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生肉惹禍!廣東一廚師突發耳聾,警惕這種病

2020-12-05 大洋網

廣東一位廚師手上有傷仍堅持工作,不料剁切生豬肉後突然發高燒,噁心嘔吐。幾天之後,他突發耳聾。12月4日上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獲悉,這位患者得的是一種少見的人畜共患病——豬鏈球菌腦膜炎。該病不會人傳人,也不會致死,但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不在聽力下降3月內及時幹預,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廚師手上帶傷切肉,燒退又突發耳聾

家在汕頭的廚師陳先生不久前突然高燒不退、噁心嘔吐,隨後頭像炸裂般疼痛,經醫院就診才得知患了豬鏈球菌腦膜炎。他回憶起病發前幾天,自己曾在加工豬肉時,曾用帶小傷口的大拇指直接接觸案板上的生豬肉。或許是這次帶傷工作,導致他感染了豬鏈球菌。

在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陳先生的病情逐漸好轉。沒想到,厄運又盯上了他:陳先生發現自己的雙耳漸漸聽不到聲音了,聽力急劇下降。於是他輾轉來到廣州就診,意外得知聽力下降也跟豬鏈球菌感染有關。

「豬鏈球菌腦膜炎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更可怕的是它的後遺症,大約有50%的豬鏈球菌腦膜炎患者會出現特徵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接診陳先生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鄭億慶教授解釋。

原來,豬鏈球菌病是一種由豬鏈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生豬飼養人員和屠宰加工人員是易感人群。該病的感染源主要是病死豬,人與人之間還未出現過傳染案例。

當人接觸病、死豬時,病菌可通過人破損的皮膚傷口進入人的體內,起病很急,短至數小時就可能發病。豬鏈球菌會侵襲大腦,對患者的腦膜或腦脊膜造成感染性損傷,同時也會感染耳部、竇部或上呼吸道。

鄭億慶提醒,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和聽力損傷。

腦膜炎後突發耳聾,治療別拖過3個月

因感染豬鏈球菌腦膜炎而引發的耳聾,有機會治好麼?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楊海弟教授介紹,陳先生因豬鏈球菌腦膜炎而引起雙耳極重度聾,就診時聽力已經所剩無幾,這就需要通過手術植入人工耳蝸來提高聽力,從而滿足日常生活的交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感染腦膜炎而耳聾後的時間是極其寶貴的,治療最佳時機為耳聾發生後3個月內,而且越早越好。」楊海弟教授解釋,腦膜炎造成的聽力損傷是永久性的,會快速出現耳蝸骨化。當耳蝸骨化到一定程度時,就無法植入人工耳蝸。嚴重的耳蝸完全性骨化將喪失聽力治療的機會。

腦膜炎後聾的保守治療與突發性耳聾類似,主要以抗菌抗病毒藥物、血管擴張劑,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栓溶解藥物、神經營養藥物,以及能量製劑等,也可通過高壓氧進行輔助治療。保守治療無效者應儘早植入人工耳蝸。

楊海弟教授表示,人工耳蝸是對永久性聽力損失者,通過植入耳蝸鼓階的電極刺激聽神經恢復聽覺的人工器官。耳蝸骨化窗口早期進行人工耳蝸植入將能有效抑制耳蝸的骨化進程,同時能夠恢復更加良好的聽覺功能。近年來,人工耳蝸廣泛應用於耳聾患者的治療,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植入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最有效的常規方法。

據了解,廣東省每年有超過1000名患者通過人工耳蝸植入恢復聽力。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是國家殘聯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的定點醫院、廣東省防聾治聾專家領導組成員、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聽覺植入中心。

目前,陳先生耳蝸植入順利,術中監測反應良好,術後兩周開機已經能聽到聲音。「陳先生的聽力在逐漸恢復中,將來可以完全融入有聲世界,可以進行正常交流。」

 健康貼士:預防豬鏈球菌感染應該怎麼做?

楊海弟教授提醒廣大市民,要預防豬鏈球菌感染,最重要是做好個人防護,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①處理豬肉時戴手套。當手上有傷口或者倒刺時在與食材史接觸容易感染細菌,引發疾病,因此處理豬肉或者其他生冷食品時,一定要記得戴手套。

②生熟菜板分開用。切生豬肉等的案板和刀就不該再去切熟食了,以免汙染食品。

③不買不明來源的豬肉。來歷不明的豬肉通常沒有經相關食品安全部門的檢驗,很可能存在死豬病豬等情況,廣大市民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購買。

楊海弟教授介紹,如果接觸過病死豬,尤其是高危人群,一旦出現發熱畏寒、頭痛嘔吐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院就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張陽、黃睿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津

