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發終於傳來好消息,渦扇葉片可耐受2000℃高溫,20多國要求出口

2021-01-10 烽火軍哨

我們知道,航發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著世界很多國家的難題。尤其對我國而言,航空發動機一直是制約著我國空軍和航天事業向著更高目標發展的最大障礙。一些西方專家調侃稱,發動機難題或將會成為困擾我國的世紀難題。美國的航發技術成就至少領先我國半個世紀,因為他們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在航發領域有著很突出的成就了,如果按照時間來推算的話,領先我們半個世紀是完全有可能的。美國的航發之所以領先很多國家,是因為他們在熱障塗層領域展開深入研究,這是航發是否先進的重要環節。

那麼這項技術在航發上到底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專家表示,該項技術在航發涉及到的環節非常多,比如說發動機葉片、火焰筒、隔熱屏、以及噴油嘴和燃燒室等等。這些部件都對溫度有著很高的要求,要知道,美國為了實現這項技術,足足研究了20年的時間。即便是花了這麼長時間,也投入了上千億美元的經費,但最後得到的效果也是一般般,後來美國又用了數10年的時間對其進行完善,才有了今天這般發達的成就。熱障塗層的具體作用是什麼呢?對此,我國專家表示,應用熱障塗層技術後,發動機的葉片合金溫度能夠有效下降,不能能夠提高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還能大大提高發動機的使用效率。

因為溫度一旦過高,不僅可能會損壞發動機,而且也會使發動機原有的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目前,在發動機領域有3大技術是公認的難點,同時也是航發領域的核心技術重點。熱障塗層技術就是排在三大難點的第一位,另外兩個分別是單晶高溫合金材料技術和葉片冷卻技術。那麼這3項技術我國已經掌握了多少了呢?如果要在10年前問這樣的問題,可能答案讓人很沮喪,因為這3項技術在當時我們都沒有掌握。但近年來,在我國專家團隊的帶領下,不斷進行技術攻關,我國專家團隊開展了新型梯度粘結層熱障塗層的研究,在經過技術攻關之後,這項成功終於成功問世了。

目前,我國不僅掌握了熱障塗層的技術,而且該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與此同時,該團隊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好消息,該團隊研製的酸熱障塗層是2000℃級別熱障塗層材料技術,這對該領域而言,中國是第一個做到的。該技術被曝光後,歐洲和西方20多個國家一致要求中國對外出口和公布這一熱障塗層技術。對此我國專家表態稱,技術是我國靠自己的努力研製出來的,外人無權要求我們怎麼做。

