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的多重屬性與「積極的使用者」

2021-01-07 Wereading

受眾是對大眾媒介信息接收者的總稱。這其中有基於各種需求自願的、主動的、積極的接受信息活動的受眾,叫做「積極的使用者」。使用與滿足理論把受眾看作有特定需求的個人,個人對媒介的不同需求構成了受眾的多重屬性,如作為信息選擇的主體,作為信息傳播和反饋的主體,以及作為信息消費的主體等。一方面多重屬性的受眾為滿足自身的不同需求,成為媒介的「積極的使用者」;另一方面「積極的使用者」在自願、主動、積極的使用媒介時,強化或消解了自身的多重屬性。

一、受眾的多重屬性使受眾成為「積極的使用者」 (1)作為信息選擇的主體:個性化選擇提高受眾使用積極性 作為信息的終端,沒有受眾,傳播便沒有意義。受眾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而對信息內容進行選擇性認識、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在網絡技術發達的今天,受眾並不是被動的接收者。正如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所說,在數位化生存的情況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統計學中的一個「子集」。因此,技術賦權帶來的個性化選擇的權利,提高了受眾的積極性。如受眾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娛樂化的信息,而忽略媒介設置的嚴肅性的議題。

(2)作為信息傳播和反饋的主體:參與式體驗培養樂於分享的受眾 作為信息傳播的主體,受眾在接收信息後,將引起自身認同感的信息加工後傳播出去,已滿足社交的需要,群體歸屬的需要等。如知乎的大號將各自專業領域的知識分享給他人,滿足了自我情感的需要,社交關係的需要,群體歸屬感的需要,成為樂於分享的積極受眾。 作為信息反饋的源頭,受眾對信息進行加工後,以不同的反應向傳者進行反饋。如新聞客戶端的新聞下的評論板塊,受眾在閱讀新聞內容後,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觀點,將及時反饋給傳者,作為新聞內容的補充或提出建議。

(3)作為媒介消費的主體:消費符號刺激受眾消費需求 作為媒介消費的主體,受眾在媒介宣傳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影響下,通過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象徵符號的價值,滿足自身地位賦予的需要,促使受眾成為積極的使用者。如腦白金廣告通過不斷重複的廣告標語,傳達出腦白金產品的保健功能,滿足了受眾希望保持年輕,獲得健康的需求,使受眾成為積極的使用者。 二、「積極的使用者」影響受眾的多重屬性 (1)算法把關減少受眾多元的信息選擇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具有海量性。積極的使用者為減少其他信息的幹擾,採用算法進行信息把關,以滿足自己的特定需求。如使用者可以通過今日頭條的個性化定製,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但是,高度同質化的內容易形成信息繭房,造成受眾作為信息選擇主體的屬性消解,使受眾選擇範圍降低,只被動瀏覽經算法把關後的內容。

(2)多樣化渠道利於受眾的傳播和反饋 網際網路的開放性拓寬了積極的使用者傳播信息、反饋信息的渠道,提高了使用者的媒介近用權。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傳播和反饋信息,加強了作為受眾作為傳播和反饋主體的屬性。如受眾經常使用微博,逐漸習慣於依靠微博表達觀點或反饋意見等。 (3)商業統合下的受眾消費屬性增強 隨著資本不斷湧進媒介市場,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類的內容生產越加繁多。當積極的使用者在搜索某件商品後,往往會收到同類商品的精準推送,受眾的消費屬性由此增強。如受眾購買嬰兒用品後,會收到其他母嬰用品的廣告。 受眾的不同需求構建了受眾的多重屬性,在不同的屬性促使下,受眾成為了積極的使用者。成為積極的使用者的受眾,也在不斷地媒介使用中強化或消解了原有的屬性,或增加其他新的屬性。

