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電池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秀

2021-01-18 搜狐網

  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機構都在針對未來市場需求加緊新能源電池的研究工作,如鋰硫電池、金屬(鋰、鋁、鋅)空氣電池等。這類電池可稱為高能電池,其特點是能量密度高、原材料成本低、能源消耗少、低毒。如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2600 Wh/kg,鋰空氣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3500 Wh/kg。

高能電池作為

新能源

汽車電池中的新秀成員,為世界研究機構所矚目,未來可能會在電動汽車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鋰硫電池——無人駕駛飛機動力源

  鋰硫電池是日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研究方向之一。自2009年起,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每年投入300億日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研發預算,目標是在2020年使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美國則希望走得更快一些,美能源部最近投入500萬美元資助鋰硫電池的研究,計劃2013年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國際上鋰硫電池的代表性廠商有美國的Sion Power、Polyplus、Moltech,英國Oxis及韓國三星等。

  Polyplus的2.1Ah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420Wh/kg。2010年7月,Sion Power的鋰硫電池則應用於美國無人駕駛飛機動力源,表現引人注目,無人機白天靠太陽能電池充電,晚上放電提供動力,創造了連續飛行14天的紀錄。Sion Power在鋰硫電池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上的近期目標分別是超過500Wh/kg和500次循環,到2016年,則分別要達到600Wh/kg和1000次循環。

  在中國,天津電子18所、中國防化研究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也正在進行鋰硫電池的研究。

  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包括多孔碳,碳納米管、納米結構導電高分子材料以及硫化聚丙烯晴(SPAN)等。研究中發現,由於正極活性材料的放電溶解及金屬鋰表面的不穩定性,硫本身及其放電產物的電絕緣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鋰硫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較差,活性材料利用率偏低。

  大介孔碳正極材料

  中國防化研究院博士王維坤認為,大介孔碳可通過充填單質硫形成寄生型碳硫複合物。利用碳的高孔容,保證硫的高填充量,實現高容量;利用碳的高表面密度吸附放電產物,提高循環穩定性;利用碳的高導電性改善單質硫的電絕緣性,提高硫的利用率和電池的充放電倍率性能。

  大介孔碳的製備過程是,採用納米CaCO3作模版,酚醛樹脂作碳源,經過碳化、CO2內活化、HCL去模版、水洗。表面密度為1215 cm2/g,孔容為9.0 cm3/g,電導率為23S/cm。然後,與硫在300℃高溫下共熱,製備成LMC/S材料,其中硫佔70%。

  由於硫電極低電壓平臺的高低與電解液的粘度密切相關,粘度越大,低電壓平臺越低;電導率與粘度比值越高,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越好。明膠粘合劑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分散性,在鋰硫電池電解液中不溶解、不溶漲,能促進多硫離子在充電時完全氧化成單質硫,可提高鋰硫電池的放電容量和循環性能。

  多孔電極採用「冷凍乾燥、冰晶制孔」工藝製備,可保證電解液的深層浸潤,減少因放電產物的覆蓋導致活性反應部位的損失。

  中國防化研究院1.7Ah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為320 Wh/kg;在100%放電深度下,循環100次,容量保持率約為75%,循環效率最高為70%。第1年自放電率約為25%,平均每月自放電率在2-2.5%;0℃放電容量達到常溫容量的90%以上,-20℃時的容差為常溫容量的40%;過放或過充電時,電池不燃不爆,過充電時,電池鼓脹,內部有氣泡產生。

  王維坤表示,今後還要加強對金屬鋰負極的研究,一方面要穩定其表面,防止產生枝晶,另一方面要提高其大電流放電能力,以增強鋰硫電池倍率放電性能。

  SPAN正極材料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何向明教授研究出一種以硫化聚丙烯晴(SPAN)為正極材料、容量達800mAh/g的聚合物鋰電池,鋰/硫化聚丙烯晴電池的能量密度超過240Wh/kg,且這種硫化聚丙烯晴材料具有超低成本和較低的能源消耗。另外,石墨/硫化聚丙烯晴電池將成為大型鋰蓄電池的有力候選者。

  基於可逆電化學反應的鋰蓄電池通過摻雜與去摻雜硫,硫化熱解聚丙烯晴可成為導電聚合物。硫化聚丙烯晴電池的容量比基於可逆電化學反應的鋰蓄電池的容量大,特殊的充放電特性表明,硫化物電池遠超鋰蓄電池機制。

  何向明的研究成果顯示,當深度放電到0V時,放電/充電容量為1502mAh/g和1271mAh/g,之後循環穩定在1V到3V之間。在0.1V和3V之間時,循環性能穩定,容量為1000mAh/g。

