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撮人的堅持和理想」——陳為軍和一代紀錄片人走過的路 |...

2020-12-02 南方周末

陳為軍(右一)出生於1969年,1994年開始創作紀錄片,他的《好死不如賴活著》《請為我投票》《出路》等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受訪者供圖/圖)

陳為軍瘦了一點兒。他在國外養病,沒能回來,只能自拍一小段視頻,和觀眾打招呼。他不願意外界關注他的病情,但又清楚地知道,紀錄片是再也拍不動了,眼下這一部就是他的收官之作了。他是來道別的——「……喜歡我片子的朋友,我們就在此別過。」

紀錄片《城市夢》上映當天,全北京的排片數量是0。陳為軍對好多事都無所謂,包括公映、發行,拍攝已經投了六百萬,他覺得沒必要再多花錢。但他的製片人戴年文不服氣,「憑什麼?這樣一個導演。連個電影的標籤都不給它打上,我接受不了。我一定要做。」

戴年文第一次見陳為軍,就覺得他「特別不像個導演」,長相憨厚,人很實在。兩個中年人一見如故,「他那個樣子不像個藝術家」。執行導演張小晗形容他「特別土」,她在一次提案會上見到擔任評委的陳為軍,其他評委能感覺到是「一個老師」,但是到了陳老師,「我感覺像一個大爺。非常不一樣,一點都不端著」。

陳為軍當時已是知名的紀錄片導演,《好死不如賴活著》和《出路》兩次獲得被視為電視界普立茲獎的皮博迪獎,《請為我投票》入圍過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陳曉卿評價他,「中國只有一個紀錄片導演能夠融入世界的生產鏈條當中,就是陳為軍。」

如果看過陳為軍的紀錄片,會好奇他怎麼拍到如此激烈極致的現實——《好死不如賴活著》裡愛滋病患者一步步走向死亡,《生門》拍的是產房裡的血肉模糊、生死有命。《城市夢》依然如此,小販和城管鬥智鬥勇,一度赤身肉搏、呼天搶地。

如果見過陳為軍本人,又會恍然大悟。「他的人跟他的片子很像你知道嗎?他說話特別直,很不會拐彎。」張小晗起初更欣賞《歸途列車》那樣的紀錄片,它的導演範立欣曾是陳為軍的剪輯師,她覺得範立欣更講究藝術性,而陳為軍的作品和其人很像,「更野蠻一點,更粗暴一點,整個畫面非常直接,給人的感覺很強烈。」

電影學者王小魯形容陳為軍的作品「很有爆發力,能量很大」。早年在《好死不如賴活著》裡,陳為軍不加迴避地拍下了愛滋病人雷妹瀕死前的畫面,蒼蠅停留在她臉上。這個鏡頭當時引發了倫理爭議,王小魯也是批評者之一。「最早我對他的片子有一點不舒服,覺得這樣有點殘酷,有些地方你會很難受。」王小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後來我又看完他另外幾部片子,我發現這就是他的特色。他拍攝的時候就是毫無掩飾、赤裸裸地去揭示。」

2003年,陳為軍在武漢電視臺工作之餘,前往河南文樓村拍攝愛滋病患者馬深義一家。村裡給檢舉出一個記者的人獎勵50元,陳為軍每次要從縣城步行一小時,偷偷從玉米田裡穿進去,把攝像機裝在化肥袋裡,偽裝成農民。他被抓住三次,挨了訓,寫了保證書,被押送上回武漢的火車。他

