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持續推進新能源飛機項目 勝率幾何?

2020-11-25 中國航空..

在7月20日開幕的線上範堡羅航展(FIA connect)中,空客零排放技術副總裁Glenn Llewellyn在「清潔飛行——零排放飛機之路」研討會上表示「空客已經將氫能源視為實現未來十年將零排放商用客機推向市場目標的主要能源,並且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推出一款零排放商用客機。」

議上,Glenn Llewellyn還表示,機場還必須為21世紀30年代的氫動力飛機做好準備,這意味著需要將氫氣引入機場,為地面設備提供動力。基礎設施和飛機開發同樣重要。而目前空客已啟動初步工作,通過與能源公司開展後續合作擴大氫能應用規模。

空客氫動力能源概念機

雖然目前氫燃料只適用於200座飛機,對於大型飛機來說,使用混合動力能源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總體來說,對於新型能源飛機及其市場布局,空客的這一規劃顯然是得到了來自其重要夥伴:法國政府的積極支持。對於新型能源飛機,法國政府一直是積極的推動者—— 7月6日,法國政府宣布了「綠色飛機計劃」。按照這一計劃,包括空客在內的法國國內航空企業將在2035年左右推出零排放的「綠色飛機」,這一計劃將有1300家公司參與。此外,由於疫情重創了其航空產業,法國政府宣布對航空航天領域實施總計為150億歐元的援助計劃,這其中也有15億歐元將用於新能源民用客機的研發,可見其決心之大。

那麼,法國推動新能源客機研發的底氣何來?其中又將有哪些風險?

空客和賽峰,法國航空業的「左膀右臂」

作為空客的初創者之一,法國擁有雄厚的航空實力。除了多國共同持股的空客之外,達索、賽峰、泰雷茲等航空產業鏈巨頭均為法國企業。

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南庇里牛斯大區的「航空航天谷(Aerospace Valley)」聚集了大量的航空航天企業

在下一代新能源飛機的研製上,其實力集中體現在空客和賽峰兩大集團上。

空客

2014年5月,歐盟宣布啟動「潔淨天空2」計劃(CleansSky2,以下稱CS2),並指定空客主導CS2的實施。

CS2是潔淨天空計劃的延續,是歐洲範圍最廣的航空科研項目。憑藉其龐大雄厚的規模,CS2能夠集結全歐洲最好的技術、人才和資源,讓未來實現突破的可能大大增加。這一框架下,空客的重點研究領域包括新型航空動力系統及其與飛機機體的整合、未來飛機機身、客艙的研發,以及未來駕駛艙的研發。

即便在疫情之下,空客也一直在推進這些項目的進行,譬如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空客A340「BLADE」層流翼驗證機已經於6月份恢復了試驗飛行。

A340「BLADE」層流翼驗證機

「BLADE」意為Breakthrough Laminar Aircraft Demonstrator(突破性層流翼演示機項目)。這架飛機的任務是通過新型層流機翼的設計與試驗,評估將其引入商用航空應用的可行性,使機翼摩擦減少50%,二氧化碳排放減少近5%。這種新型層流機翼旨在通過改變現有機翼的形狀、材料和表面,將燃料消耗降低4.6%。

賽峰

在「潔淨天空」項目中,賽峰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積極參與了其中六個研究領域,並負責協調兩個旗艦級發動機驗證項目:開式轉子發動機(帶反向旋轉葉輪的發動機)和Tech800渦軸發動機。

賽峰Tech800渦軸發動機驗證機

目前,Tech800上經過驗證的一些技術已經應用於賽峰旗下的直升機發動機如Arrano等型號上。此外,賽峰表示其75%的研發和技術預算被投入到尋找更加環保的解決方案中,在發動機技術、航空航天材料、可持續替代燃料等方面賽峰都有所建樹。 2007年,賽峰集團就在其發動機上進行替代燃料測試。法航荷航集團所運營的搭載了CFM56發動機的A321飛機,使用法呢烷和航空煤油混合燃料,在土魯斯和法國之間進行了數十次飛行測試。此外,賽峰也一直在研發麵向2040–2050年的未來發動機概念,如分布式推進、混合動力推進和邊界層吸入。