  對於過充電,電壓會突然降到3.88V,之後穩定在2V左右。過充電後,無法再繼續充電,表明電池具有過充電的內在安全性。充電的上限電壓是3.6V。充電電壓到3.8V時,無法再繼續充電;電壓到3.7V時,3次循環後也無法再充電。另外,2個硫化物/鋰電池與2個鈷酸鋰/鋰電池擁有幾乎相同的放電電壓,因此,他們之間具有良好的互換性。

  這種電池的充電電壓及容量會隨著溫度的下降而提高。在60℃和-20℃時的放電容量分別為854和632mAh/g,聚合物負極工作溫度在-20℃以上。

  充電電壓及容量會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電流密度為55.6mA/g時, 容量為792mAh/g;電流密度為667mA/g時,容量為604 mAh/g。這表明該種電池可工作在電流密度較高的狀態下。

  硫化物電極在放電(嵌入鋰離子)時體積會膨脹,充電(脫鋰離子)時會收縮。第一次放電後,正極厚度會增加約22%。金屬鋰負極和硫化物正極的厚度變化會相互補償,以保證電池整體厚度不會出現太太變化。導電聚合物也有同樣的特性。由於硫化熱解聚丙烯晴(SPAN)與熱解聚丙烯晴(PPAN)的結構不同,前者在600℃以上仍能保持穩定。用硫化聚丙烯晴做正極,鋰箔做負極的原型聚合物鋰電池,大小為4x40x26mm3,能量密度為246Wh/kg或401Wh/l。

  另外,在以石墨做鋰硫電池負極的實驗中,在一個乾燥的空氣或惰性氣體盒內,用Celgard的2400孔隔膜做隔片,置於正負極之間形成電芯,在負極與隔片之間是100μm厚的鋰箔材料,然後注入1M LiPF6-EC/DEC電解液,最後密封成扣式電池。特性曲線如圖1所示。

  上述兩種方法中,以石墨做負極比金屬鋰更安全;鋰化前的硫化物正極由電化學的鋰化生成;在硫化物/石墨電池和硫化物/鋰電池之間存在0.2V的電壓差;硫化物/石墨電池具有更穩定的循環壽命。

  碳納米管硫化聚丙烯腈正極材料

  關於硫基複合正極材料的另一項成果是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楊軍教授研究的炭納米管表面生長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含硫複合正極材料。這是一種B型聚丙烯腈、硫與5%碳納米管的燒結產物。約20nm管徑的MWCNT貫穿於顆粒之間,減小了二次顆粒的尺寸,形成了良好的結構骨架和導電網絡。隨著碳管含量的增加,初始容量有所降低,但電極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得到了提高。

  採用環糊精作電極粘合劑,因為其無論在小電流還是大電流倍率下,都具有最好的循環性能。

  金屬空氣電池——鋁和鋅空氣電池已有研發和應用

  目前市場上比亞迪F3雙模電動車所用的磷酸鐵鋰電池330V/60Ah電池組,只有19.8kWh,重達230kg,實際能量密度僅為86Wh/kg,如果用這種電池加大到60kWh(大約行駛400公裡),重量將達到無法接受的700kg。

  另外,中國產的電動公交車均宣稱續航裡程可達300公裡,但世博會上的純電動公交車採用3600kg重的電池(共12塊,每塊300kg)不開空調只能行駛110~120公裡,開空調的話更是只能續駛80公裡,而公交車的日平均營運裡程是250公裡。由於擔心電池的安全性,無法深度充放電。因此,實際可用電能小於電池標稱能量的一半。

  中國博信電池(Powerzinc)總設計師楊德謙在「未來電動汽車高能電源研討會」上,用上述兩個事例指出了中國市場上現有動力電池的不足。

  中南大學化學電源與材料研究所所長唐有根對楊德謙的觀點表示贊同,他用一組數據具體說明了金屬空氣電池與現有動力電池相比的較大優勢。

  鋁空氣電池

  鋁空氣電池能量密度高,鋁的理論能量密度為8100Wh/Kg,電池實際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操作簡便,使用壽命長,金屬電極可以機械更換,電池管理簡單,使用壽命只取決於氧電極的工作壽命;電池結構多樣:可設計成一次電池或二次電池,金屬陽極可以是板式、楔型或膏體,電解液可循環或不循環;綠色環保,無毒、無有害氣體,不汙染環境;原料充足,鋁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價格低,全球鋁的工業儲量超過250億噸,可滿足汽車工業電動車動力電池的需求。

