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他是日本鄉村教師,有一雙慧眼,最得意的學生世界聞名

2021-01-11 凡人摸史
1

1900年,日本人野口英世遠渡美國,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當教授助手,後入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在美國,他的醫學天才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梅毒、蛇毒、狂犬病等領域取得巨大成功,三次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被譽為日本國寶。1928年,他在非洲研究黃熱病時,不幸感染逝世。其家鄉福島縣豬苗町,有一塊他的碑刻,左邊是他母親。他父親是個酒鬼,不值一提。右邊是他的恩師小林榮。小林做了些什麼事,能與世界名人並列?

2

小林榮畢業於福島師範學院,回家鄉任教,是個普通的鄉村老師。但他有一雙慧眼。不過,在說小林榮之前,得講講野口世英人生最初的伯樂——松本順次郎。

3

這張照片的後立者就是松本順次郎,右邊是野口英世。松本作為學校校長,給了貧窮的野口英世(此時他的名字是清作)人生最重大的一次機會——當代課老師。此時的野口清作才11歲。儘管,他因小時候掉進火爐而左手殘疾,但人很聰明,又努力,成績超好。正因如此,松本才給了他這樣一個難得的、可以補貼家用的機會。升入高等小學後,清作遇到了第二個貴人小林榮。

4

小林榮資助他學費讀高小。更重要的是,有一次,小林榮讀到清作寫自己心路歷程的作文,深受感染,發動師生給他捐款。最終,15歲時,清作動了手術,左手恢復了部分功能。他仰視著留學歸來,給自己做手術的渡部鼎醫生,立下了獻身醫學的志向。(這是小林榮與清作的母親)

5

1900年,在小林榮等師友資助下,已改名的野口英世到了美國。15年間,他在美國揚名立萬。他接到母親的信,思鄉之心日甚,於是回到家鄉。儘管受到群眾熱烈歡迎,還獲得了勳章,但日本醫學界對他相當冷淡。沒多久,他又回美國。這是他的恩人們來送行。從左至右為,渡部鼎、野口英世、石塚三郎、血脅守之助、小林榮。

6

1928年,野口英世在非洲黃金海岸去世。遺體葬於美國。很多組織給他舉行了追悼會。這是日本工業俱樂部追悼會後的合影。前排中間靠左,可以看出是小林榮。

7

1929年,小林榮家裡舉行了野口英世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會。

8

1940年,小林榮去世,享年80歲。他一生都致力於教育,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並資助了野口英世。

