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麼多病毒都來自蝙蝠 超級群居 新陳代謝旺盛 超強免疫系統

2021-01-15 楚天新傳媒

據新華社電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

●棲息密度極高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策展人布魯斯·帕特森說,蝙蝠擁有的一些獨特特點或許使它們能攜帶大量病毒。這種哺乳動物「極其喜歡群居」,大部分時間都聚集在一起。在夏季,全球規模最大的蝙蝠群會降落在德克薩斯州布拉肯洞穴,屆時會有逾1500萬隻墨西哥游離尾蝠聚集在那裡。在這個洞穴裡降生的小蝙蝠的棲息密度極高。

「我們都知道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及其在打破病毒傳播鏈方面發揮的作用——可是,當整個生物群體都擠在一起且這種非常緊密的社群中的個體彼此照顧時,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了,」帕特森說,「任何病原體或寄生蟲傳遍整個群體無需很長時間。」

●免疫系統強大

帕特森說,由於像這樣採取群居生活方式,為了生存,蝙蝠進化出了強大的免疫系統。這種強大的防禦系統使得它們雖然攜帶很多病毒卻不會生病,或者至少抵禦狂犬病等致命疾病的時間比其他哺乳動物更長。

只有當蝙蝠在冬季為保存體能而冬眠時,這種天生的保護能力才會下降。

●新陳代謝旺盛

除了擁有非同尋常的免疫系統外,蝙蝠還是唯一能飛翔的哺乳動物。蝙蝠進化出的一些助其待在空中的能力也使得它們對病毒有適應力。

「飛行是最奢侈的出行方式之一,消耗的體能比遊泳、走路或跑步消耗的體能要多得多,」帕特森說,「為了待在空中,蝙蝠不得不非常努力。」因為蝙蝠在飛行時消耗了很多體能,它們的新陳代謝率很高。

另一種可能性是,飛行令蝙蝠的體溫上升到擊敗病毒的水平。這在某種程度上有點兒類似發燒能幫助人類抗感染。

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它們的超級群居行為、「渦輪增壓」式新陳代謝過程以及超強的免疫系統——形成了攜帶和傳播疾病的完美風暴。「蝙蝠的這些特性不僅使得它們非常擅長阻止病毒攻克它們的系統,也使得那些病毒在蝙蝠體內存活的時間比在其他動物體內更長,」帕特森說,「這增加了蝙蝠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動物或人的可能性。」

●蝙蝠種類繁多

不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病毒生態學家納德斯·莫倫茲認為,蝙蝠種類繁多,所以,我們會在蝙蝠身上發現那麼多人畜共患病毒。