相關焦點

  • 「它不應該是邊緣的、一小撮人的堅持和理想」——陳為軍和一代...
    他在國外養病,沒能回來,只能自拍一小段視頻,和觀眾打招呼。他不願意外界關注他的病情,但又清楚地知道,紀錄片是再也拍不動了,眼下這一部就是他的收官之作了。他是來道別的——「……喜歡我片子的朋友,我們就在此別過。」紀錄片《城市夢》上映當天,全北京的排片數量是0。陳為軍對好多事都無所謂,包括公映、發行,拍攝已經投了六百萬,他覺得沒必要再多花錢。但他的製片人戴年文不服氣,「憑什麼?
  • 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從吃喝中可見國人的倫理觀
    餐廳可以同時容納5000人就餐,員工有1000人,其中廚師就有300多人,被分配在5個廠房規模的廚房內。服務員更像一支小型的軍隊,每天早上在開工之前要通過合唱革命歌曲來鼓舞士氣。  東方早報:有報導稱,這部片子在英國放映的時候,鮮魚活吃和殺蛇的場面,令很多人立刻從座位上跳起來,甚至說你的這部片子是動物保護主義者和素食主義者嚴禁觀看的影片,你怎麼看這些未經處理的殺生鏡頭?  陳為軍:對,我知道這很有可能,但是拍中國的「食」文化就一定會觸及到這些,這是不可避免的,我不能因為這段會引起某些人的反感,就故意把它迴避掉,因為這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城管PK小販:我們不是天敵|豆瓣|王天成|城市夢|陳為軍|生門
    他們最終在武漢洪山區的魯磨路落下腳,以一個街邊報刊亭為根據地,一點點佔道擴張成為集水果攤、簡易服裝店、日用百貨為一體的雜貨鋪。兒子王兆陽,23歲在工廠做工時,失去了右手。/豆瓣這些年和魯磨路的城管隊「鬥智鬥勇」「一手打,一手談」,才勉強維持著這個佔道經營的雜貨鋪,這也是一家人的生活來源。
  • 陳為軍:做紀錄片的人,心要純正
    那你還是可以感受到生命面臨災難的時候,人們本能的一些反應,還有人經過生命的磨礪最後堅持走下去的東西。」作為電影中比較特別的一個門類,紀錄片既是歷史檔案的留存,又應為觀眾提供流暢的觀影體驗。陳為軍認為一部好的紀錄片,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真實,雖然這本應是所有紀錄片的基本原則,但這裡的真與不真,關乎導演是否心無旁騖。「跟劇情片導演相比,做紀錄片的人,心要純正。」
  •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五  這部紀錄片會打開中國人40年集體記憶,而且是不同年代人的集體記憶,因為這個片子有老百姓40年的生活變化、命運的改變;有一些企業涅盤重生和財富傳奇的故事,還有一些政府官員的魄力和艱難轉變,以及領導人的膽識和智慧,展現了13多億中國人波瀾壯闊和豪情滿懷40年的發展歷程
  • 陳為軍 漫長的告別|封面人物
    陳為軍和妻子在大學談戀愛時,一直遭到妻子家人反對。1992年,兩人大學畢業,這樣的情況仍未改觀。他們原本計劃「私奔」至山東。但老丈人只有這一個閨女,服軟,答應了他們在一起的要求。妻子是湖北人,陳為軍和她來到了武漢。 陳為軍熟悉武漢歷史。他跟我說起歷史上沒有城牆的漢口,說起淮鹽在此集散,通往茶馬古道。說起商會的自治,說起外來「打碼頭」的人。
  • 陳為軍:記錄難以接受的真實
    陳為軍用來送親朋好友的碟也都是從盜版商那裡買的。「他們直接盜的美版,盜得不錯。」陳為軍笑道。民主是什麼?在紀錄片《請為我投票》開頭,陳為軍向兩名小學生提了兩個問題:什麼是民主?什麼是投票?兩個小孩一臉的茫然和不解。拍片源於英國和丹麥兩位電視人發起的一個項目。全世界範圍內,10位導演被挑選出來拍攝關於民主的故事。
  • 拍過《好死不如賴活著》《請投我一票》的陳為軍導演,用《城市夢...
    城管要求他把庫存的板慄賣完就收攤,但拖拖拉拉了快一年板慄也沒能賣掉,幾十歲的人坐在城管中隊的地上哭得像個孩子。 但最終那個攤子還是消失了。如今的魯磨路高樓林立,珠寶交易中心的牌子在太陽底下泛著刺目的光。
  • 我們可能也曾走過的路——《少有人走過的路8:尋找石頭》
    我們會在旅途中遇到一些人、經歷一些事,只是很有可能還來不及思考,就匆匆繼續邁開了腳步。《少有人走的路8:尋找石頭》也是一段旅途,在這段為期21天的旅途裡,作者斯科特·派克和他的妻子莉莉一路邊走邊看,他把路途中看到的風景、關於風景的一些解讀、通過觀看風景獲得的感動或者是無動於衷、這種感動或者無動於衷的由來等等,揉碎在整本書的文字裡,慢慢講給我們聽。
  • 《城市夢》:紀錄電影參與城市治理
    他們所代表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一代城管,這也是導演的突破所在。在胡隊長等城管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基層工作者的耐心與溝通能力,即使發生多次衝突,也還能更努力地與王爹爹的妻子、兒子溝通,提出解決方案。這種講述方式完全打破了我們對城管執法的認知。導演鏡頭下的那些發生在武漢的人和事,都是典型的中國故事,他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卻時有忽略,沒有「真正去看」的那些人。
  • 和頓國際:丹佛,美國千禧一代的理想聚居地