相關焦點

  • 男子切完生豬肉,先是高燒不退,隨後又突發耳聾
    男子切完生豬肉,先是高燒不退,隨後又突發耳聾 時間:2020年12月05日 09:53:15&nbsp中財網   廣東一位廚師手上有傷仍堅持工作,不料剁切生豬肉後突然發高燒,噁心嘔吐。幾天之後,他突發耳聾。12月4日上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獲悉,這位患者得的是一種少見的人畜共患病——豬鏈球菌腦膜炎。該病不會人傳人,也不會致死,但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不在聽力下降3月內及時幹預,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 男子切完生豬肉,聾了!原來得了這種病,更可怕的是
    廣東一位廚師手上有傷仍堅持工作,不料剁切生豬肉後突然發高燒,噁心嘔吐。幾天之後,他突發耳聾。12月4日上午,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獲悉,這位患者得的是一種少見的人畜共患病——豬鏈球菌腦膜炎。該病不會人傳人,也不會致死,但會導致聽力下降。
  • 警惕突發性耳聾 7天內治療效果好
    近日,年輕的女記者小晴(化名)一覺醒來,右耳幾乎聽不到聲音,而且伴有耳鳴,走路感覺眩暈,到醫院檢查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近年來,突發性耳聾患者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趨於年輕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馬醫生介紹,從國際來看,此病1972年時發病率僅十萬分之3.9,到了2011年已經達到十萬分之160,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逐年攀升的趨勢。  警惕:突聾就在你身邊  突發性耳聾,簡稱「突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突發性耳聾沒有明確原因,但不代表沒有誘因。」
  • 鼓膜不穿孔會不會耳聾
    摘要:如果某人患了某種耳病,並沒有致使鼓膜穿孔,會不會耳聾呢?並不一定,需要看情況。有的人即便鼓膜沒有穿孔也會出現耳聾。 前面我們介紹了鼓膜穿孔會影響到人的聽力,那麼如果某人患了某種耳病,並沒有致使鼓膜穿孔,會不會耳聾呢?並不一定,需要看情況。有的人即便鼓膜沒有穿孔也會出現耳聾。
  • 凌晨突發大火,緊急疏散百餘人!邢臺人最近常用的它惹禍了!
    凌晨突發大火,緊急疏散百餘人!邢臺人最近常用的它惹禍了!015月13日21點39分,廣東河源一小學旁房屋著火。接到報警後,當地消防隊立即趕往現場處置,經過近30餘分鐘的撲救,火勢被成功撲滅。
  • 警惕!這種病進入高發!遼寧省人民醫院專家緊急提醒
    遼寧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病治療中心主任醫師侯愛潔指出,在心梗高發的「魔鬼季」,別讓心臟不堪一擊,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心梗發作的誘因、了解心梗發病的症狀,並掌握相關的急救常識,全面打好心臟的「保衛戰」。
  • 你是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嗎?
    藥物性耳聾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從去年6月至今,南京市秦淮區婦幼保健所為1000多名0-3個月的兒童,進行了新生兒聾病易感基因篩查,目前已檢測出5例陽性患兒,再為患兒母親進行免費篩查,結果同樣為陽性。  藥物性耳聾  和人體線粒體基因上的兩個位點突變有關  「唐氏篩查已經在人群中形成了很高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但是,對於藥物性耳聾基因篩查知道的卻並不多。」 秦淮區婦幼保健所兒童保健科侯潤馨科長介紹,中國人群藥物性耳聾的基因位點主要是線粒體DNA上的12SrRNA基因的1555A>G和1494C>T這兩種突變。
  • 2030年胰腺癌將成全球第二大致死癌症,突發糖尿病要警惕
    突發糖尿病要警惕同時,王理偉教授提醒,有胰腺炎病史、突發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胰腺腫瘤。80%的胰腺癌患者都有胰腺炎的病史,此外如果近期突發糖尿病,出現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動,可表現為糖尿病病情突然加重或無法控制,需要警惕胰腺癌的發生。另外約40%的胰腺佔位並非為胰腺癌,可能是包括胰腺類癌在內的其他疾病,診治時需要注意加以鑑別。
  • 浙江一男孩屢次半夜偷吃生肉,家人嚇壞,醫生診斷後發現是這種病
    然而,就在大家心煩意亂時,小亮的母親驚訝地發現,小亮竟然在深夜悄悄地溜進廚房把冰箱裡的肉拿出來切一切吃掉,有時肉是半生不熟的,男孩屢次半夜偷吃生肉,家人嚇壞!醫生診斷後發現…)來源:綜合杭州網、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燃視頻流程編輯:TF017
  • 是什麼治好了多年的耳鳴耳聾?
    耳鳴和腦鳴可以通過大腦對聲音信號具有定位能力來解釋,大家知道聲音從一側耳朵進入後轉化為電信號向中樞傳遞是雙側傳遞的,而且不對等和反覆交叉,這種雙側傳遞模式,就可以由於雙側傳入的時間差在大腦中產生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讓大腦對聲音產生定位,這就產生了單側,雙側,位於顱內的定位現象,而實際上在臨床上,除了急性可知損傷部位的耳鳴側別有意義外,多數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
