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熬夜給身體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突出的,第二天早上無精打採,還可能讓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可對於幾點睡覺算熬夜,很多人並不清楚。有網友就提問:我每天晚上23點後睡覺,算不算熬夜?
關於熬夜有兩個不同的觀點,一個是按照睡眠時間點來算的,一個是按照睡眠時長來算的。前一種觀點認為,只要是在晚上23點以後睡覺就屬於熬夜了;後一種觀點認為不管是什麼時間睡覺,滿足了基本的睡眠時長要求,也就是不低於7個小時的睡眠,就不算是熬夜。
綜合這兩種觀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晚上23點以後睡覺的人,只要在早上六點之後醒來,就可以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不能算得上是熬夜。大部分人的工作是從七點開始,基本都不滿足熬夜的要求。只是,這種以睡眠時長來判斷熬夜的觀點真的可行嗎?
單純地以睡眠時長來定義熬夜,實際上忽略了身體的排毒時間。按照古人的養生理論,從23點開始身體的主要臟腑就已經開始排毒了。在23點之後睡覺,就會干擾排毒的進程,影響到身體機能的穩定。在晚上11點睡覺的人,不管第二天如何補覺,只要堅持時間久了,最先出現的變化就是臉上會長出一些痘痘,這就說明排毒已經受到了影響。既然晚上23點點睡覺,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影響,就可以說是熬夜了。
經常在晚上23點以後睡覺的人,影響到的不只是皮膚的排毒速度,還會表現在胃上。在中國有句老話「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成為了很多人飲食的信條。熱衷於減肥的人,更是有著晚上不吃飯的習慣。不管是吃得少、還是不吃,食物中的熱量主要是用來維持夜間代謝需求的。在晚上23點後還不睡覺,正常的生理活動還在進行,對熱量的消耗也就會增加,夜間睡覺時就會更早地感到飢餓。有了飢餓感又懶得爬起來吃東西,胃裡面分泌出來的液體就會腐蝕黏膜,從而影響到胃的健康。一直這樣睡覺的人,久而久之,就會感到肚子脹脹的等問題。
晚上23點之後睡覺,也是對大腦的一個考驗。23點之後,大腦也會進入休整期,強行工作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從而影響到一個人的記憶力以及反應速度,白天難以將集中精神狀態工作。在夜間還繼續工作的人,大腦其實和自己的身體一樣都是處於疲勞之中的,屬於超負荷的運轉,腦細胞的消耗也會無形中增加。要想避免這種情況,最好讓自己在十點睡覺,在23點後就進入到睡眠狀態。
在熬夜之外,還有一個說法叫做晚睡,也有不少人會把晚上23點之後睡覺理解為是晚睡,認為晚睡對身體帶來的影響要小於熬夜。其實晚睡覺和熬夜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會給身體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傷。23點睡覺到底算不算熬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習慣個身體帶來的傷害已經存在,還是早點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