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把學生比喻成祖國未來的花朵,將老師比喻成灌溉這些花朵的園丁,在我們不斷提升對孩子教育質量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園丁同樣需要「灌溉」。相對城鎮教師而言,鄉村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教育和生活壓力,面對近年來鄉村教師頻頻離職的現象,我們該做點什麼?
應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不能讓偉大卑微於現實
以我們這裡鄉村教師的待遇為例,很多新入職教師的月工資是1100元左右,工作4年之後,月薪才熬到了2100元左右。雖然教師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可也不能用道德綁架的方式,來阻止一個鄉村教師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來看,目前很多鄉村教師,尤其是新入職的鄉村教師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甚至需要家裡人進行貼補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這也是很多鄉村教師頻頻離職的原因之一。
面對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標準可以按照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來制定,並對盡職盡責、教學質量優異的鄉村教師進行資金獎勵,以此來緩解他們的現實生活壓力,使鄉村教師願意留下來,並全心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業當中。只有拒絕讓偉大卑微於現實,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鄉村教師的育人能力,為農村和國家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應提升辦學和住宿條件,並給予人文關懷,讓鄉村教師獲得更多認同感
在很多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很多學校的辦學和住宿條件很差,很多鄉村教師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同感。試想一下,當背井離鄉的鄉村教師完成了一天的教學任務,晚上回到自己「家徒四壁」的學校宿舍,沒有人關心,沒有人聊天,只能為自己做一碗清湯寡面,緊接著又要批改試卷,為第2天的教學工作準備文案……試想一下,面對這樣的生活,有多少鄉村教師能夠堅持下去?
面對這個問題,國家應加大鄉村教育的投資力度,提升鄉村學校的辦學和住宿條件,在配備好學校教學物資的同時,鄉村教師的生活物資也不能落下,一些如電視機、寬帶網絡等日常必備的用品必須配齊。除此以外,學生的家長要給予鄉村教師足夠的尊重和關愛,比如家長可以把香噴噴的餃子給老師送去一些,時不時地請背井離鄉的老師來家裡做客,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讓鄉村教師感覺到足夠的認同感。
吸引新鮮力量的同時,更要重視鄉村教師的個人發展問題
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師範院校的招生力度,並設立專項的扶持資金,對報考師範院校的學生進行學費上的減免,並對決心投入鄉村教育事業的學生實施一次性現金獎勵,為鄉村教育事業吸引更多的新鮮力量。
與此同時,國家應重視鄉村教師的個人發展問題,可以通過職稱評定和編制傾斜的方式,讓鄉村教師在個人發展問題上擁有更多的優先權,使其在獲得足夠物質滿足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精神愉悅,從而更好地投入到鄉村教育事業當中。
鄉村教師頻頻離職這種現象必須得到重視,因為鄉村教師這一職業不僅關乎著農村的發展,更關係到祖國未來發展的人才儲備問題。只有培育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