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核心問題,是在滅絕速率回歸到前人類時期的水平之前,會有多少現存荒野和荒野之中的物種離開這個世界。現在,前人類時期的範圍穩定在了每年每100萬物種中有1~10個物種滅絕。從人類生命周期的角度計算,這一滅絕速率是極小的,從自然保護的角度來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值得注意的是,當今尚有多達600萬個物種未被科學界發現)。同時,這也意味著,雖然全球掀起了富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自然保護運動,但目前已知物種的滅絕速率還是接近於前人類時期的1000倍,而且仍在加速。
一切生物系統中止不住的大出血只會導致一種結果:有機體的死亡和物種的滅絕。生物多樣性損失發展趨勢的研究人員清醒地認識到,在21世紀之內,突飛猛漲的滅絕速率能輕而易舉地消滅掉目前存活著的大部分物種。
在物種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留給它們的適宜棲息地有多少。研究人員對棲息地面積和物種數量的關係進行了計算和多次修正,他們也經常在科學和流行期刊上對該數字進行引用。
這一關係,即棲息地面積的變化,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會造成以該棲息地維持生存的物種數量發生三至五次方根的變化,最常見的是接近於四次方根。以四次方根為例,假設棲息地面積減少90%,在剩下面積中繼續生存的物種數量將會在達到穩定水平之前減少一半左右。這也是全世界許多物種豐富的地區發生過的實際情況。這些地區包括馬達加斯加、地中海周邊地區、亞洲大陸西南部地區、玻里尼西亞,以及菲律賓和西印度群島的諸多島嶼。如果我們請來一群伐木工,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將剩下10%的自然棲息地也剷除,那麼存活下來的當地物種之中的絕大多數或全部都將消失。
今天,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擁有某種類型的保護區機制。全部加總在一起,共有約161000個陸地保護區,65000個海洋保護區。聯合國環境計劃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發起了一個聯合項目「世界保護區資料庫」。根據資料庫記載,截至2015年,全世界保護區總面積佔地球陸地面積的近15%,海洋面積的2.8%。在此基礎之上,保護區面積佔有率還在繼續上升。這樣的趨勢令人振奮。能達到現在的水平,取得今天的成績,與那些奮戰在全球自然保護事業中的先鋒人物的辛勞與智慧分不開。但是,僅將物種滅絕速度降下來甚至停下來,就足夠了嗎?可嘆的是,這樣做還遠遠不夠。目前這種向積極方向發展的趨勢是否可以延續到21世紀末,從而拯救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多樣性?對此,我心存疑慮。不過,若真以目前的趨勢持續到21世紀末,需要拯救的生物多樣性也會比現在少許多。
在傳統的自然保護實踐中,物種的滅絕是讓人無法接受的。生物多樣性的衰落不能以當前這種碎片式的運作方法予以解決。如果自然保護在國家預算中繼續被當作奢侈品來看待,那麼生物多樣性終會離我們遠去。將人類的行為強加在其他生命之上所造成的滅絕速率,很可能會沿當前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我們應將其視作與希克蘇魯伯行星撞擊地球威力相仿的災難性事件,只不過生物滅絕這場災難需要幾代人持續付出代價。
倖存物種的唯一希望,就是由人類發起一場與該問題的重要程度相當的集體行動。持續進行的物種大規模滅絕以及隨之發生的基因和生態系統滅絕,與流行病、世界戰爭、氣候變化並列,都是人類強加於自身的致命性威脅。那些認為放任人類世自行發展也無關痛癢的人,尤其需要花點時間重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那些致力於全世界保護區發展建設的人們,請允許我在此發出真誠的呼籲:不要止步,請將目標定得再高一些。
為什麼是半個地球?為什麼不是1/4或1/3個地球?因為大片的地域,無論是已經自成一體,還是可通過將小片地域連成生態走廊,都是能持續供更多物種生存的理想棲息地。對地球主要棲息地進行的生物地理掃描顯示,全部各類生態系統以及其中絕大多數物種,可以在地球的一半面積之內保存下來。那些處於瀕危狀態、種群數量極少的物種,也能因此獲得發展空間。而那些之前因人類而遭遇劫難的稀有本地物種將能夠逃脫厄運。至少有600萬種未知物種將不再默默無聞,更不會因人類的無知而面臨滅頂之災。人類也將能更加貼近一個複雜而美好的自然界,其精彩絕倫的程度將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我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將家園整頓一新,造福子孫後代。地球也將得以繼續呼吸。
「將半個地球建成保護區」這樣的說法也能引起人們對自然保護問題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目前的自然保護運動並沒有走出去太遠,因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保護的目標是最瀕危的棲息地和物種,並以此為基點向前發展。倘若人們能清醒地認識到,人為保護行動能產生效果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那麼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加努力地增加保護區空間面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節約時間和珍惜機會。
「半個地球」與以往的倡議有所不同。這是一個目標,有了目標,人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現狀、給予支持。人們需要的是勝利,而非僅僅是聲稱正在取得進展的新聞。人類的天性中有對成果和終結的嚮往,總是希望以取得某種成就的方式,讓自身的焦慮和恐懼煙消雲散。如果「敵人」依然在門口徘徊,破產就依然是可能發生的事件,惡性腫瘤檢測結果就依然可能是加號,我們就仍舊會感到恐懼。而且,人類的天性中還有另一個特徵,那就是我們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偉大目標。雖然難度很大,卻有可能改變世界,造福全人類。那麼,就讓我們肩負起全人類最崇高的使命,代表全體生命去迎風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