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印加古城遺址的馬丘比丘一直以「現代世界七大奇蹟」揚名於外,因為完整保留了哥倫布時期的印加帝國城市風貌,因而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但如今有一位時尚作家稱,這座紮根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小城還有一項比遺蹟更值得關注的「奇蹟」——那兒居民的帽子時尚。
說這話的人名叫Jackie Mallon,是一名教育家,平時也撰寫時尚書籍。他之前的著作包括小說《Silk for the Feed Dogs(給狗的絲綢)》。那是一本以國際時尚史為背景的虛構作品。最近,他為時尚新聞網站Fashion United撰寫了一篇散文,講述了自己對秘魯安第斯山脈附近居民的時尚觀察,其中帽子佔據了大篇幅。
圖片來源:FashionUnited
文章提到,當地居民各式各樣的帽子著實讓人移不開眼。他們有的帶著像太陽一樣的帽子,有的則帶著形似墨西哥草帽的粘帽;有人的帽子特別特別高;也有的帽子鮮豔到扎眼。
而且好看只是一部分,這些帽子的造型之所以如此還都有各自的故事。比如鮮豔的手工編織帽Chullo,按照傳統多半採用當地羊駝毛,由父親為兒子編織,它們通常內外都有花紋,可兩面穿帶,還會有垂下的耳罩,用以保護耳朵。又比如像太陽一樣的帽子,往往會與當地的傳統服飾-毛氈大褂一起穿搭,走在路上別提多拉風。而為了遮住刺眼的南美陽光,這些帽子要不然會做得和墨西哥草帽一樣帽簷寬大、挺括,也可能會有一些垂墜而下的小帘子。
圖片來源:FashionUnited
傳統之外,曾經的西方殖民歷史也在這些居民的帽子上留下了印記。當地不少女性現在都流行戴一種禮帽,有些像卓別林禮帽的放大版。這些帽子的原型就是早年西方殖民者的帽子,體現了當地人對於西方發達國家生活的一種嚮往。但鑑於當地人口稠密,為了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這些帽子就被做得特別高、特別大。
另外,一些色彩的搭配也頗有西西里風情,這些都是當時西班牙殖民統治留下的審美遺產。
圖片來源:FashionUnited
圖片來源:FashionUnited
看到這裡,可能已經有人對這些帽子動了心。當地的每個集市都有專買帽子的鋪位。不過,真去瞧了,可能會失望,因為這些帽子看起來和戴在當地人頭上的一點不一樣。那是因為當地人在買回帽子後,一定會自行做番加工:添上幾朵花,綁上彩帶,用筆寫些字符——多半是寫自己的名字和聯絡信息,以便失物招領…..這才有了「大師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