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主動的人?——第十七封信

2021-01-11 傻傻的堅持著小夢想

這是我按照需求寫給小校園的夥伴們的第十七封信封信,主題是:主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致夥伴們的第十七封信:

剛看到這個主題時,我便開始思考:主動什麼呢?

主動表白、主動做事、主動幫忙、主動工作、主動聊天、主動權、主動性、主動思考、積極主動……因垂絲汀。

想了很多詞語,最終我想起了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的一詞:主觀能動性。

起因是我的父親,我這幾天在家裡他天天找我喝酒,前天晚上炒了個青菜,他都問我:喝一杯?我滿懷怒氣地拒絕了。

於是,這幾天我一直在想主觀能動性是啥?

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主觀能動性是人在下一秒對自己的選擇的主動控制能力。拿我父親這件事舉例子的話,我父親就是一個沒有一點主觀能動性的人。在他喝酒的時候,他主觀上從來沒有拒絕過。如果他是一個主觀能動性很強的人,就可能會克制自己在某些情況下不喝酒。

按這個解釋的話,它和自制力很像,但自制力更強調人對壞習慣、壞毛病的控制能力。而主觀能動性則更傾向於:一個人在下一秒選擇的時候,能夠依靠自己主觀感受來判斷的能力。

這個解釋與「主觀能動性」的本意相差比較遠,但為了形容這樣的情況,用這個詞再好不過了。

為什麼要用這麼一個假的詞語呢?

不是我最開始列舉的那些詞語不好,相反它們很好。但不得不說,那些詞語起到的作用機會為零。為什麼?那些詞語搞錯了對象,不管怎麼吆喝,當事人是很少會改變的,就像從小父母一直苦口婆心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但我們始終沒有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一樣。

因此,我們要把對象重新放回當事人身上,這個時候就需要主觀能動性了。

主觀能動性原本是哲學範疇的一個詞語,但如果按照我那樣強行去解釋的話,我想用心理學會更好形容。這需要提到兩個心理學家,阿德勒和弗蘭克爾。

說到心理學,大家對弗洛伊德和榮格可能了解的更多,對這兩個了解的相對較少,在這裡我簡單對兩個人做一個介紹。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榮格三人被稱為深蘊心理學的奠基人,但後來阿德勒和另外兩人分道揚鑣了,創立了個體心理學。

弗蘭克爾比榮格等三人年輕很多,他從1926年開始創立意義療法,繼弗洛伊德主義、阿德勒心理學後,被稱為第三個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

為什麼提到這兩個人呢?

首先是弗蘭克爾:

弗蘭克爾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經歷了很多苦難,見到了無數的獄友在極端情況下的不同表現,基本上他們最終都成為了行屍走肉。他在那種情況下,說了一句話:「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就是弗蘭克爾提到的自由,主觀選擇上的自由,這是我從主觀能動性提到弗蘭克爾的原因。

然後是阿德勒:

阿德勒心理學又稱為勇氣心理學,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有沒有勇氣面對他應該面對的事情。可能有人會疑問:勇氣有什麼的啊?這還能被稱為心理學了?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人有沒有勇氣去做一個演講這麼簡單,它是廣泛意義的。舉個例子,說說我自己吧。今天晚上剛好看到一個學姐在分享寫作變現的這個事情,變現多好啊,我也很期待,但我始終沒有給任何人投稿,以前我會給別人推辭說是因為我太懶了。

但這個假期我了解阿德勒心理學後仔細想了想,沒有投稿的原因是我沒勇氣面對被拒絕的後果,而不是什麼懶得問題。

再者,比如生活中,我父親經常責備我母親,那是我的父親沒有勇氣對母親的過失做出調整,他一直在逃避,並把語言作為藉口。

說了這麼多,其實對於主觀能動性可以描述為:任何時候,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但同時我們還要有勇氣去做出選擇。

對於這點我做的不好,也不多做表述了,想以一個故事結尾。

今天晚上吃飯的時候,父親拿了個豬蹄回來了,他說:「下午你大伯給你爺買的,你奶給了我一個」。

吃的時候,父親抱怨了一句:「你爺現在都不捨得把這些給其他人,那些蔥倒給我了不少。」父親給我說懵了,為什麼父母還有不捨得給孩子的東西呢?何況還只是一些吃的。

很快,我明白了父親的意思了。爺爺從前年年末的時候查出了癌症,一直在治療期間,因為他聽說豬蹄對治療癌症有積極作用,因此他留著自己吃了。

想明白後,我和父親說了一句話:「不是爺爺不捨得,而是他有太多後悔了,他怕現在死去。人在死的時候後悔的時候越多會越恐懼死亡。趁現在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去做吧!」