賽峰所研發的這一混合動力燃料已經正式投入商業運輸服務

氫能源的優勢與劣勢

目前航空領域減少碳排放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提高現有能源利用效率,二利用替代能源,三使用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術(CCUS)。其中CCUS大多與煤電、化工行業結合,且可能增加飛機設計難度與空載重量,所以在航空領域中,前兩種減排路徑尤顯重要。 對於傳統航空燃料來說,提高現有能源利用效率無法實現碳的零排放;而對於新興生物燃料,原料來源有限、經濟成本高等問題,也一直是其大規模進入市場應用的「攔路虎」。而使用替代能源,如太陽能、核能則也存在許多問題。 


太陽能由於能量密度小,要僅依靠太陽能支持飛機運行,需要在目前基礎上大力發展更高能量密度的太陽能電池。

瑞士在2014年試飛的「太陽動力2號」飛機,其翼展與波音747大型飛機相當,使用約1.2萬塊太陽能板,重量與普通四門小車相仿。但是它僅能容納兩名駕駛員,所以在成功試飛後並未向民用客機發展。 

另一種能量密度高的能源則是核能。但核反應堆技術複雜,價格昂貴。而且想要將核反應堆放置在飛機上,就必不可少的需要大量的屏蔽材料而這些材料勢必會減少飛機的有效載荷。最重要的是,核動力裝置的安全性難以保障。

氫能源,相比以上二者具有儲量豐富、來源廣泛、能量密度高、清潔、且價格低廉等優點,更加具有開發價值。

7月7日,飛行器設計製造公司ZeroAvi宣布完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氫動力飛機的第一階段試飛,並希望在2023年正式投入商業運輸市場。

試飛驗證機為一架6座的Piper M350飛機,6月23日其在英國完成了首次試飛。ZeroAvi宣稱這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氫動力飛機。

但實現氫能源的廣泛使用並不容易,其難點如下:

製取困難,成本高

雖然氫氧燃料電池的發展前景很好,但是氫氣製取的成本卻是普通汽油的數倍,這個價格是市場所難以承受的。即使世界各國都將目光投向了利用太陽能來分解水這種廉價、低成本來利用光的作用下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但是目前仍缺少一種價格、效率等方面都適合推廣的催化劑來實現這一目標。目前世界上有50多個實驗室正在進行相關研究,但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

安全性低、儲運困難

由於制氫地與用氫地往往存在一定的空間距離,在沒有完整的輸氫管網的情況下,需要通過高壓氣態等方式運輸至用氫地,成本較高。同時,如何保證氫氣在儲運過程中的安全也是制約氫能行業發展的瓶頸。

研發與供應鏈的管理,是個問題

雖然按照法國政府的宣告,此次新能源客機項目的開發以空客公司為主導。但是此前在研製6代戰鬥機的項目上,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多國出於經濟和科研實力等多方面考慮,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分裂成「暴風」六代機(Tempest)、「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六代機的兩大陣營。

而隨著英國正式脫歐,德國還是否會和法國緊密合作,法國能否保證航空產業鏈上的1300家公司能夠齊心協力開發新能源飛機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英國BAE集團在2018年範保羅航展上展示出的「暴風」六代機構想圖

空客公布的「未來作戰航空系統」FCAS六代機構想圖 

值得一提,被納入法國未來新能源飛機研發計劃的這1300多家航空製造企業,近70%是中小型企業。在疫情影響下,這些企業大多需要政府的補貼援助,但由於基數大,但僅僅由政府資金補助,持續的時間將非常有限。 此外,研發新機所需的巨大資金,也可能成為這一項目的「攔路虎」。雖然法國政府表示自己仍將投入15億歐元將用於新能源民用客機的研發,但是即便是有「空中巨無霸」之稱的空客A380,當年歐洲的飛機公司在正式投產之前也曾斥巨資,歷經10年之久才成形,到2020年又投入88億歐元,最後造價110億歐元的第一架A380才得以面世。因此與這相比,這150億歐元中的十分之一(即15億歐元)是否能夠支撐起該項目,也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

