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做一根為森林固碳的老竹

2020-11-27 中國林業新聞網

  竹林是一個巨大的碳匯。

  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周國模主持完成的「竹林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與增匯減排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就是對這一判斷的有力證明。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周國模帶領團隊探明了竹林碳源匯特徵、碳儲量與空間分配格局,創建了多尺度地面、遙感聯合監測技術體系,實現竹林碳時空動態的快速準確測算。同時,研發了竹林增碳、減排、穩碳、協同的四大關鍵技術,以及5項國家、國際標準的竹林碳匯項目方法學,解決了竹林碳匯進入國內、國際碳減排市場的技術瓶頸。

  目前,項目技術已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竹子重點分布區大面積推廣,年均產生減排量150多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可進一步開發成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竹林碳匯項目,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巨大的減排空間。

  周國模從事竹林碳匯研究近20年,他帶領團隊研發和推廣相關科技成果,既為山區群眾精準脫貧積極探索,也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提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供了中國智慧。

  讓竹林助力減緩氣候變化

  15年前,周國模在研究中發現,竹子具有極強的固碳能力。

  我國是世界上竹林面積、產量、產值最大,加工利用做得最好的國家,竹林也是南方山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周國模認為,讓竹林碳匯得到世界的承認,進入國際、國內碳減排市場實現交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002年起,他以竹林為切入點,開始了森林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涉及竹林碳源匯的動態、格局、分布,人為幹擾與經營對竹林生態系統碳源碳匯的影響等。

  作為國內最早、最系統地從事竹林碳匯研究的專家之一,周國模很關注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竹林具有固碳量大、生長周期短等諸多優勢。毛竹從竹筍破土到長成新竹,只需56天,平均生長到13.8米高。不僅快速成熟,可以連續擇伐,而且採伐過程中對生態系統影響很小。

  15年來,周國模以推動森林碳匯研究、服務森林碳匯交易為目標,帶領團隊聚焦森林碳匯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積極推廣森林增匯減排技術並引領森林碳匯項目開展,在竹林碳匯研究和林業碳匯方法學開發中取得重大創新與突破。他主持完成的「竹林生態系統碳過程、碳監測與增匯技術研究」,獲2012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格局、碳循環及管理技術」,獲2015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在過去的15年裡,周國模一直致力於以竹林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森林固碳機理與增匯技術、碳匯監測與計量及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等方面的創新研究、技術推廣與人才培養工作。

  讓竹林碳匯成果造福社會

  從2002年起,周國模結合竹林碳匯研究進展,實施了全球首個毛竹林碳匯項目等一系列竹林碳匯項目,獲得了毛竹碳匯林營造、監測與計量的一系列參數和標準程序,編制了竹子造林、竹林經營的方法學,向社會推廣。(下轉2版)

  (上接1版)由他主持開發了「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竹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竹子造林項目碳匯計量與監測方法學」「農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等多個方法學,突破了竹林碳匯參與國際國內碳減排交易的技術瓶頸,推動了國家實施森林碳匯項目和實現森林碳匯交易,為推動森林碳匯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方法基礎。

  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結合其他合作單位開發的註冊登記託管交易系統,形成了一套科學規範、管控嚴格、簡單易行的農戶森林經營碳匯交易體系,開創了購買農民森林經營碳匯、實現森林生態服務價值化和市場化的新模式。

  近幾年,周國模率領的團隊特別注重竹林提質增匯項目開發推廣工作,「竹林固碳減排綜合經營技術」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重點推廣低碳技術,已在浙江、福建、四川等竹子重點分布區得到推廣。2015年,在湖北通山實施了全國首個CCER毛竹造林碳匯項目,產生19.4萬噸核證減排量。在浙江安吉、景寧、諸暨、遂昌、臨安等5縣(市)幫助竹農開發CCER竹林經營碳匯項目30多萬畝,可以產生核證減排量約430萬噸。

  在推廣「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等研究成果中,他擔心農民聽不懂專業術語。針對單家獨戶項目規模小、類型多、需求大等特點,帶領團隊制定了《臨安市農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編制了《臨安市農戶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經營與監測手冊》,使廣大農戶看得懂、記得住、會操作。

  他促使臨安市、安吉縣成為全國首個碳匯林業實驗區和全球首個竹林碳匯試驗示範區,實現碳匯交易。他在臨安市營建的全國第一個毛竹碳匯林項目,通過計量監測,其碳信用額已被阿里巴巴集團認購。