以前我把我父親當成魔鬼,把我家當成魔鬼的窩點,但最近我發現即使父親再怎麼吼,都不能阻止我每天聽聽力、讀書、練口語、做腹肌撕裂者、寫文章、聽音頻。最近一個多星期,我習慣了家裡的生活,我比在學校的時候還要努力。

我相信大家也一樣,即使待在家裡也有選擇做什麼的自由,只需要在下一秒做出行動就可以了。

以上是今天想要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去幫助,我們明天不見不散!

end

相關焦點

  • 寫給孩子的六封信——你們的未來夢飛翔
    愛你的媽媽第二封信面對美好與希望健康成長寫信人:徐則臣(作家)收信人:巴頓(8歲)故事回放:出生於農村的徐則臣從小喜歡看書,並在19歲那年立志成為一名作家。兒子:收到這封信,想必有些驚訝吧。有話不能當面說,可以電話或者微信,但是,這一次爸爸還是願意用這種古典的方式跟你交流。這封信不是要跟你講道理,而是想說一個你不曾聽說的故事。爸爸像你這麼大時,差不多也就8歲,看了一本書,《小靈通漫遊未來》。
  • 洛克菲勒家族久盛不衰的秘訣之一:主動結交可以讓你價值互補的人
    比爾·蓋茨甚至把洛克菲勒作為自己唯一的崇拜對象:"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從老洛克菲勒至今,洛克菲勒家族已至第六代,但擁有的財富依然令世人矚目。
  • 伽利略提出反對「地心說」的那封信,找到了
    科學家在英國倫敦填錯日期的圖書館目錄中發現了這封信。它揭示了1633年導致這位天文學家被譴責存在異端邪說的傳奇故事的關鍵細節。 這封長達7頁的信是伽利略在1613年12月21日寫給朋友的,署名為「G.G.」,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伽利略在與宗教當局的戰鬥開始時,曾試圖淡化自己的主張。
  • 2018年,習近平給這些人寫了8封「特殊」的信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都給哪些人寫了信?背後有哪些故事?梳理公開報導,除了向重要會議、重要事件等致信之外,2018年,習近平還寫了8封「特殊」的信。從青年學生到資深教授,從表演藝術家到民營企業家,習近平悉心關注人民生活和發展,寄語諄諄,期待殷殷。「你們的祝福讓我很感動,謝謝你們」2018年,農曆戊戌狗年。
  • 伽利略提出反對「地心說」的那封信,找到了—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在英國倫敦填錯日期的圖書館目錄中發現了這封信。它揭示了1633年導致這位天文學家被譴責存在異端邪說的傳奇故事的關鍵細節。 這封長達7頁的信是伽利略在1613年12月21日寫給朋友的,署名為「G.G.」,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伽利略在與宗教當局的戰鬥開始時,曾試圖淡化自己的主張。 後來,這封信被複製了很多份,有兩種不同的版本。
  • 每周寫3~150封信給死去的星星,藝術家如何「表白」宇宙?
    這些恆星數量龐大,時時刻刻無聲運轉,但其實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這個世界一直存在著默不作聲卻不惜燃儘自己的事物和人,而其他人卻對此一無所知。兩年後,帕特森又有了新的延續性作品《The Dying Star Letters》——每當她得知一顆星星的去世,她就會寫信宣布它的離世,並敘述她對每顆星星的懷念,這樣的信她每周會寫3~150封。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要做一個傻的聰明人,真有道理
    越是聰明的人越有裝傻的必要,因為就像那句格言所說的——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所以要做一個傻的聰明人。"只有平庸者為人稱道,平庸只不過是平庸者眼中的傑出這封信的意思是:每一次說不懂的機會,都會成為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 如何寫一封非正式和正式的英語信
    How to Write a Letter: Informal and Formal English 如何寫一封信:非正式英語和正式英語Writing style is the manner of expressing thought
  • 喬治·馬丁15歲時寫給斯坦·李的兩封信
    在這悼文漫天的時刻,大家都在努力回想,斯坦·李老爺子曾在漫威電影中客串過多少次;而我卻被喬治·R·R·馬丁當年寫給斯坦·李的兩封信所打動。喬治·馬丁是何許人也?沒想到,馬丁的這封信被刊登在了1964年的《Fantasic Four #32》上,而且還得到了斯坦·李的回應。
  • 梵蒂岡封聖是怎麼回事?什麼樣的人可以封聖?
    後來規定必須向教宗提出封聖申請,申請封聖者必須在宣福禮後又有兩件神跡被發掘且經證實,才能正式封聖。 自1588年教宗西斯克特五世創立聖禮部、規範封聖程序以來,至2016年9月4日特蕾莎修女梵蒂岡封聖,今已有887人得封聖人,而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長。
  • 女大學生寫500封信表白獄中犯人,重獲自由後,他們的現狀如何?