相關焦點

  • 渦輪葉片傳出好消息,可耐受2000℃高溫,28個國家要求出口
    但美國在這項技術上,研究了近20年,即使花了這麼多時間,其成果也是十分普通。那麼熱障塗層到底有什麼重要作用呢?對此,專家表示,熱障塗層可以顯著降低葉片合金的表面溫度,有了這樣的技術,航空發動機的扇葉溫度就會大大降低,有效的提升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溫度控制在有效範圍內的話,可以最大提升發動機的性能。
  • 渦輪技術傳出好消息,可耐受2000℃高溫,28個國家要求出口
    但美國在這項技術上,研究了近20年,即使花了這麼多時間,其成果也是十分普通。那麼熱障塗層到底有什麼重要作用呢?對此,專家表示,熱障塗層可以顯著降低葉片合金的表面溫度,有了這樣的技術,航空發動機的扇葉溫度就會大大降低,有效的提升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溫度控制在有效範圍內的話,可以最大提升發動機的性能。
  • 渦輪葉片技術取得新突破,30多國爭求出口
    我們的科學家在渦輪葉片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可以承受2000℃的高溫。在知道這個消息後,30多個國家爭相要求我國出口。而這些年中,我國只能對外購買發動機,這之間白白的多掏了很多錢,但是這次我國卻是爭了一口氣,在航發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發動機葉片而今天要說到的技術就是渦輪葉片技術,其中的隔熱塗層。這個問題一直是航空發動機領域公認的難題,美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花費了20年的時間,也僅僅是解決了最基本的問題。
  • 國產「熱障塗層」突破,可承受2000℃高溫
    它的工作原理是進氣道吸入大量空氣,然後壓縮空氣,進入燃燒室混合汽油燃燒,產生高溫的氣體,通過尾噴管噴出,增加氣動,使發動機產生反向推力,為飛機飛行提供動力。而葉片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並且這些葉片還需要經受高溫、腐蝕的考驗,所以對材料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個國家掌握了航空發動機技術,就意味著高精尖製造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所以!
  • 著名航空專家稱讚,渦扇15證明中國實力,未來航發必能與美比肩
    不過一直以來,我國在航發方面始終存在著極大的短板,不僅推力小,推重比也非常之低。我國殲-20戰機雖然先進,但使用的卻並不是國產發動機,而是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而且這也很難滿足殲-20的需求。為了提升殲-20的戰鬥力,我國只能努力進行國產發動機的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終於研發出了渦扇-15發動機。 這個好消息的到來,總算彌補了我國在航空發動機上的短板。那麼我國的渦扇-15發動機,到底有多強大呢?
  • 國產航發新突破!CJ1000鈦合金葉片通過測試,C919打破美歐壟斷
    航發一直是國產大飛機的關鍵,如今我國在這一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製的鈦鋁合金髮動機葉片已通過考核,達到理想效果,接下來將裝配到專為C919國產大飛機研製的長江1000發動機上。發動機把壓縮空氣吸入燃燒室,壓縮後混合燃料點燃所產生的熱空氣溫度高、壓力大,這些熱空氣往後行進,帶動燃燒室後面的渦輪葉片轉動,渦輪葉片再帶動前面的壓縮機葉片轉動,此時渦輪葉片卻要耐受2000多度的高溫高壓,為了要保證航空發動機持久的穩定性,因此壓縮機葉片必須是耐高溫高壓材料。渦輪葉片只能利用鈦合金新型材料製造。
  • 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20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來臨
    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作為後起之秀,我國在太行渦扇和長江系列等處於全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發上突破較大。比如在太行系列發動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渦扇20,是為我國重型運輸機運20研製的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在2019年已經上機並試飛成功。而且第4代航發渦扇15正在緊鑼密鼓的試驗當中。
  • 換渦扇15發動機,殲20已成解放軍絕對主力
    從俄羅斯採購蘇27令我們中國空軍總算是用上了比較現代化的戰機,隨之而來的卻是高性能戰機必須搭配同樣性能優異的航空發動機,那個時候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這樣的高精尖產品,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從俄羅斯購買,這一買就是十幾年時間,直到近些年來才算終於擺脫了對俄制航發的依賴。而在蓬勃興起的國產航發梯隊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是國產渦扇15航空發動機,這個代表著國產航發最頂尖技術的存在。
  •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美國航發技術有多強?超級渦扇宛如外星科技,至少領先全球20年
