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2019年中國經濟展望
2019年的宏觀政策基本定調,著眼於穩定總需求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將更加寬鬆,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複雜國際問題將溫和且更具彈性。如果上述政策措施能夠順利落實,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有望從二季度開始逐步回溫,全年經濟有望走出低迷,實現平穩增長。結合當前宏觀經濟走勢和近期會議精神,我們認為2019年經濟政策將更加合理積極,對全年經濟增長不必過於悲觀。
-
2021年經濟展望與資本市場十大猜想
與經濟活動不同,在全球央行通過印鈔和 發債支持經濟恢復,資本市場雖然見證了 3 月的全球暴跌,但最終仍然呈現出牛市的格局。2021 年即將到來, 我們對 2021 年資本市場進行展望。猜想一:2021 年經濟增長約 9.5%,呈現前高后低格局2020 年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衝擊中表現最好,我們預期全年經濟增長大約為 2.2%。
-
A股市場系統性影響因子:宏觀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
那麼對比之下呢,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復甦是非典型的,儘管川普對外吹噓說,美國經濟是強復甦,其實我並不認同,儘管說,今年三季度美國經濟的環比改善幅度創下歷史紀錄,私人部門的投資,消費、地產的驅動之下,三季度修復很強勁,但是全年來看,美國經濟創下了,自上個世紀40年代以來最差的「年度增長」;我們估計可能要花一年左右的時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潛在增長能力,所以對應美國經濟,是一個U型。
-
預言2019:全球經濟篇
由於對貿易摩擦風險低估,我們錯判了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大勢,我們認為美國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會落地,經濟強勁,因此預測美元指數在2018上半年有望突破100,收益率曲線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背景下趨於陡峭,同時股市不會終結牛市......我們並非認為美國經濟沒有挑戰,而是預判其經濟走弱和市場調整會出現在2019-2020年,正如對中國經濟的相對樂觀一樣,事實證明,我們對美國經濟的判斷也過於樂觀。
-
2020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分析及下半年展望:改革創新護航持續反彈
受疫情影響下停工停產、物流運輸放緩和終端需求疲軟三重製約,一季度工業生產出現斷崖式下跌,累計同比增長-8.4%,顯著低於 2019 年全年 5.7%的水平。2020年 1-2 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錄得-13.5%,創歷史新低,3 月當月同比增速超預期收窄至-1.1%。進入二季度,工業企業復工率大幅回升,供給端率先修復,4 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率先由負轉正錄得 3.9%。
-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2019年中國經濟三大考題是什麼?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實習記者 吳培源 經過2018年的劇烈調整,中國宏觀經濟在2019年會聚焦在三個問題上:如何穩住基建投資,如何調整去槓桿的方向和節奏,如何真正落地改革。2018年4月,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發生了變化。
-
方正中期: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預計工業品仍將有一定表現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 李彥森 摘要:我們對下半年年整體形勢依然偏樂觀。但海外疫情的擴散超過預期,外需的風險仍需要警惕。並且上半年已經失去的GDP,尤其是沒有實現的消費需求無法回補,將拖累全年GDP增速。
-
2019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19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北極星環保網訊:2019年,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總體運行平穩,產量同比降低6.73%。相比整個建材行業的銷售增加,絕熱行業銷售收入基本持平,行業的效益水平小幅下降,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略有增加。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主要觀點
2020年9月,美國CS房價指數由3月的3.83調升至6.57,而2019年全年的平均數約為2.6;歐盟房價指數2020年二季度末為123.98,較2019年底上漲3.33%,預計四季度和明年還將維持上漲態勢。2020年12月初,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於突破3萬點,2021年以來繼續上行。印度、巴西的股市也於近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
