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浮躁心理已成為當前青少年的通病,主要表現為做某一件事情缺乏必要的恆心和毅力,急於求成,非常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性,而且不能踏實學習,始終無法靜下心來,稍不如意就輕易放棄,不肯傾盡全力。
02正文:
浮躁心理的青少年並不是缺少理想和目標,而是好高騖遠,他們不想腳踏實地,只想把理想變成夢想,甚至就想一步登天。比如,有的青少年看到娛樂明星一年賺幾千萬甚至上億,就一心想當明星;看到公司老闆神氣活現,又想當老闆,看到軍人颯爽英姿,又想立志當軍人……。他們是有了很好的理想,卻又不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學習。
還有的青少年興趣愛好轉換太快,幹什麼事都沒有恆心,做事情總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今天學書法,明天學編程,後天學美術,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經常忽冷忽熱,最終沒有一樣能夠學好學精。
還有一些青少年,他們做任何事情的表現不是焦慮不安就是喜怒無常,總是自尋煩惱。
根據較多的心理實驗得出,那些青少年具有強硬而不靈活、不僅容易急躁,而且更沉不住氣,一旦做事很容易情緒衝動,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很多家長不僅沒有發現此類問題,就算個別家長發現了也不夠重視,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這些家長只知道給孩子灌輸很多知識,卻不知培養孩子做事情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品德,疏忽之餘不僅造成青少年在學習中不能腳踏實地,反而怕苦怕累,做事急躁,缺乏恆心。
目前,青少年出現心理上的浮躁,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家庭環境的影響。
父母在家庭中扮演著榜樣的力量,現如今很多父母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關心自己的孩子,而是忙於自己的事情,看手機成了浮躁的標誌。孩子看到大人每天關心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不能集中精力,腳踏實地的去學習了,相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麼樣的家長教出什麼樣的孩子,浮躁的家長一定不會帶出穩重的孩子。
激烈的競爭的壓力使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壓力和競爭直接影響著孩子浮躁的性格,使他們對學習結果發生認知的錯誤。
第二是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當今社會正處於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期,飛速發展的社會出現很多眼花繚亂的排行榜、娛樂圈排行榜、富豪榜等,讓孩子對這個花花世界認識不夠,他們追求速度和解決方法的捷徑,對知識的認知變得很膚淺,根本不願意去思考和深入研究。
對社會文化的這種浮躁心態認識不夠,也必然滲透到家教領域中來。無視孩子的個體需求而進行過度開發,希望得到一個秘訣、找到一條捷徑,使孩子快快成才,這便是家庭教育中浮躁心態的典型表現。
第三是青少年的個人原因。
個人之間的攀比是產生浮躁的直接原因。
「人比人,急死人」,通過攀比,青少年對社會生存環境不適應,對自己生存狀態不滿意,於是過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在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投機主義等社會心態驅使下,不少青少年最嚮往的一個目標是為金錢而學習。但學習又缺乏恆心與務實精神,缺乏對自己能力的準確定位,因而使孩子們顯得異常脆弱、敏感,稍有「誘惑」就會盲從。
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浮躁是一種衝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一旦形成風氣,對國家及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轉都是有害的,必須予以糾正。
浮躁的人,不論做什麼,總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是想著以前的事情,就是想著做完這件事情以後接下來要做什麼,他們的心不是在以前,就是在以後,但永遠不在現在。
為了幫助孩子改變這種浮躁的心理,父母應指導孩子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家長只有幫助孩子明確生活的目的和對崇高理想的追求,才能使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產生高度的責任感,這對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家長要告訴孩子立志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消除浮躁的心理,刻苦努力學習,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2.要培養孩子遇事情多思考的習慣
無論孩子遇到什麼事情,不是馬上行動,而是先要思考,繼而行動。就像出門釣魚,要先決定目的地與路線;上臺主持,應先準備好手稿。家長要引導孩子在做事之前,經常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為什麼這樣做?目的是什麼?希望什麼結果?最好怎樣做?」並要具體化回答,並詳細寫在紙上,目的明確,言行、手段具體化。
3.要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每個孩子的責任心都是不同的,有的受家長影響,責任感很強,做事很有責任感,而有的孩子需要父母經常督促和提醒,所以家長要重點培養孩子對事情負責的心態,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焦躁,不浮誇,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分開做,關鍵是把責任心放在首位。
4.要合理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對各種事情的好奇心是很強的,家長應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入對問題、對事物、對現象的深入探討中,讓孩子對深層次、更本質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鍛鍊孩子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要幫助孩子調節好心理狀態
孩子有時候在學習中會感到心情煩悶,這時候家長可讓孩子先把功課放一放,聽聽優美、舒緩的音樂;可帶孩子出去散心,減輕他的負擔,讓他心情平靜下來,重新投入學習中。這樣,孩子專注於學習,浮躁之心自然就消失了。
6.要有「磨練」的措施
對於如何「磨鍊」孩子的浮躁心理,家長可以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讓孩子練習書法、學習繪畫、下棋等,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不僅如此,家長也要指導孩子學會調控自己的浮躁情緒。例如,做事時,孩子可用語言進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會把事情辦壞」「不要這山看著那山高,這樣會一事無成」「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孩子堅持不懈地進行心理上的練習,孩子的浮躁心理就會慢慢平復。
推薦一本書,名為《浮躁》,它是著名文學家賈平凹的一部著名長篇小說,記述了一條河上的故事,以農村青年金鎖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大家不妨一看!
03結尾:
我是老馬,今天我給大家談了浮躁心理的表現、浮躁心理產生的原因、改變浮躁心理的具體方法,大家一定要重視消除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果家長也是浮躁的,孩子必然是浮躁的,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關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浮躁的心理這個話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