    前不久,日本第四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XF-9高調亮相,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推力達到了15噸,已經和美國的F-119航空發動機看齊,甚至在以後還可能完成趕超,達到20噸。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日本的航發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打破美國的主導地位。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央視透露,為CR929大客機研製的CJ2000渦扇發動機正在加緊攻關,該發動機是長江1000開發型號,其推力將從長江1000的13噸大幅增加到35噸,並計劃在2030年後裝備CR929。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
  • 我國航發不再低調!推力35噸級,CJ2000大渦扇發動機成功
    雖然我國軍用發動機研發領域已初見成效,渦扇-15、渦扇-20等發動機相繼問世,但客機發動機方面在國內仍屬空白,而CJ1000AX客機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客機發動機,為中國客機製造業打開了新的一頁。在航發CJ2000大規模量產之際,可以說我國大推力航空發動機已獨立於世界發動機界。
  • 中科院傳來好消息,中國特種材料取得大突破,西方國家豔羨不已
    中國曾有無比輝煌的歷史,然而從1840年起中國變成了任人欺凌的孱弱之國,一直持續了百年之久,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終於站了起來,近幾十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荊棘密布但無比光輝的發展之路,在西方國家重重封鎖的情況下實現了強勢崛起,綜合實力實現了飛躍式提升,創造出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連西方國家都佩服不已!
  • 國產新型單晶葉片上規模 助渦扇中推批量生產 鶻鷹戰鬥機有了國產芯
    俄羅斯RD93發動機,國產WS13就是從它發展而來 近日有消息說成都航宇公司實現了國產單晶渦輪葉片批量生產,這種葉片可用於國產渦扇中推發動機。渦扇發動機結構標意圖,可以看到高壓渦輪直接面對燃燒室衝出的高溫高壓燃氣
  • 安信軍工馮福章: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國產化勢在必行_證券_騰訊網
    高溫高壓高轉速,考驗現代工業技術極限發動機雖然是飛行器的一個分系統,但其涉及的學科和技術領域之多幾乎與整個飛行器相同,而且有些要求還更高。航空發動機是知識密集、多學科集成的高科技複雜熱力機械,需要在高溫、高速、高負荷的苛刻條件下反覆工作,且技術性能、耐久性、可靠性及經濟性要求日益提高。
  • 中國航發有希望,渦扇15壽命超過蘇57,殲20距離量產的日子不遠了
    此外多年來作為我國空軍部隊未來希望的殲-20戰機,卻沒有大批量生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航空發動機的問題。畢竟無論是美國的航空發動機,還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維修使用壽命基本上在2000個小時之上。 之所以要強調油耗的問題,是因為油耗低對於汽車而言能多跑很多公裡,對於戰機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 國產發動機渦扇20迎大考,運20關鍵性能受矚,載貨量增加約20%
    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測試國產的運-20渦扇-20引擎,該引擎可能會取代目前正在運20上使用的俄羅斯D-30KP-2引擎,並使運-20運輸機的運量增加20%左右。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戰略運輸機,目前使用的發動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該渦扇發動機用於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因此較為成熟,但俄制D-30KP2推力僅為12噸,造成運-20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如更換國產航發渦扇20後,載貨量增加,航程也相應增加。旋風20的推力可達16噸,使運20運輸機的裝載量增加20%左右。
  • 渦扇15被趕超?日本第四代航發高調亮相,五代機將迎來高光時刻?
    大家都知道,航空發動機是一架飛機的「心臟」,尤其是隨著五代機問世,對航發的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世界各國來講,航空發動機代表著人類科技的最高成果之一,誰掌握了航發製造技術,誰就能在空戰中佔據著主動權。目前來看,全球能製造飛機的國家少說也有數十家,而有能力提供航空發動機的,卻只有美俄英德日等少數幾個國家。
  • 鈦鋁合金葉片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將應用於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
    然而,中國人民是嚇不到、壓不垮的,2021年新年伊始,航空發動機材料研製領域傳來捷報,據央視報導,中國科學院研發的鈦合金渦輪葉片取得成功,目前已經通過振動疲勞考核,取得理想效果,下一步將裝機長江發動機CJ1000A考核。這不但是國產航空發動機關鍵核心材料的一次重大創新突破,為航發進口替代的目標創造有利的條件,也為是我們面對美國的封鎖和制裁,給出的響亮答案!
  • 2020年中國航空發動機葉片市場現狀
    從航空發動機種類來看,目前,渦扇發動機廣泛應用於戰鬥機、運輸機、客機、無人機,佔比在95%以上,是最為核心的航空發動機。從渦扇發動機的價值構成來看,葉片的價值佔比最大,是航空發動機製造中十分關鍵的構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