-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陳曦: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2020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今天省新聞辦邀請到省統計局副局長王瑜女士和國家統計局海南調查總隊二級巡視員鄭路女士。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臺灣地區整體對外貿易出口小幅衰退,但對美出口大幅增長,預計全年在18%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大陸等地出口下降對整體出口與經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在中美經貿衝擊與臺當局大鼓勵臺商返臺投資政策鼓勵引導下,民間投資顯著回升。依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到2019年底,共審核「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企業有302家,獲批投資金額達8242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絕大多數是所謂的「臺商返臺投資」,約佔90%。
-
專家:上半年經濟數據可喜 宏觀政策取向不宜改變
這個增長速度,離年初我國政府預定的8%的經濟增長目標還有一定距離,你怎麼看? 陳厚義:應該講,年初我們預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以及國內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確立的。作為專業的研究者,當時,我以及我的同事們都擔心這個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得有些高。國外諸多投行以及研究單位也普遍認為,8%是有些高了。
-
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GDP大概率保6無憂 貨幣政策有空間
回顧2019年,外部經濟環境波雲詭譎,國內經濟轉型已然啟動,展望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將呈現何種走勢?CPI高位何時來臨?貨幣政策是否邊際放鬆?2019年GDP或增長6%中國經濟增速在2018-2019年下降較快,於是有觀點認為潛在增速已大幅度下移,但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我國經濟增速依然有望維持中速偏高增長。我們統計了10家券商對2020年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6.03%。
-
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經濟運行由穩轉好
「期中成績單」,彰顯經濟大省發展韌性 全省各設區市上半年GDP陸續出爐:蘇州,同比增長0.8%;無錫,同比增長0.8%;常州,同比增長1.3%…… 「從一季度全省GDP同比下降5%,到上半年實現正增長,在多重矛盾和困難疊加的情況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受前年豬肉價格上升的翹尾因素影響,年初以來CPI「高開低走」,核心CPI則不斷回落,反映居民消費需求存在一定壓力。受食品和油價的影響,2020年的CPI和PPI都不同程度地脫離了經濟基本面。房屋租賃市場低迷反應就業行情下滑,低收入群體需求反彈受就業市場修復速率制約。而文娛旅遊行業的防疫管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關消費,9月以來電影、旅遊行業逐步放開後價格顯著上漲印證了消費潛力。未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有序改善,就業及消費將相繼回升至常態,核心CPI同比將呈現低基數水平下的穩步回升。
-
M1拆分框架:一個連結經濟與市場的核心指標(思維導圖收藏版)
以上述3個相關因素搭建模型,模擬M1同比變化,效果顯著,且反映出不同時期各項因素對M1的影響力也在改變。2012年以前,經濟周期的「地產」特徵明顯,2012年開始非標作為額外的投資渠道快速發展,與M1形成較高相關性。2015年起,地方融資開始明顯作用於M1變化。而非標貸款受監管和貨幣政策影響,在高絕對值基礎上大幅波動,對M1變化起到決定性作用。
-
臺灣官方下調2019年經濟增速預測
新華社臺北11月30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臺統計部門30日公布最新經濟增速預測指出,由於全球經濟擴張步調減緩,預計2019年臺經濟增速為2.41%,比8月份預測值下修0.14個百分點。 細分來看,由於島內半導體產業具備領先優勢,智能科技、物聯網等新興應用方興未艾,2019年島內出口動能可望延續,出口實質成長預期為3.06%;由於就業市場改善,企業調薪積極,預測2019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2.23%;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離岸風電等綠能投資陸續進行,加之投資環境改善,預測2019年固定投資實質成長5.4%。
-
201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不破不立
(2)美國:2014-2017年,個人消費支出對美國經濟有穩定而較大的貢獻,2016年,商品淨出口的拖累顯著下降,但全年的經濟增長並不強勁;2017年,私人投資拉動美國經濟增長2018年美國對企業的減稅才剛剛生效,其實際效果還難以在實體經濟層面被充分印證,但以其減稅幅度之大,可以認為美國「積極財政」的力度很強,IMF也預計2019、2020年稅改對美國經濟的邊際帶動會顯著上升。
-
北京和聚投資展望2021:上半年經濟築底 下半年與全球...
展望2021年最確定的是疫情後的修復。隨著國內經濟回歸到潛在增長水平,通脹壓力和地產泡沫風險的回升,國內寬鬆政策將面臨收緊,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或持續到21年上半年。綜合來看,和聚投資認為上半年經濟築底,下半年與全球共振恢復。 2020年宏觀回顧一、風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疫情爆發1周年。
-
[全球快訊]8張圖表解讀2019上半年美國PE投資狀況
最初,市場的波動抑制了PE退出和投資活動;後來,槓桿貸款和公開市場的回升激發了市場信心。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美國PE投資步伐已經趕上了2018年的水平。然而,隨著對地緣政治活動和經濟表現的擔憂增加,這一步伐是否會繼續成為大家心中的疑問。今年上半年,PE退出活動低於歷史平均標準。與此同時,上半年PE募資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全年總額有望超過2018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