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 | 西方為何用「馬歇爾計劃」來形容「一帶一路」?

2020-12-04 鳳凰網

過去西方媒體是怎麼形容中國的?

在清朝後期,西方媒體用『滿大人』來形容中國。從西方的漫畫也可以看出來,『滿大人』是一個相當愚蠢、相當可笑的形象。

Marvel 漫畫裡的滿大人

滿大人的細眼睛、長指甲、師爺鬍鬚等『中國形象』被美國漫畫一再地繼承與再創造。

1949年以後,西方媒體往往用『紅色龍』或用『紅色中國』、『共產黨中國』這些詞彙來形容中國。

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

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

西方所用的詞彙都帶有負面的意思。但是,這一次,西方卻用『馬歇爾計劃』來形容的『一帶一路』,這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轉變。

彭博評論『一帶一路』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

西方用「馬歇爾計劃」形容「一帶一路」

意味著什麼?

『馬歇爾計劃』在西方媒體中是一個正面詞彙,在西方人眼中幾乎就是『救世主』的代名詞。

『馬歇爾計劃』宣傳海報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西歐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拿出資金、技術以及過剩的產能,去幫西歐國家復興。這個計劃用時4年、耗資150億美元,讓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西歐國家迅速恢復了經濟增長能力。所以,『馬歇爾計劃』被西方國家當作是一個『救世主』的概念,也是一個正能量詞彙。

但當西方媒體把『一帶一路』比作『馬歇爾計劃』時,中國的學者和媒體並不贊同這個說法。因為『救世主』這個概念並不是中國所希望的,更不是中國所追求的。

但我覺得,西方人用西方人的視角來理解『一帶一路』,這無可厚非。而且,中國在向國際社會宣傳『一帶一路』時,也不妨利用西方人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典故來解說,也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帶一路"是沿線各國的事業

自從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以來,中國已經主辦了三屆相關的國際研討會,而且規模一屆比一屆大,參加的人數也一屆比一屆多。幾乎與『一帶一路』有關的所有國家的政商代表和媒體高層都參與到會議中。

會議

地點

20146

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

新疆(古代的西域)

20152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20169

『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

西安(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哈薩克斯坦、土耳其、伊朗、埃及等,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她們都曾擁有輝煌的歷史,但近代以來都在不同程度上落後,如今也都處在一個奮起直追的階段。

以土耳其為例。她曾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她在民族政策、行政管理、宗教寬容等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20世紀初,帝國不斷遭到列強宰割,於1922年被推翻。現如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粉碎軍事政變,肅清軍隊中的不合作力量,強化土耳其國內團結,同時也在對土耳其作出一個新的國際定位。而『一帶一路』就成了土耳其在尋求自身發展中一個很重要的機遇。

沿線國家到底怎麼看"一帶一路"?

節目獨家採訪了土耳其伊斯蘭歷史與藝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利特·艾倫。

可見,中國實施『一帶一路』不僅有自身的需要,更有沿線國家的需要。事實上,整個『一帶一路』所涉及的60多個國家都希望在推動『一帶一路』的實現,這就是它與『馬歇爾計劃』的不同之處,而且可以說,『一帶一路』遠遠勝於『馬歇爾計劃』。

更多精彩內容

請移步鳳凰深耕帳號

「晤同」

閱讀改變生活

文:何亮亮 編輯:王晨一 劉曉慧

鳳凰相關閱讀

· 最後的軍統特務:我依然混跡於人民群眾之中

· 年度最佳美劇決戰第二場:來啊~互相傷害啊!