綜上所述,儘管表面上法國看起來極佔優勢,但是想要如期在2035年推出「法國製造」的零碳排放「綠色飛機」,仍需解決不少問題。而法國會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無法預測知道,只有時間才會告訴我們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幾何A領銜吉利新能源 助力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
    幾何A領銜吉利新能源 助力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吉利汽車集團作為本次山西省新能源公務車推廣會的主要贊助機構,將安排吉利、領克、幾何學三大品牌旗下的多個新能源及電氣化模型,與本次推廣會的接待指定車進行現場展示。
  • 破解新能源與國際化,幾何A從數學英語裡找到答案!
    目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正快速推進,新技術新需求重塑著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可預見的消費潛力巨大。近日,為適應新能源市場變化,吉利宣布將吉利新能源升級為獨立子品牌之一。根據其新能源戰略,未來吉利旗下將陸續推出 30 多款新能源產品,覆蓋各個細分領域。
  • 飛機革命?世界首架「離子推進」飛機試飛成功
    自第一架飛機在 100 多年前飛行以來,天空中的幾乎每架飛機都藉助於螺旋槳、渦輪葉片和風扇等活動部件飛行,這些部件由化石燃料的燃燒或產生的電池組供電,伴隨著它們整個飛行過程的是惱人的噪音和持續的排放。
  • 三峽新能源永安貢川風電場項目有序推進
    位於貢川鎮的三峽新能源永安貢川風電場項目是永安市五比五曬項目之一。連日來,該項目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計劃於今年5月併網發電,年底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  在項目現場可以看到,永安貢川風電場項目現已全面復工,工作人員正在對已吊裝完成的6颱風機進行調試,同時具備併網發電條件,110kV升壓站主體建設已完成,110kV送出線路已完工。
  • 法國:空客公司推出氫燃料驅動零排放噴氣式飛機
    空客公司研發的新能源飛機(Credit: PA:Press Association),這將創造一個「高效的混合電力推進系統」。要使商用氫動力飛機可行,就需要在機場的加油基礎設施上進行重大投資。福瑞表示:「這些概念將幫助我們探索和研究世界上第一架成熟的零排放商用飛機的設計和布局,我們的目標是在2035年前投入使用。「向氫燃料的過渡,作為這些概念飛機的主要動力源,將需要整個航空生態系統採取果斷行動。「在政府和工業合作夥伴的支持下,我們可以迎接這一挑戰,擴大可再生能源和氫氣的規模,以實現航空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 勝率、盈虧比與波動性
    我認為,投資中主要需要考量投資勝率、盈虧比、波動性三個指標。勝率:投資獲得盈利的概率。勝率與時間有關。如超短線投資者追求第一天入場後第二天的勝率,短線投資者追求1個月內的勝率,中線投資者追求2-6個月的勝率,長線投資者追求6個月以上乃至數年的勝率。
  • 山西大同:2020積極推進風光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 開展新能源綠證...
    持續深化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退出煤炭落後產能135萬噸,煤炭先進產能比重佔到71.5%。加速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光伏領跑者基地發電規模居全省第一,晉北風電基地39萬千瓦建成併網,光伏平價上網+生態恢復治理有效實施,清華啟迪煤礦廢棄巷道壓縮空氣儲能100兆瓦電站示範項目開工建設,新能源裝機規模佔到全市電力總裝機規模的36%。持續推進節能增效,不斷優化用能結構。
  • 飛機革命?「離子推進」是什麼黑科技?
    自第一架飛機在 100 多年前飛行以來,天空中的幾乎每架飛機都藉助於螺旋槳、渦輪葉片和風扇等活動部件飛行,這些部件由化石燃料的燃燒或產生的電池組供電,伴隨著它們整個飛行過程的是惱人的噪音和持續的排放。由於太空的真空環境,這樣的系統電離的是氙氣,而巴雷特的飛機電離的是環境空氣中的氮分子。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一直沒有在我們的飛機上使用這種技術呢?要知道,在太空中運用離子推進比在大氣中容易得多。衛星在重力牽引下環繞地球飛行,離子推進器只是用作簡單的航向校正。
  • 法國十大造型最靚麗飛機排行榜TOP10
    世界上第一個飛離地面的是法國人,1783年蒙戈爾菲爾兄弟首次駕駛熱氣球升空,不過除了法國人,知道他們的人並不多。現在,法國仍是世界航空科技強國,設計製造了各種各樣的飛機。英國人是活塞式飛機時代的航空強國,但在噴氣機時代落伍了。法國正相反,自1950年代開始,它在噴氣飛機領域取得的成就遠大於它的活塞式飛機。
  • 新能源板塊為什麼持續瘋漲?全世界都在推支持政策
    「新能源已成為主力電源之一,去年有21個省(區)新能源發電裝機成為當地第一、第二大電源。」國家電網國調中心原副總工程師裴哲義此前總結稱。為什麼中國從近年開始大力推進新能源?一個關鍵點在於成本問題。前些年,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高成本,所以為了鼓勵發展,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
  • 幾何品牌銷量嚴重敗退,吉利汽車新能源之夢遇阻
    作為承載著吉利汽車新能源夢想的新創品牌,幾何汽車2019年4月在新加坡登場時,可謂轟轟烈烈,躊躇滿志,風光無限,並喊出了「致力於成為全球用戶純電出行的首選品牌」口號。但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的2020年,它竟依然掉鏈子。 根據乘聯會目前已公布的最完整數據,截止2020年11月,幾何汽車的累計銷量只有8911輛。