  此外,鋁空氣電池形成的是「循環經濟」,電池消耗鋁、氧和水,生成金屬氧化物,後者可採用水、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還原。對於普通小汽車而言,每100km消耗3kg鋁和5L水,再生成本不足10元。

  鋁空氣電池研究的核心技術包括鋁合金電極的製備,陽極腐蝕與鈍化的研究;空氣擴散電極的製備及氧還原催化材料的研究;電解液的製備與處理系統研究,抑制陽極腐蝕,減少極化,提高電池效率;電解液循環系統、空氣流通保障系統和電池組熱管理系統;採用機械式充電,合金陽極放電後機械更換新陽極,放電產物和電解液集中再生處理,循環使用。

  關於鋁空氣電池的實際應用成本,鋁空氣電池消耗1kg鋁可以產生3.6-4.8度直流電,相當於1.5-2.0升柴油的驅駛能量。還原1kg鋁要消耗12度電,電網低谷電成本約12x0.30=3.6元,鋁還原前後物流成本0.3元/kg,還原設備折舊和操作費用0.3元/kg,總成本4.2元,替代1升柴油的成本約2.1-3.1元,降低50%以上。

  鋅空氣電池

  鋅空氣電池具有低碳、減排的特點,3.5噸鋅燃料的能量約與1噸柴油的相當,2145Kwh網電可生產1噸鋅燃料。2010年,中國將消耗柴油1.4億噸,汽油消耗0.63億噸。如其中的50%用鋅燃料取代,可以減排317850000 噸CO2,11390000噸CO,1680000噸HC,1140500噸NOx。

  楊德謙在分析鋁/鎂空氣電池、氫氧燃料電池、鋰空氣電池時指出,鋁/鎂空氣電池必須解決下列兩個難題才有希望用於電動車,一是功率密度要提高5倍;二是消除鋁/鎂再循環的汙染,並大幅降低材料製備過程中所用的能耗。

  氫氧燃料電池存在著下述問題,氫的電解生產耗能過高;氫的車輛輸送量少且危險,如用管道輸送,滲漏可達40%;車上儲氫罐中的氫目前只佔罐體質量的3-5%;現在還找不到真正能取代鉑的催化劑。

  例如,梅賽德斯-奔馳Citaro氫氧燃料電池車百公裡消耗17.0kg氫氣,電解每千克燃料耗電64kg-72kWh,換算為百公裡耗電1091-1227kWh。因此,需要大幅降低制氫的能耗。

  以上問題解決之前,氫氧燃料電池似乎不可能實現商業化應用。另外,美、加兩國已經停止車用氫氧燃料電池的研發。

  而鋰空氣電池目前尚處於初期階段的研究,需解決的問題包括防止使用兩種電解液的隔膜慢性滲漏;提高有機電解液的可使用溫度;找到可取代目前使用的金和白金觸媒劑;更換鋰燃料時,如何防止水氣侵入引起爆炸;如何循環未用完的鋰和氫氧化鋰;如何降低循環氫氧化鋰的能耗等。

  綜上所述,楊德謙認為,鋅空氣電池雖然不是「最好」的電池,但卻是最現實可用的電池。

  (註:本文轉載自「日經BP社技術在線!」網站,有刪改,原題為「中國電動汽車高能電池研發與市場現狀」URL:http://china.nikkeibp.com.cn/。本文禁止轉載。)