相關焦點

  • 受眾研究|新傳理論22
    【受眾觀】在美國主流的大眾傳播理論中,受眾是對大眾媒介信息接受者的總稱,受眾是傳播活動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是傳播活動的產生動因之一和中心環節之一,同時又是大眾傳播媒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和反饋者。受眾觀的變遷實際上是與效果觀的變遷是相一致的,傳播學的受眾觀與效果觀大致經歷了以下的變遷:被動的受眾(子彈論)——頑固的受眾(有限效果論)——主動的受眾(適度效果論)——能動的受眾(文化研究)——受眾細分化被動的受眾:在20世紀初期大眾媒介迅速發展並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早期受眾研究從大眾社會理論和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式出發,把受眾看作完全被動的
  • Google Analytics如何分析谷歌廣告受眾?
    一、定位感興趣的用戶群體 在「受眾群體」裡,你可以看到這些訪問用戶的行為模式,包括瀏覽網站的用戶的年齡區間、性別;用戶可能在Google cookie中留下的資訊,演算相對應的興趣偏好,甚至是潛在客戶與一般使用者的差別;瀏覽網站的用戶所在的位置以及使用的語言。
  • 西安藍鵲傳播:企業該如何確定傳播受眾?
    「網際網路營銷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需要分析清楚並圈定目標受眾。」西安藍鵲傳播負責人秦觴指出,西安藍鵲傳播是一家為企業提供數位化營銷策劃及落地解決方案的傳播機構。秦觴在談網際網路用戶時特別強調了網際網路的「目標受眾」和「目標客戶」之間的區別,也就是說,傳播受眾並不一定就是目標用戶。
  • 受眾研究的發展路徑的轉移以及這種研究轉向的成因
    受眾是傳播行為的接受者,傳播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傳播過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條件,戈夫曼在「擬劇論」中較早使用了受眾這一概念,用以分析人們的日常互動行為。受眾數量龐大、分布散亂、層次豐富,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及匿名性。由於受眾在傳統的線性傳播觀中位於傳播過程的終點,受眾研究一直受到重點關注。
  • 如何進行SEM的受眾分析
    在進行SEM投放之前,我們需要對企業的產品進行人群受眾分析;受眾分析(目標人群)的分析是SEM投放前的一個重要環節。目標人群分析的是否透徹,這個對整個營銷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決定了SEM流量質量的高低。SEM營銷就是要不斷地提升流量質量,把廣告推送到高質量的人群中去。
  • 數字賦能報導 精準匹配受眾
    當前,國內媒體積極藉助數據進行深度分析,但仍迫切需要通過變革採編方式、借鑑先進技術、培養記者數據素養等方式讓新聞更「以需定產」。在這方面,英國媒體已有一些實踐。他們敏銳地感知到,數據也要能講好故事,比如通過大數據的「眼睛」精準了解受眾,運用數據分析高效產出內容,使記者更好地掌握數據並快速成長等。
  • 「雙因素」理論與報業受眾滿意度研究(圖)
    目前,「受眾中心」觀念已經成為新聞傳播學界的普遍共識。受眾研究也隨著媒介市場的發展和變遷而進入一個嶄新的研究階段。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面,受眾的滿意度研究卻遲遲未能成為關注的重點。  以往,對滿意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學、市場營銷和圖書情報學等領域,就算是對媒介受眾的滿意度研究,也多是電視觀眾的滿意度研究。
  • 多重積極因素共振 券商板塊再度拉升
    東莞證券指出,多重積極因素共振推動本輪券商板塊上漲,其持續性在於北上資金淨流入的延續性。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這篇連小白都能看懂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每一個宇宙中,比如基本粒子的質量、基本力的強度等,這些屬性可能各不相同。如此一來,眾多物理學家共同追尋的目標——用一個統一的理論來解釋自然界的一切屬性——就成了泡影。多重宇宙可以提供眾多不同的世界,有的適宜生命生存,有的則不然。我們的宇宙必定是所需特徵一應俱全,才得以形成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這就是人擇原理。
  • 媒體框架與受眾框架的比較分析
    通過比較媒體框架與受眾框架證實我們的預設:電視媒體在報導特定事件時只呈現此事件的一部分,受眾在收看電視新聞報導時也會有一定的偏向,他們各自有自己特定的框架。 最後,國家工商總局針對這一事件,正在積極調研,制定相關的網際網路廣告管理辦法。而社會各界,對於如何看待搜尋引擎的推廣性質,如何定義網絡廣告審核責任,都進行了大量的探討。 作為電視媒體,對此事件進行了大篇幅的報導,報導的視野主要是從推廣競價、醫院出租以及生命尊嚴這幾個方面入手。
