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器太有意思了!俄羅斯:這就是我們知道的結果!

2021-02-15 強國軍事

中國火星探測器從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至今有半年時間,2021年2月10日,當中國航天局宣布「天問一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中國人的這項壯舉又一次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2021年,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並不是火星迎來的第一位天外來客,差不多時間抵達火星的還有美國和阿聯的火星探測器。

不過俄羅斯人將他們的關注點聚焦在中國的「天問一號」上,並根據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分析了「天問一號」的與眾不同之處。


俄羅斯人發來祝賀:為什麼說中國火星任務獨一無二?

在2月10日晚中國航天局宣布「天問一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之後,俄羅斯專家當晚就對中國發來了祝賀。

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行星表面物理研究實驗室負責人丹尼爾·羅季奧諾夫毫不吝嗇對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點讚,並特別強調,中國此行的任務獨一無二,全球所有國家最近沒有一個火星任務類似中國這樣幹。

為什麼這樣說?

這是因為中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了非常突出的三個要素:軌道飛行器、著陸倉和火星車,首次探索火星就實現「繞、著、巡」的壯舉,這樣雄心勃勃的動作並不是那麼簡單,其它的航天大國探索火星通常要花好幾次發射才能完成。


俄羅斯人還發現了中國火星探測最有意思的目的

俄羅斯科學家對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了解得非常詳細,包括登陸方式和登陸火星的地點---烏託邦平原的南部區域。

「烏託邦」本身這個詞彙就非常讓人遐想,而實際上中國人為什麼選擇登陸這個地方?丹尼爾·羅季奧諾夫則指出是因為這個地方可能曾經存在液態水。

正因為如此,俄羅斯科沃科技學院航天中心負責人安東•伊萬諾夫指出了中國火星探測器此行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目的: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外星人」的生命跡象。

安東•伊萬諾夫稱「天問一號」攜帶的一個特別關鍵設備,就是地球物理學工具次表層探測雷達,該雷達可以探測火星100米的地底,觀察火星結構,並可能找到其中蘊藏冰層。

實際上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過設想,「外星人」生活在外星球的地表的「地下城」中。

這一次,中國火星探測器攜帶的設備是否真的能夠發現火星上蘊藏生命體?或許幾個月之後就有結果。


某種意義上說,俄羅斯人對中國探索火星是抱有歉意的

中國近年來在太空探索技術上取得的成果突飛猛進,從嫦娥五號到天問一號,無不引發全球關注,然而,俄羅斯人對中國該領域的發展顯得尤為關注。

這其中有因為中俄友好的緣故,也有角色互換的緣故。

曾經,中國在仰望蘇聯和俄羅斯在太空的探索,並為俄羅斯人點讚。現在是,俄羅斯在關注中國的前進為中國點讚。

在10年前的2011年,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還要藉助俄羅斯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可惜的是,俄羅斯那次任務在太空變軌失敗,導致中國人的探測器首次探測火星也跟著失敗,這一點上,俄羅斯人對中國是抱有歉意的。

2016年,中國不再藉助俄羅斯的發射,全新立項火星探測項目,命名「天問」,時至今日,「天問一號」成功入軌,中國人在火星探測邁進了一大步。

2021年2月11日是中國農曆鼠年的除夕,12日是中國農曆新年,「天問一號」以這樣的方式給國人拜年,很好。

衛星拍到大批船隻集結南海,美軍愁眉難展,又要一夜起「航母」?

我國自媒體消息,把美國國會忽悠瘸了:中國新航母10萬噸還核動力

美軍大做文章,要強行搜查中資港口?以色列的做法教烏克蘭做人

美俄達成共識後,中國的反應引人關注:會否選擇擴大核武庫?