    2、女大學生用500封信表白,愛的救贖使他涅槃重生。即使在獄中他也從未有過懺悔之心,他每天想的都是出獄後如何繼續過他的黑幫江湖,父母對他失望至極,恨不得和他斷絕關係。直到1976年初,一位叫陳筱玲的大一女生,也是他高中同學的妹妹給他寄來一封信,女孩是個基督教,試圖通過寫信感化他。
  • 一個身份卑微的人,只因給皇帝上書一封,拜相封侯的速度堪比火箭
    在這當中有的是外戚,比如: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有的是一些被封侯的有功之臣,比如:建陵侯衛綰,有的是一些有才能但沒有侯爵的,比如平津侯公孫弘。當時公孫弘沒有侯爵,但他又是丞相,漢武帝劉徹覺得以前的丞相都是有侯爵了,於是就封了公孫弘一個侯爵,公孫弘也就成為了漢朝第一個先做丞相後被封侯的人,從此之後漢朝就有了拜相封侯這一個規矩。
  • 第二封:勤儉節約的愛迪生
    那富有個人特色的字跡連接著兩個不同空間的人,一時間,這封信所承載的意願、情感、訴求就都傳達到位了。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讓我們通過一封他寫給助手的信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這封信就是他寫給助手愛伍德 · 穆爾的,愛迪生在信中囑咐助手將廢棄了的實驗模具要重新利用起來。
  • 計算機之父圖靈近150封信被發現,內容多涉人工智慧
    曼徹斯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吉姆·邁爾斯(Jim Miles)近日在一個舊文件櫃裡發現了艾倫·圖靈的近150封信,這些信裝在一個普通的空色文件夾裡,上面潦草地寫著「艾倫·圖靈」。圖靈(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他提出的圖靈測試成為檢驗計算機是否具有人類智能的通用標準。
  • 成吉思汗如何對付勁敵札蘭丁?僅用幾封信,就讓他的騎兵四分五裂
    不過,成吉思汗在瓦解札蘭丁的力量時,卻不用一兵一卒,而是僅僅用了幾封信。札蘭丁成為花剌子模新的皇帝後,面對滿目瘡痍的國家,十分悲痛,同時也不斷召集舊部,決定和成吉思汗決一死戰。最開始時,成吉思汗並未將這個年輕的花剌子模新皇帝放在眼中,畢竟,花剌子模的大部分城池,都已經臣服在蒙古騎兵的彎刀之下。
  • 日本神秘貓咪當信使 送八百封信揭塵封過往(圖)
    而貓咪的主人高木洋和美津子夫婦看到信後也是十分驚訝,並在回信後又將其系在愛寵的脖子上,一來二去,兩家人發現他們之間僅相隔約100米,更巧的是截至目前,貓咪已來回給兩家人送了800多封信。   更神奇的是,這兩家人還發現老人和女兒惠子及貓咪主人高木同樣出生在海外,老人曾把自己當時的鄰居、高木的父親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加上高木和惠子的師生關係,這隻貓咪無疑成為將兩家人再次連接到一起的紐帶
  • 【淚目】二戰期間,法國10歲小女孩瑪麗一生中最後的7封信
    很長時間沒有發文章了,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故事,看到淚目,所以分享給大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想像80年前,那是多麼殘酷的一個時代。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法國。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世界上的這兩種人可能不會富有
    世界富翁比爾·蓋茨說過"我心目中的賺錢英雄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給兒子的信:世界上的這兩種人永遠不會富有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他們深信自己條件不足,認為創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這種人願守著一個很有保障卻很平凡的職位,年復一年渾渾噩噩。
  • 華爾街傳奇羅傑斯給女兒的12封信,包含了金融大鱷一輩子的智慧
    下面你所看到的12句話,是我從被譽為全球三大金融巨頭之一的羅傑斯寫給女兒的十二封信裡面總結提煉出來的,裡面充滿了人生智慧,把它分享給大家。第一,不要讓別人影響你,專注的做自己,成功永遠降臨在那些大膽冒險,敢走別人不敢走的路的人身上。
  • 致在相外籍友人的第二封信The Second Letter to Foreign Friends …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在蘇外籍人士和家人的健康,保護城市安全,相城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發布《致在相城區外籍友人的第二封信》(中、英、日、韓語版)。 致在相城區外籍友人的第二封信各位在相城區的外籍友人:在全區人民的積極配合、共同努力下,相城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