    帕金森病早期誤診誤治需警惕八大症狀: 嗅覺減退:嗅覺減退是帕金森病非常重要的一個非運動症狀,可以出現在疾病的不同時期。由於嗅覺減退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很容易被忽視,最後多被家人發現。輕度的嗅覺減退表現為對一些刺鼻的氣味不敏感。
  • 引發藥物性耳聾的原因和條件
    耳毒性藥物的毒副作用就是損傷聽力引發耳聾。藥物選擇不當耳毒性藥物中有許多是抗菌藥,主要用於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種疾病,對於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有些醫務人員只要遇到病人有發燒的症狀,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統統要用抗生素,結果病人的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引起了藥物性耳聾等毒副作用。
  •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耳聾基因篩查揭示耳聾背後的秘密
    普通人中,大約有5~6%的人也會攜帶隱性狀態的耳聾基因突變,也就是20個正常人中至少有一個為耳聾突變基因攜帶者,耳聾基因篩查刻不容緩。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疾病篩查中心,於2020年7月引進當今最先進的飛行時間質譜檢測系統,對四個耳聾基因20個位點進行篩查,目前共篩查新生兒706例,發現突變45例(多數遺傳自父母,個別為新發突變),陽性檢出率高達6.4%,其中確診3例藥物性耳聾患者,此類患者則終生禁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否則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甚至導致耳聾。
  • 服用這種藥後 帶耳聾基因的寶寶就會喪失聽力!
    曹女士向張豔珍解釋,自己患的是重聽,是在幼兒時用過鏈黴素才出現的情況,不是先天性的。可細心的張豔珍並沒有忽視這個問題,她首先考慮孕婦為藥物敏感性耳聾,並建議胎兒羊水檢查的同時增加耳聾基因的檢測。報告出來後,果不其然,曹女士和腹中的胎兒均為遺傳性耳聾基因攜帶者。張豔珍告訴曹女士,等胎兒出生後要嚴禁使用的相關藥物,以防出現和母親一樣的狀況,造成終生遺憾。
  • 鍾南山也曾突發這種病,8個預兆千萬要注意!
    據多名大V發文透露,撰稿人、《今晚80後脫口秀》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很多網友對於這則消息感覺到意外和震驚,賴寶的社交帳號一直保持著更新。在他的最後一條微博中,丁香園回復透露了賴寶去世的死因:突發心梗去世。鍾南山院士16年前曾突發心梗如今保持健朗!
  • 耳聾奇案 一個吻致耳聾
    美國和全球超過100多家的新聞媒體廣泛報導一件和聽力學相關的醫學新聞:親吻導致耳聾!去年,中國聽力學網站曾經報導過加拿大聽力學家蔣濤博士1997年發表的一個導致耳聾的奇異案例:口哨致聾,在蔣博士的研究中,他證明常常吹口哨的體育教師可能因此損失聽力。不過口哨致聾和吻耳致聾相比,後者的奇異程度顯然有過之無不及!
  • 【警惕】母子三年內先後查出癌症!廣東高發!愛吃這種食物的注意了
    廣東高發廣東的鼻咽癌發病人數佔全國的60%!在廣東地區,每10萬人就有11個鼻咽癌患者,所以,鼻咽癌俗稱「廣東癌」為什麼廣東人容易得鼻咽癌?7個徵兆早發現醫生提醒,持續性頭痛、耳鳴耳悶、聽力減退、鼻涕帶血絲、鼻塞、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均是鼻咽癌的常見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出現2周以上,應該提高警惕,儘早排查,1頭痛鼻咽病變侵犯顱底骨質、神經、血管等將引起持續性單側頭痛,易被誤以為是神經痛
  • 科學網—新聞專題-愛要讓你聽見——關注耳聾基因篩查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聾多表現為重度或極重度語前聾,其造成的殘疾程度遠較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聾嚴重。詳情>>
  • 「大王這病,必須用這種方法治,但我就必死無疑了」
    文摯看過齊王的症狀,就私下對齊太子說:「我能治好大王的病,可是大王痊癒了,就會殺掉我啊!」「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太子說:「何故?」文摯回答說:「大王這種病必須要激怒他才可以治癒,我激怒了大王則必死無疑。」「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
  • 耳聾的新型基因療法
    近日,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的研究人員在《EMBO分子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了一種治療耳聾的新方法——將正常版本的遺傳物質遞送到內耳細胞中,「取代」遺傳缺陷,可使毛細胞恢復正常功能,阻止耳聾模型小鼠聽力退化。這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將來能夠用於治療先天性耳聾的兒童。耳聾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感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