  • 人民網董事長馬利:受眾在哪裡 媒體未來就在哪
    今日上午,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人民網董事長馬利在平潭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媒體峰會上表示,新媒體的出現,重新定義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顛覆了媒體組織內容生產的方式,媒體要適應這種變化,她指出,受眾在哪裡,媒體的未來就一定在哪裡。本屆峰會由福建日報聯手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聯合報系等主辦。
  • 廣告受眾定位很關鍵!如何使用Google Ad Manager精準定位受眾群體...
    藉助受眾群體解決方案,你可以利用自己和廣告客戶所掌握的網站或應用訪問者相關數據和分析信息,來覆蓋特定的自定義受眾群體,從而增加創收機會。本文將為你介紹如何使用Google廣告管理系統創建和定位受眾群體,本文將只專注於向目標受眾群體投放定向廣告。
  • 關於《中國好聲音》受眾心理的調查報告
    因此我們針對20-28歲之間的受眾發放了200份問卷,調查受眾的接受心理。其次,最受歡迎的歌手是吉克雋逸、金志文和李代沫,其餘被受眾所喜歡的歌手比重較小且分散。另外,通過性別交叉分析我們看到,最受歡迎的歌手是吉克雋逸,而男性受眾最喜歡吉克雋逸,女性受眾最喜歡金志文和李代沫。可見,不同性別的受眾群體對於的歌手喜好有所不同。
  • 從「使用與滿足」角度看文化綜藝節目的受眾接受心理
    本文根據這個模式,結合《朗讀者》的具體實例,對我國文化綜藝節目的受眾接受心理展開分析。 一、受眾需求心理的滿足 (一)對文化需求的滿足 《朗讀者》對受眾文化需求的滿足,不僅在於《朗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更在於《朗讀者》在消費社會出現文化身份危機的歷史節點有效地回應了受眾對文化類節目的需要。
  • 研究員表示,它已經送走不少使用者
    SCP-714疲憊玉戒的屬性SCP-714疲憊玉戒在有人佩戴之後,會讓佩戴者出現想要睡覺的衝動感,這個時候的使用者會躺在可以休息的地方進行數個小時的休眠,如果有人戴著SCP-714疲憊玉戒睡覺,那麼只有移除SCP-714疲憊玉戒才能喚醒他。如果不這樣做,那麼這個人是不會甦醒了。
  • 彭蘭:導致信息繭房的多重因素及「破繭」路徑
    (一)個體構建信息獲取網絡的主要邏輯 傳統媒體時代的受眾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是傳播渠道中的一個被動的端點,受眾即使有選擇性心理,但他們面對的選擇相對有限。而在新媒體時代,特別是社會化媒體應用普及後,個體對自己的信息消費的主動控制能力得到加強,這主要體現為他們可以在多種渠道中以多種邏輯來構建自己的信息獲取網絡。
  • SCP-221強迫鑷子,黃金製造,自帶控制屬性
    不過看似奢華的鑷子卻有著危險的屬性。SCP-221強迫鑷子的屬性SCP-221強迫鑷子的屬性就是無解強迫症狀,一旦有人使用SCP-221強迫鑷子對身體做了點什麼,就會出現高度的精神錯亂和強迫症症狀。然後使用者會使用SCP-221強迫鑷子拔掉自己身上的毛髮然後是手指甲,腳趾甲,以及牙齒,最後是器官,一直到使用者的生命消失,不過一旦有人要暴力奪走SCP-221強迫鑷子的話,使用者將處於一種極度的不安和狂暴,幾乎每一個使用SCP-221強迫鑷子的人都沒有見到第二天的太陽。我們進行過兩次試驗,一次是SCP-221-1,另一次是SCP-221-2這兩次試驗確定了SCP-221強迫鑷子屬性。
  • 對於受眾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發展的認識
    摘 要:文章涉及的理論研究起始於20世紀初,伴隨著此時的大眾媒介迅速發展的是對於受眾的研究。那麼,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受眾研究是如何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理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對後來的理論產生影響或者獨樹一幟)?研究在哪個時代是突然轉變且為什麼會有所轉變?現今受眾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又是什麼?
  • 機器人外形會讓使用者感到害怕嗎?挪威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社交機器人,作為具有陪伴、教育、護理功能的一類機器人,一定要關注他們的社交屬性。機器人的外表、尺寸、互動形式,都會影響使用者的體驗,這叫做機器人美學。所以,一個聲音甜美的人形護理機器人和另一個水桶狀的同樣功能的機器人,哪一個讓你感覺更好一些?挪威科學家將研究成果發布在了期刊《AI&社會》AI & SOCIETY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