9

教師桃李滿天下,我想,每個老師,都會希望自己的學生裡,出現很多人才。這就是所謂的今天你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榮。當人們走進小林榮紀念館的時候,更能深切感受這些觀念。(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慧眼工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
    現代化社會中我們力爭用科技為生活賦能提高群眾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慧眼工程」築起治安千裡眼撐起群眾保護傘架起親情連心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推進「慧眼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1月13日,中國移動安州公司在區花荄鎮皂河村村委會舉行「慧眼工程」竣工儀式。據了解,安州移動慧眼工程已完成10個鄉鎮全覆蓋,其中覆蓋155個行政村,共計安裝上線1.2萬臺慧眼攝像頭。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今年獲獎的100位鄉村教師共來自全國24個省份,平均年齡39歲,最小的只有23歲,昌都市芒康縣朱巴龍鄉第二小學教師曲海超獲獎。從獎項發起至今,馬雲鄉村教師獎累計直接資助鄉村教師人數已經達到500位,他們像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播撒在中國鄉村,點亮著一批又一批的鄉村孩子。
  • 鄉村教師隊伍擴量提質的鎮原探索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初冬,車輛行駛在甘肅省鎮原縣的山川溝壑,放眼望去,星星點點分布的學校是一片枯黃裡的亮色。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深處內陸西北,鎮原縣也面臨著貧困地區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共性難題。如何為鄉村教師樹起近處可學的榜樣,讓鄉村教師隊伍不僅有規模更有質量?
  • 記者王桑:一位鄉村教師的「突圍」故事
    1991年,吳再柱迎來了人生第二次機會,在民轉公師範考試中,他以全縣第六名的成績被師範錄取。從此,他走上了鄉村中學的講臺,這一幹就是27年。    吳再柱公開出版發行3本專著《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清華大學出版社)《鄉村教師突圍》(清華大學出版社)《我教語文的感覺》(黃河出版社)。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用愛詮釋教育初心
    紮根鄉村教育,一幹就是35年。35年來,他不忘教育初心,潛心鑽研教學,認真做好教學工作,把最美好的時光奉獻在鄉村學校這座「花園」裡,用愛溫暖學生,用知識點亮孩子們美好的未來。他就是今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聯合評選為全省「最美鄉村教師」的經開區宋旗鎮張坪中學老師——朱尚傑。眼前,朱尚傑老師正在利用模具現場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向課堂上的同學們講解其背後的原理。
  • 鄉村教師培訓不是小崔一個人的事
    第六期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提供的新聞稿上有這麼一句話:「十天培訓肯定有一定的局限,但做和沒做有決然區別,更何況給它加個時限:6年、10年、20年……」崔永元「不花一分錢」辦公益的願望還沒有完全實現,但在8月的教師培訓中,他卻實現了「少年公益」的想法———在一些人看來,這兩個想法都近乎天方夜譚。
  • 一堂特殊的歷史課,日本教師為中國學生講述和平故事
    作為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攜手國際友人,共建和平之都"系列活動的一環,12 月 27 日,日本"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來到南京金陵中學及南京市第一中學,日本教師們為中國學生帶來了特殊的歷史課,並與中方歷史教師進行了教育交流。
  • 鄉村教師方平爾
    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六枝特區木崗鎮:「慧眼工程」助力鄉村治理智慧化
    讓居家者舒心,讓外出者安心,讓違法者驚心……2020年3月以來,為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安防控難點難題,六枝特區木崗鎮勢走前沿,率先垂範,將「電信慧眼」工程作為「民生工程」狠抓落實,在全鎮範圍內系統規劃、整體推進「慧眼工程」建設,為全力推進「花海陸港,愛在木崗」的鄉村治理振興貢獻智慧力量。
  • 2020貴州最美鄉村教師丨安順經開區張坪中學朱尚傑:心靈內外的物理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陸續推出最美鄉村教師系列報導,敬請關注。朱尚傑給學生們上德育主題班會課「朱老師的物理課真的一點也不枯燥!」    「朱老師的物理課讓我覺得很有趣,他常利用實驗讓我理解物理。」    「朱老師不光課上得好,課下也很關心我們,他還常在課後到宿舍來看望我們」……    在安順市經開區宋旗鎮張坪中學裡,提起「物理名師」朱尚傑,總會聽到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每次面對學生們的讚賞,這位有著34年教齡的人民教師,還是會有點「害羞」。朱尚傑說:「上好每一堂課,關愛每一名學生,我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希望更多的鄉村學生能通過學習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
  • 一雙「慧眼」看鄉村——浙東古鎮數字「智治」話振興
    智慧「城市大腦」綜合信息指揮平臺 李典 攝中新網寧波1月12日電(童靜宜 李典)紅磚黑瓦的聯排別墅整齊地坐落,寬敞的鄉間道路筆直通至田間地頭,遠處,忙完農活的三兩村民正悠閒地走回家……站在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泗門鎮謝家路村的「智治」管理平臺前,如此閒適的鄉村一景通過一雙「智慧」的眼睛,呈現在記者面前。
  • 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世界上沒有比教師更難的工作了
    多年來,他陸續提出了「課堂革命是要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家長要從參觀學習轉型為參與學習」等具有顛覆性的教育信條。他不僅走訪日本學校,也在世界各國展開講學,推動教育「寧靜的革命」。這種「寧靜的革命」,是從各自呆坐的學習走向活動性的學習,從「習得、記憶、鞏固」的學習轉向「探究、反思、表達」的學習。在教育革命中,教師是絕不可缺席的主角。
  • 調查顯示八成農村教師想留在農村?鄉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壓力誰大?
    最近一則出自東北師範大學的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的報告顯示84.85%鄉村教師很滿意當下的生活狀態,83.46%的鄉村教師原因繼續在農村從教。很多農村教師直接在報導下面評論,如果不是因為沒有門路、沒有關係、沒錢疏通,有兩成農村教師願意留在農村算我輸。
  • 英語教師結構性矛盾調查:城市憂減員 鄉村稀缺
    比如,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允許學生多次考試,意味著對英語不感興趣或英語能力突出的學生考到了滿意的分數後將可能不再學習英語。  上海市浦東區一所小學的英語教師吳奕告訴半月談記者,儘管上海還未出臺新的中高考英語政策,但已經有家長對她開玩笑「小孩以後不用學英語了」。「失落感很強,學生不願意學英語,老師們也擔心未來的發展。」
  • 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全校3至6年級,大約80個孩子的英語課都要她來上,加上兼代計算機課,每周至少要上16節課,如果算上自習課,一周代課量還要更多。「基本上,每天上午後兩節課一直到放學,都有課。」從去年年底開始,曹瑞參加了一項針對鄉村英語教師的線上培訓項目——完全利用課餘時間和寒假,她不但學完了所有在線課程,還參加了在線口語班。在吳忠70名參加培訓的鄉村英語教師中,她成為完成進度最高的老師之一。
  • 【尋找最可愛鄉村教師】龔焱:沅古坪的一隻山雀
    多次獲永定區政府嘉獎,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最可愛鄉村教師」。 【故事】 大山連綿,白雲深處有人家。如果光看「張家界第三中學」的字面,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座學校竟然坐落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最偏僻的鄉鎮——沅古坪。 在沅古坪,龔焱像一隻山雀,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窩。24年,她一直呆在這裡。心靜,心安,因為心中有愛。
  • 優秀鄉村教師——趙靜: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他們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統統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堅守教育一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優秀的鄉村教師——趙靜。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不只體現在教學任務上。由於學生中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比較多,趙靜在完成好擔任科目的教學工作之外,作為班主任,她也時刻關注著學生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
  • 園丁同樣需要「灌溉」,面對鄉村教師頻頻離職,我們該做點什麼?
    面對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標準可以按照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來制定,並對盡職盡責、教學質量優異的鄉村教師進行資金獎勵,以此來緩解他們的現實生活壓力,使鄉村教師願意留下來,並全心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業當中。只有拒絕讓偉大卑微於現實,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鄉村教師的育人能力,為農村和國家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 高級職稱來了,鄉村教師一片歡騰,縣城教師百感交集,調到村裡?
    不過,在這次教師職稱評審中,河北省的鄉村教師心裡肯定樂開了花。因為河北省針對鄉村教師首次實行「雙定向」政策,讓9000餘名鄉村教師從中受益,晉升了高級職稱。所謂的職稱「雙定向」政策,就是指「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首先,「定向評價」指的是,對在鄉村學校任教累計滿一定年限且仍在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可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晉升相應的專業技術崗位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