必須反制!中國剛採購400臺發動機,烏克蘭就制裁中國航空公司

相關焦點

  • 出發:火星!俄羅斯晶片設計失誤,中國火星探測器被送入地獄!
    其實完全不會,因為我們是在地球軌道上加速飛向火星的,探測器不僅繞地球公轉,而且還在地球軌道上繞太陽公轉,因此我們可以看成是一個在地球軌道上向火星出發的探測器!也就是在近日點上加速向遠日點火星衝刺,前文我們理解了第二宇宙速度加速時會形成一個以加速點為近地點的無限長半長軸橢圓的軌道,意思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點就是地球軌道的半徑,1.5億千米,遠日點就是火星軌道大概2.2億千米(平均距離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借力俄羅斯火箭,被推遲兩年發射,最終失敗
    ,或者成功登陸火星,但最終結果都是失去聯繫,下落不明。因為俄羅斯也要發射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當時的中國「螢火一號」計劃與「福布斯-土壤」攜手同往火星。為什麼需要搭載俄羅斯的火箭?這其中有兩個很客觀的因素。首先,火星探測器首先要脫離地球的引力,就必須獲得超過11.2公裡/秒的第二宇宙速度。
  • ...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火星|...
    簡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將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因為其遇上了複雜的降落傘系統。火星探測團隊的斯基帕雷利號探測器在子午線平原上墜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將會吸取教訓。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的火星著陸器和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
  • 火星不再孤單,中國發射火箭,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火星探測器了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沒有阻擋我們在天文科技的熱情,就在7月23日13:25,中國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送入太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力量。這就是科技的硬實力,靠吹牛是吹不上去的。
  • 火星不再孤單,中國發射火箭,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火星探測器了!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沒有阻擋我們在天文科技的熱情,就在7月23日13:25,中國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送入太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力量。這就是科技的硬實力,靠吹牛是吹不上去的。
  • 三國火星探測器,中國有望超越俄羅斯,美國仍是第一,阿聯呢?
    而在中國探測器之後約一星期,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也將經歷同樣的考驗,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不過,中美兩大航天強國,都不是今年火星迎來的第一個地球來客: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兩天前同樣抵達火星軌道,並使得阿聯成為了第五個抵達火星軌道的國家,而中國只能屈居第六。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了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用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估計明年二月左右將穿越地球和火星的星際空間,到達火星附近! 這其實並不是中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中國國家航天局早在2011年就曾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
  • 火星有多少探測器正在工作?8臺!中國還有必要探索火星嗎?
    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原因,而是它搭載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在地球與火星轉移軌道時候變軌失敗!搭載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俄羅斯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號,這是一個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的項目,因為福布斯土壤號仍然有富餘的空間,並且處於分擔費用的考慮,因此俄羅斯航天署選擇了和中國合作,剛好中國在火星探測上仍然是一片空白,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這讓中國一舉進入世界火箭第一梯隊,同級別的美國獵鷹重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63噸,遠高於中國的胖五的25噸,俄羅斯「質子-M」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4噸,與中國胖五相仿,中國重型火箭終於和美俄現役重型運載火箭的能力達到了同一個量級。
  • 火星衝日明日上演,今年為什麼火星探測器扎堆去火星?這就是原因
    除此之外,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富蘭克林號"火星探測器也是原定在2020年的7月份發射的。後來推遲到了2022年發射。有的朋友很好奇,為什麼今年火星探測器任務特別多呢?難道是趕巧了嗎?
  • 在火星探測這方面,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
    這是因為,在火星探測方面,在深空探測方面,中國還真的只是才剛開始。航天技術強,深空探測弱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與美國和俄羅斯三分天下。中國有獨立自主的「天宮1號」「天宮2號」空間站。中國也是第一個能讓探測器到達月球背面的國家。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這次天問一號的總重量達到了5噸,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3175公斤,都需要「胖五」把它們送上太空。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如果長時間觀察,就會發現火星有時在恆星間向東移動,被稱為順行;有時向西移動,被稱為逆行。在順行、逆行轉換的時候,相對恆星靜止不動,被稱為留。 古人把火星稱為熒惑,就是因為它看上去顏色熒熒如火,在恆星間有著令人困惑的行進方式。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為什麼火星會不斷地在恆星間順行、留、逆行、留再順行。
  • 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偉大時刻,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全面領先美國
    今年7~8月迎來火星探測的最佳發射窗口期,這期間包括中國的「天問一號」、「NASA火星2020」、「阿聯希望號」,等在內的火星探測器都將陸續升空。,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避難的港灣,要知道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就比如在電影「流浪地球」裡空間站和地球本體的人類作為兩種希望分別存在,如今的地球人也需要這樣個前哨,而最有可能成為這個前哨的星球,就是和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火星」,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火星上一天為24小時37分,和地球基本差不多,而且「火星」的地表也是堅硬的並且擁有適合的引力,適合人類站立行走。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尋找能源、擴展人類生存空間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生命周期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非再生資源,遲早有被開採利用完的一天。人類要長遠生存下去,必須要找到新能源,來維持人類可持續發展和生存。而火星就是我們的首選之一,火星是類地行星,不僅資源豐富,還距離地球較近,是最有可能被改造成為人類第二個家園的星球之一。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要知道,中國第一臺火星探測器就是在進行脫離地球軌道變軌時出現了差錯,從而導致整個計劃失敗。而成功進入「霍曼轉移軌道」後,在七個月的太空航行時間中,也有可能隨時發生意外。
  • 火星男孩和火星探測器一同聊火星
    火星對於我們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星球。陌生因為它離我們太遙遠。熟悉是因為地球上流傳著太多火星故事,而且俄羅斯還有火星男孩波利斯卡。我先聽聽他怎麼介紹火星的!《火星之死》一書的作者約翰教授通過對火星大氣中含有的物質,推斷出火星發生過大規模的熱核聚變,也就是巨型氫彈的爆炸。從而證實了火星可能真的發生過戰爭而且是核戰。
  • 火星飛船功虧一簣!俄羅斯無奈宣布一項決定,風景我們這邊獨好
    俄歐聯合發起ExoMars2020項目可謂是強強聯合,俄羅斯歷史上也曾發射過不少火星探測器,雖然也有成功,但大部分任務皆以失敗告終,尤其是登陸火星任務屢試屢敗(僅有一次登陸火星任務在登陸之後存活了數十秒)。也許歐空局正是看上了俄羅斯豐富的火星登陸經驗,失敗也是經驗,因為該趟的雷區都趟過了,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哀兵必勝」。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蘇聯,探測火星的先驅,從1960年蘇聯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遺憾的是從1960年到2011年,蘇聯(加俄羅斯)發射過20個火星探測器,全部失敗!其中2011年發射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在變軌緩解出現故障,宣告失敗,上面還搭載著我國的「螢火一號」小火星探測器,也葬身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