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最近也越發多的家長找到我,讓我診斷孩子的試卷,發現孩子在存在的問題並給出好的解決方案。
做線上教育這麼多年,首先我是非常願意幫助家長們診斷孩子的學習情況的,也會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發現前幾年加我的家長,都特別謙和,問問題也是小心翼翼的,並且只要我給出了好的解決方案,家長們都會照做,而且還會及時給我拍照反饋,對我也格外的尊重。
最近這一年多來,我發現加我的家長心情都非常急切,一上來就直接發孩子的試卷,問我該怎麼辦,有沒有好的方案。
當我仔細地看完試卷並給出方案的時候,家長們嘴上說著監督孩子照做,可實際上連我的方案都沒有告訴孩子,孩子也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還一直按照原來的方式去做題,不知道浪費了多少時間。
現代家長教育心理
導致這個現象的有兩個原因:
一是現在很多家長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所以連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並不重視,都是要到升學考試了才來著急。
二是因為現在線上教育層出不窮,家長們每天會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教育廣告,所以對於各類教育機構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也無法建立起信任感,所以很難信服並且不願意嘗試。
就比如今天一位初一的家長找到我,給我看了孩子這次月考的語文成績,57分的閱讀理解題只拿了10分左右,這對於語文來說簡直是丟分「重災區」,就算基礎和作文做得再好,語文考試也不可能拿高分。
我給這位家長分析了孩子丟分的原因以及遇到閱讀理解題應該怎麼做等等問題,這位家長卻簡單的回覆了一句:「知道了」!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我不知道這位家長私下是否與孩子進行了溝通,是否把我說的問題反饋給了孩子。
但我知道,如果孩子在繼續這樣,別說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整個語文學習生涯算是完了。
閱讀理解能力差,不僅表現在做閱讀題上,更表現在語言組織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審題等多方面的問題。在中學階段不加以重視,到高中基本上就很難及格。
語文的學習源自閱讀
「語文,簡單來說就是語言和文字;作為素養來說,就是孩子人格品質的塑造和培養,這也是當今語文學科承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和任務。」
就連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開學典禮上也說到:「不會閱讀的孩子,將淪為潛在的差生」!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再抱有僥倖心理,閱讀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不是等到初中高中再去重視的。
語文的學習源自閱讀,但是又要走出閱讀,讓孩子成為一個陽光健康的人,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具體到學習上,語文就是培養孩子「聽、說、讀、寫」四大能力。
做閱讀理解,其實也是有「幾層樓梯」要爬。中小學階段的閱讀理解,不管題目怎麼出,都離不開——「認讀、檢索、理解、概括、評價、運用」這幾個層次。
只是在低年級,更多地考察前三個,後面三個則在中高年級出現得比較多。今天我就以一些具體的題型,進行具體的分析,幫孩子把不該丟的分都撿起來,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的一定要看!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一、直接在文中找到信息的,確保不要錯
閱讀理解題,出題方式有很多,一篇閱讀理解題,一定會有,直接從文中提取信息的題目,這也是閱讀理解題中,很基礎的一種題型。
那針對這類題目,一定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意識:「可以從文中找到答案的,一定要保證書寫正確,不要出現抄漏、錯字現象。」
像這裡的第2題:
二、考查平時基礎知識的題可以直接做
閱讀理解是一個綜合考察,其中也承擔了對教材所學知識能力的綜合應用,比如標點符號的運用、修改病句、關聯詞、修辭手法運用,對關鍵字的字義、字形等認讀題型都會融合到閱讀理解中。
像一些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這種其實可以不用復看文章直接靠日常積累寫出來。
三、遇到總結概括題一定要多看幾遍
這部分往往就是拉分的關鍵了,很多看題不仔細的孩子在這裡很容易吃虧。
掌握4步科學答題步驟:
1、先看題目,再看文章
一定要「先讀懂題目,再回到原文仔細看,再看一遍題目,最後寫下自己的答案。」
2、勾畫重點詞句
這部分對應的概括能力,通常是概括內容、梳理線索、擬定標題等等。
3、分析文章內容、結構和中心
學會概括和綜合,把握文章的重點內容,整理文章中心內容。
4、組織語言答題,不忘答題公式
平時多積累一些詞彙,答題前先組織好語言。掌握一些固定的答題公式,比如心理描寫、任務描寫、表現手法、詞語的作用等等。通常正面的是喜愛、肯定、讚美,或是反面的厭惡、批判之情。
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閱讀理解答題步驟和解題公式,其實別看閱讀理解所佔分值比例那麼重,但考來考去也就是那些題型,只要把握住關鍵題型和答題公式,那麼在閱讀理解中至少能夠多拿一半的分。
我已經和家長們分享過很多次關於閱讀理解的重要性了,但還是有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聽了我建議,按照我的答題公式去答題,孩子的閱讀理解有了明顯的提升,也為孩子爭取了更多的學習時間。
所以,我還是建議大家,孩子學習上有問題,一定要進行專門的診斷和進行專項的訓練,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孩子的成績才能夠早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