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打來電話說,大辛河中可能存在外來植物「三裂葉豚草」,其花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花粉過敏。濟南市農業局植保站專家表示,農業部門和龍洞街道辦正在對這些「毒草」進行防治。
大辛河裡來了不速客
市民周先生住在全運村附近大辛河畔某小區,從前年開始他的過敏性鼻炎就越發嚴重起來,雖然吃藥不少但總不見好轉。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現在看來,「罪魁禍首」終於現形了。近期農業部門在大辛河龍洞原龍洞莊至奧體中心的大辛河溝谷中發現成片的「三裂葉豚草」,綿延長度超過2公裡。而三裂葉豚草釋放的大量花粉正是秋季花粉過敏症的主要致病原。
9月2日早上記者來到全運村附近的大辛河畔。由於乾旱少雨,河道已經乾涸,記者下至河谷行走不遠就看到河堤兩側遍布一種葉片呈三角形、花形如高粱一樣的植物,這就是三裂葉豚草。
在河岸兩側,豚草多是成片分布,葉片分為三脈,有的植株高度差不多有1 . 5米,十分容易辨認。現在正是花期,但由於前幾日降雨的緣故,黃色的花粉沒有漫天飛舞,很多散落到葉子上。
「之前大辛河裡可沒有這種草,好像是這幾年忽然冒出來的。」在河畔種菜的馬先生告訴記者。
這種草來濟已十幾年
「其實在2001年,我們就在濟南發現了三裂葉豚草。」濟南市農業局植物檢疫站站長王翠萍告訴記者。2001年,濟南市農業局在濟南市郊區大金莊附近及臘山河一帶,發現了檢疫性外來有害生物—— — — — 三裂葉豚草。
當時,植保站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在臘山河兩岸和大金莊莊南木材批發市場北到京福高速公路地段路旁、河邊溼地、單位院內、居民房後、糧田、果園均有三裂葉豚草生長,有的已經侵襲到道路兩旁部分糧田、果園。
在此之後,農業部門對這片區域進行了治理,並且隨著濟南高鐵站的興建、當地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和水利部門對臘山河整治,三裂葉豚草的面積逐漸減少並得到控制。
記者了解到,北京、瀋陽等城市深受三裂葉豚草之害,自2004年以來北京已經投入1000萬元防控資金用於治理三裂葉豚草。
據悉,8月29日濟南農業部門在歷下區龍洞街道辦事處開展了三裂葉豚草檢疫培訓工作,剷除工作將於近期開始。
外來的植物還真不少
記者從濟南市農業局植物檢疫站了解到,除了三裂葉豚草,濟南的外來植物還有黃頂菊、銀毛龍葵、空心蓮子、水葫蘆、銀膠菊等。
「黃頂菊最早是2010年在308、309國道和德州交界處發現的,龍葵是2012年於天橋區首次發現的。而空心蓮子、水葫蘆來濟南的時間更早。」王翠萍告訴記者。
雖然外來物種不少,但其危害性卻不相同。像黃頂菊和銀毛龍葵都原產於美洲,屬於旱生植物,生命力比較頑強,但沒有什麼毒性,如果侵入農田只不過是一種新的雜草,影響農業生產。
而三裂葉豚草和銀膠菊卻有可能會直接危害人畜健康,銀膠菊外表的微細狀體含有銀膠素,吸入過多可能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所以被視為毒草。
王翠萍表示,外來入侵物種大部分是通過人類的自身行為有意或無意引入的。一是有意引種,如空心蓮子草、水葫蘆原本是當作飼料和觀賞用途引進的;另外一個途徑是通過引進的貨物及其外包裝無意間夾帶引進的,完全通過風力以及生物自然遷徙等因素進行入侵的方式不太常見。
小知識
三裂葉豚草又名大破布草,原產北美洲索諾拉地區,現已擴展到世界各大洲,中國最早於20世紀30年代首先在遼寧鐵嶺地區發現,現在已經遍及多個省份。
由於三裂葉豚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與人接觸可迅速釋放,引起過敏性變態反應,它是秋季花粉過敏症的主要致病原,可以誘發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蕁麻疹等疾病,人畜誤食可中毒。
相關資料顯示,每年8-9月是三裂葉豚草的花期,這時如果大量花粉在空氣中飛揚,人們吸入後就會感染,症狀是咳嗽,流涕,哮喘,眼鼻奇癢或出現皮炎。每年同期復發,病情逐年加重,嚴重的會並發肺氣腫、肺心病乃至死亡。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使上千萬人致病受害,有的地方人群發病率高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