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寶寶的家長們肯定都遇到過孩子不愛吃飯,常常出現積食的情況,而小孩子積食問題幾乎已成為眾多病因的基本來源,寶寶還處於嬰幼兒階段的時候其身體內部消化系統仍在發育階段,內部消化程序不成熟,所以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積,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積食。
孩子一旦及時,易引發潛在"姐妹病"
寶寶積食後,不僅僅是腹脹、腹痛等身體不舒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消化吸收系統的問題影響小孩子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減弱寶寶自身體質與免疫力,這些都是積食的"姐妹病",尤其是新手寶爸寶媽們千萬不要忽視。
孩子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前的"末日四騎士"!家長可別讀不懂
1.舌苔發黃變厚
中醫上認為,舌頭可以作為脾胃好壞的反應。一般來說,健康的寶寶們舌苔部位應當是薄薄的一層,若孩子的舌苔出現變厚、發黃等症狀的時候家長們就需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發生積食的症狀,看到舌苔變厚的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
2.上下眼瞼
之前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小孩子突然變雙眼皮就是要生病,這種歷代傳下來的老話始終是有道理的,中醫上也有講到,人體面部的各部位分別有對應的五臟六腑,上眼瞼是脾,下眼瞼是胃,有記載說發紅即積食,發青即時間長,發黑即嚴重。
3.口氣酸臭
口氣也是胃部消化系統的反應,一般而言,孩子若吃過飯後一段時間有酸腐的氣味出現,則說明其體內食物未被系統所消化,是食物發酵而引起的的酸腐發味道,這也是孩子出現口氣的現象,屬於積食的前期表現,這點容易判斷。
4.睡眠不安
積食者臥不安,寶寶體內積食,影響到睡眠不能安穩,臨床上一般都表現為翻來覆去睡不著,或者說夢話,盜汗等現象,更多的小孩子會在入睡後多出現虛汗現象,這些都可能是積食的前期表現形式,需要引起父母重視。
關注小孩脾胃,減少積食,體質更好
現代中醫會選擇柳果刺鋅等食療手段,調節寶寶的脾胃,首先是其內含食材比較溫和,不用擔心藥物的刺激對脾胃造成的影響,藥食同源的成分,從內部調節為基礎,以山楂為消食導滯的最佳選用物,使用猴頭菇、雞內金消食健脾,茯苓、山藥助消化等,起到消食化積,健脾強胃,解決小兒積食或脾胃虛弱等問題。
柳果刺鋅的多種有益成分,牡蠣濃縮粉、低聚半乳糖、葡萄糖酸鋅和牛磺酸等,給予寶寶補充微量元素,增強體質,避免積食再次發生,有效調理脾胃健康,提升胃部動力。
當然,孩子積食可通過食療來解決,但日常顧護是基礎,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小孩子脾胃虛弱,有時候與家長脫不了關係,從日常飲食中可看出:
1.小兒飲食有任意偏好者,無不治病
小孩子出現偏食、挑食現象非常常見,長期如此造成對營養吸收不均,相對來說身體也會受到影響;若寶寶挑食較為嚴重,胃火大的孩子只喜歡吃肉類食物,部分家長見到此類情況還會很欣慰的感覺孩子好養活,吃肉長得更壯,而這類食物不容易被消化,尤其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的孩子,更容易造成積食,脾胃虛弱。
2.過寒涼
人體中的胃部本身屬於溫和器官,不宜受到過多刺激,含量食物非常損傷脾胃,尤其孩子本身體質虛寒,若進食過多含量食物減弱脾胃活力,加劇孩子脾胃衰退;所以有寶寶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寒涼食物,包括溫度低、涼性水果蔬菜等。
3.過度營養
積食中的寶寶們要少吃,而一般的父母有時候會理解為少吃飯,於是用心良苦的將主食中的米飯或者饅頭等主食換成蛋奶等營養物質,以此充飢為寶寶提供營養,而過度食用營養較高的食物不易消化且營養過剩讓孩子脾胃吃不消,積食伴隨而來。
溫室裡的花朵雖然美麗,但總不能經歷風雨。孩子養的太精,也會經不起風吹雨打,家長們記得有時間帶寶寶出去走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孩子吃嘛嘛香,身體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