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宇航局宣稱,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通過測量,在大氣中發現有異常多的甲烷氣體。甲烷被認為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生物體代謝過程中的常見氣體,例如人類的排洩氣體中就有大量甲烷,而很多簡單的微生物以這些氣體為食。但這個氣體存在並不能證明什麼,因為某些地質活動也能向大氣釋放一定的甲烷,火星是否有微生物還有待驗證,突然發現的大量甲烷氣體只能為這個說法提供一定可能性。
火星甲烷的探測歷程
上周三,參與火星計劃的科學家稱,鑑於好奇號突然探測到的這一驚人結果,他們將改變後續探測計劃,著重對甲烷來源做調查實驗。事實上,早在2004年,「火星快車」號探測器就發現火星大氣中有較低濃度,約30ppb(1ppb代表每10億份空氣有1份甲烷)的甲烷。而在2013年,同樣是好奇號探測器,檢測到大氣中有大約6ppb的甲烷存在。隔天,歐洲航天局就證實了這一結果,並在相同位置檢測到甲烷濃度遠高於6ppb。2014年,好奇號再次探測到了甲烷,並且發現探測器周圍上方的甲烷濃度比上一年高出10倍,地點位於火星的加勒隕坑。
而在2015年,科學家通過對降落地球、來源火星的6份隕石檢測發現,每塊隕石無一例外內部都有甲烷氣體,證明火星某些地區或某個時期有較高濃度的甲烷。為做對照,科學家曾檢測了其他並非來自火星的隕石,並沒有發現甲烷。
火星甲烷的周期性變化
有科學家認為,火星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變化,在火星南半球的冬天(北半球的夏天),甲烷濃度會達到最高值。至於原因,科學家提出假設,這些甲烷氣體存在於地表下某些晶體或蓄水層中,當每年氣候達到一定條件,例如溫度、壓力、乾燥度達到一定值,它們得以釋放。
除了甲烷,科學家還在火星一些有幾十億年之久的古老隕坑中發現了其他有機分子,比如噻吩、二甲基硫醚。
三番五次發現甲烷能說明什麼?
雖然火星發現的甲烷有多種來源解釋,但是大眾更希望看到來自生物層次的解釋,他們希望這些氣體是火星生物產生的。確實,這一氣體分子是某些最低級生命的食物,更是複雜有機物的組分。不過,一些科學家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火星甲烷的發現及變化規律跟生物無關,僅僅是地質方面的原因。但同時,即便這些氣體不是由微生物產生,也說明火星的某些地區溫暖溼潤,化學活性較高,這反而有利於生命進駐,比如人類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