾貝爾獎 圖
    一席人坐定後,無數閃光燈一齊聚焦這對夫妻,在上千人的大會上,兩人並不避嫌,不時耳鬢廝磨,恩愛有加。工作人員依次介紹來賓,當念到「楊夫人翁帆」時,全場一陣雷鳴般的掌聲,熱烈程度竟蓋過楊振寧本人,記者身邊的一位大學生開心地對同伴大叫「終於拍到她了!」學物理關鍵要有好奇心在無數雙眼睛期盼下,楊振寧說起物理學的奧秘。
  • 官富二代品德高尚,窮二代道德堪憂,那些年我們被忽悠
    如果排除劇情,我認為該劇的編劇肯定是路線非常正確的人。而這六個人的出身和其道德素質的關係很是意味深長。向晴是司令員的女兒,也就是官二代,而且屬於高幹子女。向晴為了航天事業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最危險的地方總是衝鋒在前,巾幗何止不讓鬚眉,簡直讓一眾大老爺們汗顏。她最後為了救人犧牲,可說是劇中最高尚的人物。
  • 以個人品德養成教育推動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首次把個人品德與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並列,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四個著力點
  • 他有可能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
    說到諾貝爾獎,所有的人都會肅然起敬,因為這是無數學者心目中的最高境界。無論是哪一個領域,只要得到了諾貝爾獎的認可,那麼就基本上站在了世界的高度。但是這一獎項的門檻太高了,我國在莫言先生之前,基本上沒有過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就連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當年提出了相對論這樣厲害的概念,結果依舊多次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由此可見,獲得諾貝爾獎,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 誰說中國人獲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無數人可以獲得諾貝爾管理獎……
    這幾天,有5名中國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且是最高獎項諾貝爾管理獎。 當然,此諾貝爾獎又被稱之為搞笑諾貝爾獎,由美國人馬克創辦,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至今30個年頭了。 而我們中國獲獎的人分別是覃佑輝、奚廣安、莫天祥、楊康生和楊廣生。
  • 蚊子引出的6個諾貝爾獎
    全球有20億人口在瘧疾高發的地區生活,每年有3億宗病例發生,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在非洲,每30秒就會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蚊子可以引出6個諾貝爾獎。為什麼發明一種殺蟲劑能獲得諾貝爾獎?主要還是因為能殺死蚊子,殺死蚊子就能控制住瘧疾。DDT推廣後,全球瘧疾新增人數驟減,大約下降了3~4個數量級,效果令人驚嘆。當然後來發現DDT對環境有危害而逐漸停止使用,那是後話。
  • 已有9人獲2020年諾貝爾獎!關於「諾獎」,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沙爾龐捷於1968年出生,道德納於1964年出生。Emmanuelle Charpentier被譽為「基因編輯之母」,已經獲得10項久負盛名的科學獎項,目前擔任德國馬普學會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過去20年在5個不同的國家、9所不同的大學工作過。Jennifer A.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日本已有19人獲諾貝爾獎 其中兩人獲醫學獎
    至此,已有19名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報導說,繼2010年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鈴木章和美國普渡大學特聘教授根岸英一獲得化學獎以來,山中成為第19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他也是自198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利根川進以來第二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日本人。報導稱,山中因研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而為人所知。
  • 人大教授:諾貝爾獎為何權威?
    他們都是中國臺灣人,在美國工作或留學,剛從廣播中聽到李遠哲獲諾貝爾獎的消息,而且李遠哲也正在這個城市,他自己也是聽別人告訴他自己獲諾貝爾獎的消息,後來又在廣播中得到證實了的。 原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得主事先一點也不知道。
  • 「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出爐,這四位中國姑娘拿到了!
    有四位中國本科學生拿下這一獎項,而且獲獎者全是女孩! 也是因為其申請難度太高,羅德獎學金也被稱為「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 該獎項至今已有近118年的歷史,也是全球首個國際研究計劃(International study programm),於1903年根據英國產業大亨西塞爾·羅德遺囑設立,目的是支持精英人才去牛津學習。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13歲的葉企孫在豫園留影為中國培養了無數個科技棟梁之才1999年在所表彰的「兩彈一星」23位科學家功臣中,有9個是葉企孫的學生,有13人與葉企孫學生的學生。這些師生中有11人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多人為大學校葉企孫大公無私,終身未娶,一生都在為國為民1926年3月12日,日艦侵入中國內河,遭大沽口守軍阻擊。日、美、英等八國向北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18日,北京學生集會遊行,時為大一學生的王淦昌側身其中。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13歲的葉企孫在豫園留影為中國培養了無數個科技棟梁之才葉企孫,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然而說起他的學生則幾乎人人都知道,如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淦昌;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 ——趙九章;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物理諾貝爾獎天野浩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原標題:發明藍光LED燈 3人獲物理諾獎    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俗稱LED,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有這八個特徵,才是真正的貴人
    一、比你優秀 古人說,「無友不如己者」,識別貴人也是如此,雖然對於暫時不得勢的人也要雪中送炭,但相對而言,比你優秀、比你厲害的人,更有可能是你的貴人。 二、品德高尚 既然是貴人,那品德一定是要過硬的,品德不行,不管其他方面有多厲害,都可能會害了你,絕對稱不上貴人。品德高尚的人,往往人緣很好,深受周圍人的尊重和信任,與其相處,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提升自己的道德感。 所以,這種人至少都是你精神上的貴人。
  • 搞笑諾貝爾獎承包一年的笑點,但其中一人掃地「掃」出真正的諾獎
    (化學獎)用嘴叼一支鋼筆能令人微笑,而這會令人更加開心——然後發現並非如此。(心理學獎)測量撓痒痒的快感。(反諾貝爾和平獎)他們在駕駛車輛時測量大聲叫喊和罵人的頻率、動機和效果。(和平獎)收集披薩或能預防疾病和死亡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