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精神與百年物理學發展 周光召院士與北大學生對話
科學精神與百年物理學發展 周光召院士與北大學生對話 5月21日下午,2005年北京科技周組委會在北京大學舉辦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周光召院士參加的與大學生對話活動,主題是
-
中國科學院第四任院長周光召
1979年8月,周光召重返理論物理研究領域,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他在基本粒子和統計物理等方面均作出了相當的貢獻。1980年9月,周光召應邀去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任客座教授,受到美國物理學界的熱烈歡迎,他被國外同行視為中國理論物理學界的代表人物。
-
周光召: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周光召,我國自己培養出的科技精英,從此被歷史記住。學成報國周光召生於1929年,父親周鳳九曾是湖南大學教授。高中畢業後,周光召考取清華大學選修班。在選擇專業時,他的同窗好友、曾任《中國日報》總編輯的陳礫對他說:「學物理吧,我們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於是,周光召選擇了物理系,並於1951年成為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的研究生。
-
我的老師周光召
我的老師周光召 彭桓武、周光召、吳嶽良師生三代。 初見周老師 第一次聽到周光召老師的名字還是在我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南京大學的龔昌德、蔡建華等知名理論物理教授,在談到我國理論物理界的概況時,都曾不約而同地提到周光召,並帶著很敬佩的語氣談及他的學問。那時,我的同學中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周光召聰明過人,是一位天才,他的大腦比計算機還要算得快。
-
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
Untitled Document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 (2000.06.30 新華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中科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 湖南長沙人。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考入清華大學先修班,一年後轉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1年畢業後轉入北京大學研究院。
-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九十歲生日,楊振寧李政道為他賀壽
2019年5月15日,是「兩彈一星」元勳、中科院院士周光召九十壽誕,也是他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周光召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研討會,數百位周光召先生的同事、同學、朋友及學生共聚一堂,一起探討周老的學術精神。
-
【周光召】聞名已久,緣慳一面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科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1942年,周光召進入重慶南開中學。1947年,便以優異的成績轉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2年秋,他轉入北京大學研究院,從師於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教授,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用紙筆描繪出核彈的模樣
周光召,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卓著成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作出突出貢獻,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董保存:我們今天講「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周光召。他曾擔任過中科院的院長。
-
周光召:巴丁故事啟示我們始終向上向前
這一場景出現在由科技部科研誠信辦公室最近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辦的一次報告會上,而演講人是周光召院士。師生們普遍感到,周光召院士的演講意蘊深刻,尤其對那些致力於科學研究的青年學者的成長,具有極強的啟發意義。周光召感嘆。 1930年,由於美國經濟大蕭條,巴丁想到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工作的申請沒有通過。當時,只有因汽車時代來臨而發財的海灣石油公司仍然願意僱人,巴丁接受了,並在那裡出色地工作了4年。 這4年的工作是地質勘探,「巴丁沒有因為學非所用而鬧情緒,他利用原來的電工知識踏實工作,很得賞識。」周光召說。
-
一流人物周光召——我國科學繁榮發展的領路人
) 周光召:1929年5月出生,湖南寧鄉人,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中畢業後,周光召考取清華大學選修班。在選擇專業時,他的同窗好友、曾任《中國日報》總編輯的陳礫對他說:「學物理吧,我們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才。」於是,周光召選擇了物理系,並於1951年成為著名物理學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國院系進行調整,周光召轉入北京大學,進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周光召將勳章捐贈寧鄉一中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周光召將勳章捐贈寧鄉一中NEWS.SOHU.COM 2003年12月08日11:16 長沙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
-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楊振寧在研討會上發言。
-
周光召向母校捐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勉勵學子
周光召向母校捐贈
-
楊振寧談周光召:絕頂聰明的物理學家 讓人喜歡和尊敬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著名物理學家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研討會,5月15日在北京舉行。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
周光召:曾考上清華、進讀北大,實事求是、嚴謹認真就是科研態度
中國科技領軍人物周光召,曾考上清華、進讀北大,被派蘇聯又被召回。父親對周光召的教育很理性也很開放,所以自幼周光召就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親的開放教育沒有壓抑周光召的天性,在上中學時就發揮了作用;他十分活潑好動,喜愛鑽研,在老師的幫助下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他很快就投入到學習之中,並取得了一系列的相應成果。
-
湖南院士周光召:留學回國搞科研,呼籲應改進院士制度、普及科學
周光召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和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為中國物理學研究、國防科技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參與其中的科學家之一周光召,也在這一刻被歷史銘記。
-
周光召宋健獲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突出貢獻者稱號
中國科學技術部二十三日在此間召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二十周年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即九七三計劃)五周年紀念大會上,授予中國科技教育界知名人士周光召、宋健、師昌緒、韋鈺、馬德秀等五人「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突出貢獻者」稱號。
-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空間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空間在斯坦福設計學院採用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HCD)作為其設計思維方法。HCD強調設計思維過程的以下空間:移情:以人為中心的方法說明,對試圖解決的問題保持同情很重要。問題有助於縮小關注範圍,因為此處的最終目的是確定一個說明您要解決的問題的問題陳述。IDEO稱之為「工具包」的「框架設計」就是其中的一個挑戰,該工具包在這裡很好地發揮了作用。設計您的設計框架要求您寫下問題,然後按照特定步驟進行完善,以使您最終獲得一個設計問題,該問題可以作為起點但留有創造空間。23構想:在這裡,您可以開始提出解決已定義的「空間」問題的構想。
-
誦讀科學經典 弘揚科學精神丨周光召:談基礎理論研究
周光召: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成立以來,就是希望為全國的理論物理工作者服務的。不僅它本身聚集了一批理論物理學家, 邀請了全國主要的一些理論物理學家作為它的顧問,學術委員會的委員,同時也希望成為一個平臺,能夠加強全國的理論物理界的合作,共同發展中國的理論物理事業。理論物理所特別強調要辦成一個開放的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第一批的開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