  高能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中的新秀成員,正在被世界研究機構所矚目,未來可能會在電動汽車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一、行業事件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重磅文件下發,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指引,勾畫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宏偉的發展藍圖。
  • 新能源汽車產業 南海領跑
    以一汽大眾、北汽福田、廣東福迪三家整車生產企業為代表,輔以各類零部件汽配產業群,南海的汽車產業基礎在佛山具有絕對話語權。在此基礎上,南海將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升級。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舉行。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濰柴動力130億元定增 12月24日,濰柴動力發布定增公告,共募集不超過130億元投入燃料電池產業鏈建設項目、高端發動機等項目建設。其中燃料電池產業鏈建設項目共募集20億元,詳細如下:其中,關於氫能與燃料電池,白皮書指出「部署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研究」「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等。目前,各級地方政府藉此次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為契機,相繼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期待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儘快出臺。
  • 窄;近日,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料庫...
    GGII:前三季度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下降1.7%,龍頭差距漸窄;近日,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料庫》統計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約175.1萬輛,同比增長11.9%;動力電池裝機量約77.78GWh,同比下降1.7%。其中,排名前十動力企業合計裝機量約為72.01GWh,佔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93%。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下一步,要認真落實《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國策,是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成果。
  • 新能源動力電池有哪些_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圖解
    新能源動力電池有哪些   當前在使用和正在研究開發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主要有: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化學蓄電池和超級電容電池   一、化學蓄電池   縱觀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整個發展過程,已有多種類的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中得到應用。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會及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宣布成立。高端研發平臺、重大項目的集聚以及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加快南海區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的發展,並助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忠表示。作為中國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五個示範城市之一,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新態勢,佛山早已謀篇落棋。南海區更是在早些年汽配產業發達和引入一汽-大眾的基礎上,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
  • 比亞迪重磅推刀片電池 用安全賦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
    如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連續四年全球第一,連續六年中國第一,成了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不過《商學院》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準車主,直到今天,依然把新能源汽車當成「備胎」,除了裡程焦慮,2019年發生的多起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讓消費者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產生了很大的「不信任」。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勢不可逆成長看中歐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推廣速度、產業鏈盈利能力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國內外政策風險;新能源汽車安全性風險。05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規劃有條不紊,長期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家最高領導人致信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信念堅定不移。
  • 解決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痛點,難在哪裡?
    南德新能源汽車檢測(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海亮在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上分享的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爆炸起火的事故(公開報導的)有127件,涉及38家企業和48種車型。其中,2015年後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起火事故也明顯增加。
  • 五礦證券孫景文:堅定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前景
    會上,五礦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孫景文在分享2021年新能源行業投資策略時指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極具縱深的產業鏈條,也是一個具備廣闊成長空間、市場導向、兼具製造與消費屬性的產業,在全球均被視為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也將成為未來各全球主導型經濟體之間開展合作的重要抓手。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供給端豐富度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有望加速,行業競爭加劇。一方面,產品豐富度正在極大提升,符合消費者真實需求的 產品或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在低線城市的滲透。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新賽道屬性或將給予國內品牌更多發展機會。降成本壓力驅動鋰電產業鏈延伸與滲透。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力提升的重要 途徑。
  • 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累計為62.2GWh,同比增長9.3%。在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受到波及。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有配套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79家,相較2018年減少了13家,動力電池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 詳解鋁空氣電池前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選擇?
    市場前景  迎來「全產業鏈時代」  鋁空產業劍指千億市場  新技術牽引新產業,鋁空動力產業呼之欲出。德陽這家新能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正加大技術開發,努力構建鋁燃料產業大循環。電池放電的副產品氫氧化鋁又可以大量用做金屬阻燃劑,實現回收利用。過剩的氫氧化鋁通過分離,可以生成直徑30納米的顆粒狀三氧化二鋁,可採用綠色電解鋁工藝,再次成為鋁燃料,實現產業大循環,推動綠色發展。  鋁資源的蘊含量遠大於鋰,原料成本上優勢明顯,「以後如果產業鏈成熟起來,鋁電池回收也是一筆生意。」王為表示,這意味著用戶用完鋁電池後,可以將副產品再賣給電池生產廠家,或者由專門的企業回收。
  • 板塊掘金——20201117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之磷酸鐵鋰
    作者:趨勢獵人新能源汽車近期回調,基本面上沒啥不利變化,主要是交易和博弈變化,漲多了停下腳步歇歇很正常,歇好後繼續前行。近期的市場風格偏向周期,有不少朋友來問這些還能不能買。本期獵人繼續給老鐵們匯報個成長周期板塊:磷酸鐵鋰(LFP),這是繼9月初講過的六氟磷酸鋰(6F)之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又一個有望迎來新景氣周期的環節。LFP景氣度加速回升,正極利潤率提升。
  • 我市舉辦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
    我市舉辦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
  • 新能源汽車電池別擔憂,BEIJING汽車三電終身質保
    【車訊網 報導】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但也頻頻爆出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那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是否選擇購買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成為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那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到底是否應該列入擔憂項呢?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是否安全呢?
  • 海松沙龍六期丨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新紀元的機遇與挑戰
    未來,不論是動力電池,還是儲能電池,若行業以2倍的速度增長,還有50年增長空間;若以5倍的速度增長,還有20年。電池行業市場規模足夠大,且剛剛開始。 11月10日,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暨海松沙龍第六期在北京華瑞大廈成功舉辦。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青睞,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 上海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
    為搶佔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創新制高點,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推進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科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實施期限為2020-2023年)。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分析:擁抱大時代,把握三主線
    經歷過去 10 年的產業培育,中國已經形成了全 球最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並且已經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根據我們 的測算,2021 年,全球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將達 226GWh,同比增長約 74%, 且鋰電產業鏈融合加速,廠商之間緊密綁定,未來集中度將持續提升,產業 鏈龍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主線二:厚積薄發,優質二線電池廠迎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