· 三北防護林楊樹大面積死亡 國家林業局局長這麼說

· 當你老了:兩岸三地老齡社會紀實

· 晨間三小時,決定一天成敗!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與世界治理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和中國方案是緊密結合的,中國並不拒絕以往人類的文明成果,中國方案並不是要徹底否定而是要改進以往的西方提供給世界的治理方案,並且融合出新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既有中國共產黨的理念,還有東方傳統元素,當然也融入人類的文明優秀成果。可以預料,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加深,具有社會主義元素的世界治理的中國方案將日益為更多的人接受。
  • 《自然》周刊:「一帶一路」重繪世界科學地圖
    他自豪地說:「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文章稱,泰昂波和伊斯蘭是來自幾十個國家的1300名研究生中的兩位,他們在北京進行不超過4年的研究,幫助解決他們國內的科研問題。中國科學院與總部設在義大利東北部港口城市的裡雅斯特的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合作,設立了「中國科學院與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計劃」,每年資助200名獎學金獲得者。
  • 外媒:「一帶一路」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
    可以說中國「一帶一路」的構想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地理大發現,它的最大歷史意義在於它又將地球翻轉了過來,令我們看到了已經沉睡了500年的歐亞大陸,更重要的是,中國又回到了最顯眼的地方。首先,「一帶一路」構想既是中國經濟戰略,又是外交戰略,事實上目前中國經濟與外交已經難解難分,經濟與貿易已經是中國外交戰略的核心。
  • 美媒狂贊中國「一帶一路」:中國埋頭幹實事 川普只會空喊「美國...
    超過60個國家GDP合起來達21萬億美元,表示有興趣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計劃。   相比之下,美國曾經也有過這麼一項大戰略:二戰後對歐洲採取的救助計劃,即「馬歇爾計劃」,曾一度孕育了全球新秩序,參與策劃該計劃的美國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在自己的回憶錄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書名:《親歷創世紀》。但如今,只有中國存著這一雄心壯志,高呼「美國第一」的美國卻縮頭縮尾。
  • 「一帶一路」 經濟地理革命與共贏主義時代
    【名家·光明講壇】■演講人:胡鞍鋼 ■地點:光明日報大會議室 ■時間:二○一五年七月今天,我將圍繞著「一帶一路」的主題談談我的看法和認識。如何來認識「一帶一路」的本質性特徵呢?我用了兩個關鍵詞:一是從經濟學的視角看,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經濟地理革命」;從重塑中國經濟地理到重塑沿線國家經濟地理,進而重塑世界經濟地理;二是從國際關係的視角看,開啟了一個「共贏主義時代」。從「一帶一路」的背景來看,為什麼是由中國領導人所倡議?又為什麼被沿線國家所接受?
  • 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近觀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作者 鍾三屏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行。
  • 世界格局、「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下)
    李殿仁就此指出:「以『大家庭』來形容人類命運共同體,比『地球村』更能說明世界各國各文明之間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關係。大家庭裡,任何一個成員遭受災難,其他成員都會感到痛苦,都願意伸出援手;任何一個成員有了好事,其他成員都會高興,都願意分享快樂。每位成員不管能力大小如何,個人偏好怎樣,都由衷地希望大家庭興旺發達,都願意為之貢獻力量。
  • 一帶一路峰會召開時間 2017北京一帶一路峰會放假嗎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 【「一帶一路」大百科】「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之最
    編者按: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5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 《一帶一路建設的困境與出路》的評論
    《一帶一路建設的困境與出路p=219483129#comment-87545  四是建立「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投資服務保障機制,能否牽線搭架成立一家國際保險company,既然有二次擔保,也可以成立國際社會風險評估協會,進行風險評估和和風險二保評估擔保,世界觀價值觀的差異,風險係數也會遠近高低各不同。熱傳導的層次和感覺也會有所差異。]]
  • 「一帶一路」項目在歐洲到底咋樣?憑實力打臉西方陰謀論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自中國將「一帶一路」倡議付諸實施以來,一些歐美政客和所謂專家學者抄起顯微鏡檢視起這些海外項目,並使出「捕風捉影」、「混淆視聽」、「牽強附會」等招數,其中「質量低劣」、「環境災難」、「債務陷阱」之類陳詞濫調成為西方攻擊「一帶一路」倡議的慣常話術,張口就來。
  • 郭華東:「數字建設」擁抱「一帶一路」
    郭華東:「數字建設」擁抱「一帶一路」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18日 14:31 A-A+ 』區域性和跨國家的社會、文化、環境和生態的協同發展,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迎來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
    回望烏孫國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
  • 鄭永年: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實質是資本走出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表示,對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的認識,並不是政府走出去,而是資本走出去。鄭永年表示,一路一帶、亞投行能做起來,主要是因為中國改革開放35年,非常成功的從早先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現在變成資本過剩的國家,而這樣就面臨資本走出去的問題,不管是中國的資本還是美國的、日本的、歐洲的,資本過剩都會「走出去」到轉型的地方。
  • 廈門大學考察組印尼調研「一帶一路」營商環境(圖)
    以廈門大學中國投資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唐禮智教授為組長的廈門大學「一帶一路」印尼項目考察組,11日下午抵印尼首都雅加達,開始對「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印尼的營商環境進行考察調研。 林永傳 攝  張錦雄說,印尼有2. 58億人口,是東南亞第一人口大國、世界第四大人口國,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近十年來,印尼GDP穩步保持在5%以上的年均增長。
  • 訪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一帶一路"將成偉大故事
    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嘉賓之一,庫恩博士密切關注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對「一帶一路」建設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抱有很高期待。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正當其時,「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故事之一。
  • 「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
    「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培訓班」舉行 2019-11-20 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暨發展中國家科技培訓班計劃「高光譜遙感與精準農業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海南研究院舉行。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AIIB是一帶一路提款機麼?
    至於說到金融工具,以西方為主導的一些國際組織針對貧困國家的貸款限制多多、壁壘重重,早就不是新聞了。這次拿苛刻的政治條件說說事、下次用人權條件找找茬,還有環保啦、勞工啦等等。 「金融期貨之父」、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終身榮譽主席利奧•梅拉梅德在此次論壇上說,成立亞投行是非常好的舉措,我相信亞投行會為整個亞洲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服務,打開新的增長和機會之門。
  • 「一帶一路」不是古代中國的朝貢制度: 回應《經濟學人》雜誌
    DZ先生很認真,徵詢了他的中國顧問的意見,然後回信說,《經濟學人》報導中把「一帶一路」這個名稱比作「一心一意」「一夫一妻」,是有官方依據的,比如《人民日報》就有這樣一句話:網友「大雨」感慨道,「一帶一路」一心一意造福人類!DZ的回信內容豐富,涵蓋了拙文討論的三點內容,但唯獨這個例證令人「感動」。我一直在想,為什麼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和報導總是失真?
  • 「一帶一路」與中國—世界互動關係
    「一帶一路」與中國—世界互動關係 2019年08月24日 07:28 來源:《世界經濟與政治》2019年第5期 作者:門洪華 字號 內容摘要:「一帶一路」建設是促進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戰略抓手和核心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