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的上腹疼痛、腹部和胃部的脹氣、有口氣我們可能會聯想到,胃病犯了。但經常出現比如反酸和燒心,你知道可能也是因為幽門桿菌搗亂,是胃病犯了嗎?
胃天天工作幫我們分解食物,汲取營養,和我們的飲食息息相關,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胃病發生的幾大因素之一,是感染了幽門桿菌。幽門菌是我們人類目前所能知道的,唯一能在人胃種存在的微生物品種,它程螺旋狀,有點厭氧,進入人胃中主要藏於胃幽門部位,非常常見,世界上多數的人都被這種病菌感染過。被感染的人很可能發生萎縮性胃炎、慢性的胃炎和消化道上的潰瘍。
幽門桿菌在腸胃「作祟」時,除了反酸燒心,還會出現什麼反應呢?
1. 吃飯之後上面腹部出現飽脹
因為腸胃被幽門桿菌傷害,功能由正常變紊亂,會產生過量的氣體和液體,導致氣脹現象;
2. 疼痛很不舒服
會有如鈍痛、飢餓痛、飯後痛、劇痛、灼燒痛、脹痛等類型的疼痛;
3. 噯氣
噯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打嗝,這也是胃變的徵兆;
4. 食慾不佳
胃口缺缺,對平時愛吃的飯菜都提不起胃口,可能是腸胃的環境惡化,造成如積食,沒食慾的現象;
5. 口腔異味
口臭是幽門桿菌入侵胃部的一個顯著特徵,而且很容易被發覺;
6. 放屁有臭味
屁臭也是幽門桿菌傷害胃而造成的一種排氣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謹防幽門桿菌的3個小技巧,你學到了嗎?
1. 儘量在家裡吃飯
外面吃飯固然省時省力,但我們的胃可能更喜歡我們在家吃飯。因為外面的餐館,小吃攤,會多人用同一雙碗筷,上一個幽門桿菌患者用過碗筷,下一個即使用洗潔精洗過碗,但病菌依舊有殘留的可能,這樣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
2. 出門戴口罩
幽門桿菌還會通過唾沫傳播,出門擠公交地鐵、旅遊、上洗手間都有可能被感染,戴上口罩,既是保護他人,也保護了自己。
3. 勤洗手
飯前飯後,上洗手間後、回家後必洗手的習慣要保持,這樣手裡攜帶的病菌被洗掉,觸碰食物或其他物品時,就不會把病菌帶到各個地方,增加被感染的風險。
預防幽門桿菌,你還要做什麼事?
1. 常喝一種對胃好的水
幽門桿菌似乎無處不在,即使有時我們的防護做得再好,也有不經意被感染的時候;所以在做好基礎衛生防護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常見的這類食材有猴頭菇、山楂、茯苓、山藥和益智仁,雞內金,用來磨成猴頭菇益智仁粉,可以更加方便地食用,能夠消除對胃有害的病菌,防止它在我們的腸胃裡搞破壞,同時還能維持好胃部環境,慢慢修復好胃病。
其中猴頭菇和茯苓山藥這三種食物,能幫助消化、殺除病菌、消炎,助胃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至於山楂和雞內金,使胃的動力得以加強,幫助胃提高免疫力;益智仁在脾胃虛弱的時候起溫補作用,健脾健胃。
2. 刺激性食物少吃
辣椒、冷飲、酸溜溜的果子,是阻礙腸胃健康的三大障礙,有些人吃了這些,腸胃的不適會立即反應出來,會腹瀉腹痛,能少吃就少吃。
3. 運動鍛鍊,提高免疫力
身體是要通過運動保持活力的,我們久坐辦公室的人,抽時間晚上或者起早點跑個二十分鐘的步或者做其他鍛鍊,也是能提升免疫系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