事實上,許多病原體是由其他動物傳染給人類的。與蝙蝠相比,臭鼬或浣熊讓你染上狂犬病的可能性更高;中東呼吸症候群通常是由駱駝傳播的;而引發2003年非典疫情的多半是果子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這麼多疾病來自蝙蝠?答案在這裡
    參考消息網5月9日報導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6日刊文稱,科學家發現,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相比,蝙蝠攜帶的能感染人類的病毒似乎特別多。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答,現摘編如下:蝙蝠的何種特性使其能攜帶那麼多病毒呢?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解釋,儘管沒有任何一個解釋意味著,我們應該生活在對蝙蝠的恐懼中或責怪它們傳播了新冠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報告中稱,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報告中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蝙蝠的毒性為何這麼大,招招致命,數量還如此之多?
    蝙蝠數量極其龐大,在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地位。它是昆蟲的天敵,可以消滅害蟲,保護農作物,也是傳播花粉,播種植物的小能手。然而我們對蝙蝠的認識都是因為它體內致命的病毒。為何蝙蝠可以攜帶的病毒,毒性這麼大,我們下面來聊聊。
  • 向孩子科普蝙蝠與冠狀病毒
    除了我們了解的蝙蝠是一種能飛的哺乳動物外,它還有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利於病毒寄生與傳播的神秘屬性。 1. 蝙蝠自身超強的免疫能力簡直是「逆天的存在」;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超快的新陳代謝也讓蜂鳥體溫很高,但它們具有一種特殊適應性——「散熱窗口」,可以避免身體運動過熱。 而蝙蝠卻不一樣,大約在數百萬年前,作為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因為其飛行特性導致其具有很快的新陳代謝,因為為了能飛,蝙蝠的心跳要達到1000多下,簡直就像一臺渦輪增壓的發動機(這也鍛造了蝙蝠超強的心臟結構),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 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為何不會被自己攜帶的病毒殺死?
    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或稱儲存宿主,比如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有統計顯示:齧齒動物總共攜帶179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8種,蝙蝠總共攜帶137種病毒,其中人畜共患的有61種。
  • 為什麼病毒攜帶者每次都是蝙蝠?這真不是蝙蝠的錯!
    人類史上,出現過很多危險病毒,如尼帕、亨德拉、伊波拉、馬爾堡、非典型肺炎等等,這些病毒都很可怕,其中伊波拉病毒能殺死90%的感染者,致命性極高。而冠狀病毒雖然達不到這麼高的致死率,但是其傳播速度很快。像馬來西亞這個國家,連蝙蝠棲息的森林都被商業養豬場佔了,這樣一來病毒就會從蝙蝠身上傳到豬身上,再由豬帶給人類,首次尼帕病毒就是這樣在人類中爆發的。又比如在澳大利亞,由於原生森林遭到當地居民的破壞,才讓果蝠有機會飛進郊區花園,從而萌生出亨德拉病毒。當然了,蝙蝠所攜帶的病毒確實比絕大部分動物多,而且攜帶的大多是對人類致命的病毒。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病毒之王」蝙蝠:飛行時會「發燒」,攜上百種病毒卻很長壽!
    飛行和發出超聲波都需要消耗巨大能量,夜間昆蟲數量多,可以確保吃得飽(每隻蝙蝠每夜需吃下一半體重重量的食物)。 3、蝙蝠的主要天敵主要有蛇類、蜥蜴等,但多篇研究論文證實,蝙蝠的空中壓力主要來自猛禽。選擇夜間活動,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自己的小命和獲得食物資源。 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毒毒毒毒!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我們先從國人最熟悉的「非典」事件說起,也算是當下最應景的回憶。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蝙蝠大部分沒有毒,也輕易不會咬人,可是它身體攜帶的病毒卻是數量驚人的,而且許多是「超級病毒」,人類被感染後甚至會引發一場災難,比如說此次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就是蝙蝠引起的,說蝙蝠是「毒王」都不過分。蝙蝠身上攜帶各類病毒的數量,甚至高達100多種,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伊波拉病毒等。亨德拉病毒可以導致感染者腎衰竭,呼吸困難直至死亡。
  • 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Part.2實際上蝙蝠在病毒的生物鏈裡地位非凡,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SARS僅僅是眾多居住在蝙蝠體內的一種而已。1994 年,澳大利亞亨德拉鎮的一個賽馬場暴發了一場疫情,殺死了14匹賽馬和1個人。導致此次疫情的病毒被稱為亨德拉病毒,被懷疑來自蝙蝠。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蝙蝠作為惟一一類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為了對抗飛翔造成的高代謝率、高氧化應激水平等諸多情況,其在演化過程中,進化出了高水平的DNA損傷修復功能及更強的免疫應答系統,所以蝙蝠在攜帶大量對於人類致命的病毒時,自身很少發病或者不發病。蝙蝠攜帶多種病毒,為何自己卻安然無恙?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 蝙蝠攜帶多種病毒,卻不會生病?科學家:蝙蝠有「超級免疫力」
    毫無疑問,蝙蝠這種地球上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們已經在200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多達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多達500種,一隻蝙蝠攜帶的病毒就多達100種。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馬爾堡病毒、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就是蝙蝠。
  • 小小的蝙蝠怎麼會這麼「毒」?科學家:這是為了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這不禁令人奇怪,小小的蝙蝠怎麼會這麼「毒」?能夠攜帶大量病毒的蝙蝠早就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並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表明蝙蝠之所以這麼「毒」,其根本原因就是,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而言,蝙蝠的機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很弱,這種特性使得進入蝙蝠體內的病毒更加容易存活。那麼為什麼蝙蝠會有這種特性呢?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是為了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 為什麼說蝙蝠堪比「萬毒之祖」,看完就知道蝙蝠有多毒了?
    在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後,一個動物又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那就是蝙蝠。近現代以來,蝙蝠身上攜帶了數種病毒都感染到了人類身上,例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mers病毒、sars病毒等。蝙蝠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天然的&34;。為什麼這麼說呢?
  • 蝙蝠被稱為移動「病毒庫」,帶有多種致命病毒,那該滅絕蝙蝠嗎
    ,甚至大名鼎鼎的狂犬病毒也是來源於蝙蝠,現在每年澳洲不少的人都是死於來自蝙蝠身上的狂犬病毒。所以蝙蝠被稱為移動的病毒庫是當之無愧,一點也沒叫錯,甚至可以說近50年最臭名昭著的疫情的宿主都是蝙蝠。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既然蝙蝠身上攜帶有如此之多的病毒,為什麼蝙蝠自己沒出問題,但對人類的威脅性卻如此之大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蝙蝠身上為什麼會攜帶如此之多的致命病毒,大概有4個原因。
  • 冠狀病毒爆發引發了一個問題: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蝙蝠對病毒的猛烈免疫反應可以驅使病毒更快地複製,因此,當蝙蝠跳入具有一般免疫系統的哺乳動物(如人類)時,這些病毒會造成致命的破壞。某些蝙蝠-包括那些已知為人類最初感染源的蝙蝠-已被證明擁有可以永久免疫的免疫系統,以增強對病毒的防禦能力。這些蝙蝠中的病毒感染導致迅速的反應,使病毒脫離了細胞。
  • 「死神」蝙蝠是如何與病毒共舞的?
    事實上,約有60%來自動物的新型傳染病都是人畜共患病,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來自於野生動物。一項2013年的研究顯示,在蝙蝠身上發現的137種病毒中,有61種為人畜共患病原[4]。[2]蝙蝠的免疫系統這麼強大,能否參照這種機制,通過一定的方法改造人類的免疫系統,使其愈加完善呢?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學過免疫學的同志應該知道,抗病毒免疫反應會導致機體產生炎症等反應。當機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時候,無法區分敵我,就會對機體自身造成傷害,也就是所謂的炎症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