  • 金禧國際控股集團新能源戰略加速推進——宿南煤層氣項目盛大啟動
    對此,金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禧國際控股集團)將依託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深耕清潔能源的勘探、開發,推動「實業+金融」雙輪驅動的產融結合發展戰略。 金禧國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盤繼彪先生強調:「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發展清潔生產,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企業的力量」。
  • 從首架電動飛機首飛看新能源資源
    背景材料  據英國衛報12月11日報導,世界上第一架全電動商用飛機已經完成了首次試飛,從加拿大城市溫哥華起飛,飛行15分鐘。  澳大利亞工程公司magniX的執行長羅伊·甘扎斯基說:「這證明了全電動形式的商用航空是可行的。
  • 政策推進開放加速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原標題: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中國汽車產業再次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焦點。
  • 智慧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磁懸浮……成都將重點搞這些高端製造
    、警務飛行等公共服務,鼓勵開展飛機融資租賃。支持引進國外成熟的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生產線,持續提升機頭、機身等飛機大部件研製水平,支持優勢企業積極搶佔全球市場份額。突破航電系統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形成一批適航取證的自主核心航電產品,進入三大主機廠(波音公司、空中巴士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供應商名錄。
  • 國家電網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
    14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全力服務「六穩」工作,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 秀洲高新區項目推進持續綻放「光芒」
    由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嘉興隆基樂葉高效組件項目於2019年10月籤約落地,2020年2月開工建設,10月正式投產,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跑出了高新區「加速度」。在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後,實現當年見成效,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快速成長篇章,也是高新區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件喜事,折射出高新區2020年持續深入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的生動成效。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
  • 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記者 封爍 攝4月籤約,5月拿地,6月入場,7月開工,12月一期項目建成投產……這一串時間節點,見證著一家環保產業企業落地的「加速度」。「海南開展『禁塑』工作為我們環保包裝產業帶來新的機遇。成立海口裕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環保餐包配套及高端包裝業務,這是裕同集團產業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該項目是佛山市今年引進的首個投資額超百億的製造業項目,是繼一汽-大眾等整車生產項目落地後,南海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又一項突破。項目落點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南海將在成熟的整車製造產業和汽配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布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 菏澤市單縣:加強重大項目謀劃 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 菏澤市單縣堅持把工業經濟發展作為趕超跨越的重要抓手、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進產業倍增工程,促進工業經濟質量效益提升、總量快速膨脹。擁有全球最大的高熱穩定性不溶性硫磺單體生產線,目前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尾聲,預計12月底之前具備生產條件。山東恆舜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波說我們這個項目總投資10.6億元,這個項目建設完成之後有六萬噸的產能。產品主要銷往像日本普利司通,法國米其林等世界知名輪胎企業,整個項目建設全部完成之後,可完成銷售收入十億元,實現稅收一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