    雖然千禧一代受教育程度最高,但在過去幾年裡經歷了經濟衰退、復甦遲緩以及巨額學生債務等重大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他們的消費能力,推遲他們結婚和購房的步伐。但是,情況目前正在改變。隨著經濟逐漸復甦,收入增長加快,貸款標準放鬆,加上事業趨於穩定,諸多有利條件疊加,令眾多千禧一代人士加入置業大軍。
  • 地球上所有人一生走過路的長度加起來,能否走出銀河系?
    先說答案:別說地球上現存所有人一生走過路的長度加起來不能走出銀河系,即使地球上所有曾經存在過的人一生走過的路加起來也不能走出銀河系。咱們先交代清楚一些有關問題,再對一些參數作具體的極限假定。還有,除了運動員等極少數人,我們大部分人平均每天走不上10公裡路(這裡我們只算雙腿走的路,並不算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所走的路),我們就按10公裡算作每人每天走路的平均數。人的平均壽命達不到100歲,我們就按100年算作「人的一生」。好了,數據和條件都已具備,我們只需進行簡單的計算即可得出結論。
  • 泛用性唯一代表,《明日方舟》能天使:堅持了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所以,搭配一些加攻或減防的隊友可以有限拉高能天使輸出能力,不過也很難突破某種官方所設定的閾值,例如S與S+防禦屬性的高級兵和BOSS。當能天使面對它們時,傷害幾乎為0,這也是為何老玩家都稱其為「拋光機」(形容傷害是撓痒痒)。能天使攻擊屬性如此之差,攻速高又有何意義?它怎會是《明日方舟》全能型代表?
  • 科學認識和忠實踐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牢記我們黨從成立起就把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而奮鬥確定為自己的綱領,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鬥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理想信念標識著政黨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動力,沒有遠大理想的激勵和引領,再崇高的事業也可能會失去精神支撐和強大動力。
  • 「百創賽」第49日:1分鐘的爆發和1000米的堅持
    8月10日是TEAM CHINA陸上賽艇百日創紀錄賽的第49個比賽日,也是「百創賽」北京順義站的第5天——這一天,依舊是新老朋友齊聚一堂、共創中國紀錄: 曾文釗、劉朗潤都是已經擁有多項中國紀錄的老朋友,而蔣勁松和王琳琳則是來體驗滑雪測功儀的「新人」。
  • 2020廣州國際紀錄片節:126個國家和地區,3227部作品...
    歐洲國家的報名總數量位居五大洲之首 本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面向全球的紀錄片製作、播放、發行機構,獨立製作人以及社會各界共徵集到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囊括了歷史文化、社會人文、自然環保、科技教育、民俗風情等內容題材的紀錄長片、紀錄短片和系列影片,題材廣闊,異彩紛呈。
  • 習近平指出哪三條路,能幫助我們弄清楚自己「從哪兒來、往哪兒去」
    習近平總書記在1.5重要講話中明確強調,「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回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締造的光輝事業,它為中華民族所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其間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條路實屬不易。
  • 高級又沙雕的短話:即便前路混沌,同你走過,才算人間
    高級又沙雕的短話:即便前路混沌,同你走過,才算人間。 3、即便前路混沌,同你走過,才算人間。
  • 董俊山:大力培養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就培養什麼人問題作出的理論概括和行動部署。
  • 石油精神是石油行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經過長期...
    石油精神是石油行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經過長期的艱苦創業實踐得來的。 翻開歷史的畫卷,石油行業優良傳統作風萌芽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玉門油田愛國知識分子的「實業救國」理想,孕育於新中國成立後石油開發建設歲月,形成於大慶石油會戰時期,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從計劃走向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國內走向世界的大變革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