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光召,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曾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等職
出處:《厚德載物 求真創新——賀周光召先生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文集第56頁,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編撰,2019年5月《物理》編輯部編輯印製
問:周院長,您好!我想問您四個問題。您作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第二任所長,想請您談談當時理論物理所在理論物理學界的作用。
周光召: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成立以來,就是希望為全國的理論物理工作者服務的。不僅它本身聚集了一批理論物理學家, 邀請了全國主要的一些理論物理學家作為它的顧問,學術委員會的委員,同時也希望成為一個平臺,能夠加強全國的理論物理界的合作,共同發展中國的理論物理事業。理論物理所特別強調要辦成一個開放的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第一批的開放研究所。開放的意思首先就是對國內各大學、各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學工作者開放,同時也逐步對國外的同行要開放。所以理論物理所從彭桓武先生開始,就是本著這樣一個開放的辦所方針。像我是繼承彭先生的思想來辦理論物理所的。
問:您覺得理論物理所怎樣才能在今後,更好地在全國的物理界發揮作用?
周光召:現在國家的情況跟當時已經很不一樣了,科學技術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所以國家對理論物理所的支持也是越來越大,要不然我們不可能坐在這麼漂亮的研究所的辦公室來談話了。我想理論物理所還是本著它原來的辦所宗旨,就是要開放、流動,要競爭,要聯合, 這是它原來辦所的方針。今後我想更加要強調的是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強調的是與國內外科學家之間的交流,互相之間要形成一種良好的關係。科學沒有國界,是全球化的,由全世界的科學家共同來發展。所以我們不僅是在這方面要做出中國科學家應有的貢獻,也應該更好的與國外科學家合作,這樣才能夠加快全世界理論物理學的發展。最近我想理論物理所和國外的科學家已經建立起很多關係,如與聖巴巴拉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另外,理論物理所已成為卡弗裡研究所的一員,這是個國際的組織,有一個國際的顧問委員會。我想這樣會加快理論物理所的國際化進程,更好地促進中國理論物理學的發展。當然在國內就更需要年輕的,在中國各個地方從事理論物理學的科技工作者們能夠團結起來,利用這樣好的條件,一方面當然是我們要了解學習世界上最前沿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自己發展起來,理論物理學要做出更多的貢獻。中國現在經濟發展了,如果科學不能夠發展起來,不能成為一個科學的強國,那國家的經濟發展沒有後勁,也對不起我們中華民族。
問:在您看來理論物理學對其他學科的發展有著怎樣的作用?
周光召:任何一門大的學科它都有理論和實驗部分,這兩部分都是非常之重要,不可或缺的,而且要互相促進去發展。曾經有人講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我想這句話在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如果沒有理論的指導,實踐就會是盲目的。反過來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如果要不是跟實驗很好的結合,這個理論就變成一個空洞的理論,那也不會起什麼作用,所以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是非常之關鍵的。那麼理論物理要在其他的學科上面發展, 發揮作用的話,一方面就是要通過現有的理論去分析其他學科出現的這些實驗現象,或者一些發現,能夠進行理論的總結,把它系統化,上升到新的理論,同時也通過那些實驗來檢驗現在的一些理論的思維是不是正確,通過跟實驗的結合,利用現有的理論去預見一些新的現象,看是不是這樣,這樣一方面考驗理論的正確性,另外一方面又為發展新的理論提供一些技術。所以從學科的角度,理論和實驗是必須緊密結合的,其實物理學從最早來講是包含很多其他的物理學之外的一些學科在內的,包括現在像與應用有關的很多學科,都是從物理學分支出來的,包括像力學,像現在所有的與電子有關的這些科學,與光、雷射等等有關的科學都是從物理學分支的,那個裡邊也需要建立起相關的理論。從事理論物理學工作的這些人,他們培養的學生不應該,也不可能全部留在像理論物理所這樣的單位來工作,而是要深入到其他的方面去,現在我們有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地球物理,還有很多的應用像電子學、雷射、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等,這些領域都要利用物理的理論來幫助它們,或者說跟它們一起發展那些方面的理論。我想有更多的受過理論物理訓練的一些年輕人,他們轉到各個領域去,無論是化學也好,生物也好,地學也好,天文也好,還是應用科學各個方面,都應該可以找到他們的用武之地。從事這些其他學科的人,他們都有很多的長處,如果彼此很好的結合,相互交流、學習,共同促進,將會在那些領域創造出一些新的成果,這方面我想還是大有發展的可能的。
問:最後想請您談談理論物理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周光召:我想理論物理學應用面實際上是相當廣的,關鍵就是這些真正搞理論物理的同志是不是用這種思想來影響他們的學生,他們的學生願不願意去從事那些方面的工作。比如說我們的彭桓武先生就是一個榜樣,他是搞純粹的理論物理的,像場論、量子力學,可是他影響了差不多所有他的學生,都去從事了有關應用的工作。比如說早期從事原子核反應堆到核武器,都是他的學生。另外像原來北大的王竹溪老師,他是完全搞純粹的理論物理統計力學的,可是他也從事過像煉鋼過程中熱傳導的這些問題,就是說應用領域是有很多需求的。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有一些學理論物理的同志,被理論物理本身迷惑住了,理論物理研究的規律是很吸引人的,或者說很美的,那麼他進去以後就忘記了理論物理是從實際中間發展出來的,而且今後的發展還要結合很多的實際。我想當前去的人是少了一點,但是應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甚至包括在經濟方面。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原來學理論物理的後來在美國華爾街從事金融方面的工作,他們就有很多的創造性,其中也用到了一些很現代的理論物理的思想去解決一些複雜的,跟金融相關的問題。所以理論物理訓練出來的是一些方法,思維的方法,運算的方法,邏輯的思想,應用在很多方面都是可能的,並得到一些創造性的成果。當然它還有一些是物理的規律的,跟應用有關的多半是一些比較成熟的理論,比如說力學,牛頓力學到量子力學,這些都是很成熟的理論。比如說現在的納米科學發展得很前沿,那麼它就需要量子力學的理論去解釋,去發現,在納米這個尺度,存在什麼現象,有什麼可以應用的地方,這些都是大有可為的。我剛才講了,要鼓勵更多的同志、學生,走向應用領域,否則理論物理自己的發展也會受到局限,因為這種局限脫離了整個社會的發展,那它自己也發展不起來,或者學生沒有出路,好多人也不會再來學這門學科。所以一定要把理論和實驗的關係處理好,把理論和應用的關係處理好,互相促進,這樣我想理論物理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起來。
問:謝謝您!
誦讀人:理論物理所 李融冰、楊一玻、李理、孟怡君
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