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下一次淘金熱可能發生在環繞地球的小行星上。
這是一組英國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他們發明了一種技術,可以使穿越太空的巖石轉向我們的星球,使它們更容易被開採。
專家認為,小行星富含多種貴金屬,比如鉑和金,若能轉化為財富,相當於地球上每一個人都能得到750億英鎊(約1000億美元)。
新的研究表明,這些小行星可以被放置在圍繞地球的穩定軌道上,利用火箭將它們推入地球的引力範圍。
科學家說,一旦安全進入軌道,小型無人飛船就可以在巖石中開採金屬、礦物和水。
在此之前,本周有消息稱美國地質調查局正在為未來的地外採礦任務繪製太空地圖。
幾十年來,美國政府機構一直在為北美的油田和金礦進行測繪。該機構表示,正大舉投資研究地外資源的位置和範圍。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建議使用一種被稱為「空氣制動」的方法來捕捉小行星。
這一策略包括利用行星的大氣層作為拖曳物來減慢物體的速度。這種方法也幫助星際飛船在火星和金星的軌道上運行,減緩飛船返回地球的速度。
研究小組稱,這項技術可以用來減慢由小型宇宙飛船推向地球的近地小行星的速度。這艘宇宙飛船可以在它的旅程中與小行星保持連接,以防任何突然的航向修正。
如果在足夠安全的距離內完成,則只需要很少的燃料,因為只要輕輕推一下就足以改變巖石的軌跡。
為了避免在意外撞擊的情況下發生災難,選擇用於空中制動的小行星需要測量直徑在100英尺(30米)以下。
這些太空巖石小到足以在大氣層中燃燒,以防捕獲過程失敗的結果發生。
該團隊挑選了小行星2005 VL1作為一個特別好的潛在的空中制動任務目標。
他們說,這個物體的尺寸和速度是這項技術所需的理想尺寸和速度,它的組成意味著它在飛行制動過程中不會損失太多質量。
為什麼科學家要開採小行星?
一些初創企業已經開始探索開採近地小行星以獲取寶貴資源的想法。這些天體由碳、矽或金屬構成,但礦業公司最感興趣的是金屬小行星。
這些稀有的礦石富含貴金屬,包括價格昂貴的鉑,在地球上可能價值千萬億。在金屬小行星中也發現了大量的鎳、鐵和金。
據NASA估計,這些太空巖石中所含的資源的總價值為522 quintillion(百萬的五次方)英鎊。
一家公司可以發射一個小型太空探測器,在小行星經過地球附近時與它們相交,然後開採這些資源。
但有些專家警告說,這樣做可能會破壞商品價格的穩定,導致世界經濟崩潰。
由Minghu Tan領導的科學家們在論文中寫道:「從原則上講,空氣制動可以讓候選小行星以極低的能量需求在地球周圍被捕獲。」
此前有消息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專家已經開始對太空資源進行大規模測繪。
這包括了解地外礦物、金屬和水的位置和範圍。
據Space.com網站周二報導,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6月在科羅拉多州戈爾登市的科羅拉多礦業學院會面,參加太空資源圓桌會議。
小行星是由碰撞或早期太陽系遺留下來的一大塊巖石。大部分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帶。
彗星是覆蓋著冰、甲烷和其他化合物的巖石。它們的軌道使它們離太陽系更遠。
流星是天文學家稱為大氣中碎片燃燒時的閃光。這些碎片本身被稱為流星體。它們大多很小,在大氣層中就會燃燒蒸發。
如果這顆流星中的任何一顆到達地球,它就被稱為隕石。流星、流星和隕石通常來自小行星和彗星。
例如,如果地球穿過彗星的尾部,許多碎片在大氣中燃燒,會形成流星雨。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空間資源中心(Center for Space Resources at The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主任安吉爾•阿布布德-馬德裡(Angel abbd - madrid)表示,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合作,評估月球、火星和小行星上礦物、能源和水的位置和價值,將使太空資源界受益匪淺。
他還說,美國地質勘探局提供了寶貴的專業知識,可以為更精確的著陸地點和資源選擇提供可靠而急需的地質圖。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