  為將竹林碳匯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他還擔任杭州、溫州等多個城市的低碳顧問,向各地政府、企業介紹竹林碳匯的研究進展、減排固碳機理,以及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

  讓世界知道竹林的碳匯價值(小標)

  森林固碳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碳減排措施和氣候變化談判的重要議題,被大多數國家列入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行動。

  作為森林碳匯方面的專家,周國模連續9年應邀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與國際竹藤組織、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單位合作提交竹子應對氣候變化專題技術報告6份。這些報告為推動國際社會把竹林納入森林碳匯減排範疇、開闢並推動我國竹林碳匯產業發展、提高我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主動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國際竹藤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世博會等眾多平臺,周國模向各國官員、專家傳遞同樣的信息:竹林具有巨大的固碳潛力,能提供多樣化的竹材產品,還能吸收低收入群體就業,可在全球氣候變化、綠色發展和減少貧困等方面的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毛竹林碳匯研究和應用大有可為。中國在森林碳匯中所作出的貢獻應獲得科學評估和肯定。

  目前,周國模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多項,近年連續獲得國家97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出版森林碳匯科技專著5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2012年起,周國模在南美、非洲等地區介紹竹林碳匯研究成果與技術推廣,並在非洲肯亞、衣索比亞等地開展竹子碳匯造林。

  回首走過的竹林碳匯研究之路,周國模深有感觸,「我願做一根枝繁葉茂、成熟堅韌的老竹,既要豐富品質、擴展根鞭,同時要把儲存的營養源源不斷地輸送給新竹,使年輕人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成長。」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影響森林固碳的因素
    那麼,影響森林固碳效應的因素有哪些? 森林的固碳量與森林的年齡組成密切相關。一般森林據其年齡可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和過熟林,其中固碳速度在中齡林生態系統中最大,而成熟林/過熟林由於其生物量基本停止增長,其碳素的吸收與釋放基本平衡。森林的年齡結構除取決於森林自身的發展演化外,還極大地受到外來幹擾的影響。幹擾的頻度越高,幼齡林所佔的成分越大,其固碳量越少。
  • 王效科劉魏魏逯非:影響森林固碳的因素
    那麼,影響森林固碳效應的因素有哪些?  森林的固碳量與森林的年齡組成密切相關。一般森林據其年齡可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和過熟林,其中固碳速度在中齡林生態系統中最大,而成熟林/過熟林由於其生物量基本停止增長,其碳素的吸收與釋放基本平衡。森林的年齡結構除取決於森林自身的發展演化外,還極大地受到外來幹擾的影響。幹擾的頻度越高,幼齡林所佔的成分越大,其固碳量越少。
  • 華南植物園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固碳的動態規律研究獲進展
    地帶性森林能夠持續積累有機碳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地帶性森林固碳的動態規律尚不清楚,而各類研究報導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生態及環境研究中心閆俊華研究員等利用對鼎湖山國家級保護區7年的通量觀測數據,分析了我國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固碳的季節和年際變化規律。
  • 賈治邦代表:減排必須發揮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
    「實現減排任務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在高度重視工業減排的同時,高度重視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談到如何實現減排目標時激動地說。他說,「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毫不迴避地指出去年全國沒有實現降耗減排的目標,並提出了今後要採取的堅決措施。
  • CEJ論文精要|中國森林固碳的潛力與挑戰
    原論文作者為殼牌(中國)有限公司數位化經理金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易媛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大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晉濤教授。森林固碳的四條途徑森林固碳的途徑主要可總結為造林與再造林、森林管理、毀林與森林退化的減少,以及木材產品固碳與替代效應等四個方面。
  • 鄉鎮|冷水灘:舌尖上的美味 黃陽司竹魚
    它嘴尖、身圓、尾小、整個身子看去如同一根竹管,故有此名。竹魚對生成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其肉細嫩厚重,除脊椎骨處,無小刺,多脂肪。黃陽司鎮竹魚烹製方法有多種,「黃燜竹魚」香嫩可口,皮香肉嫩,回味無窮,「清蒸竹魚」肉鮮味美,入口即化,勝過杭州三白、竹魚開湯,湯色奶白,柔嫩美白,食之湯肉,怡然自得,讚不絕口,到冷水灘品嘗到黃陽司竹魚成為人們的佳話。
  • 一根竹棍走江湖,他們是快遞時代最後一批挑夫,棒棒馬上要消失了
    他們肩上扛著一米多長的竹棍,棍子兩頭繫著結實的尼龍繩,遊走在重慶的大街小巷招攬生意,大到家具、電器,小到一袋蔬果,都在他們的服務範圍內。據重慶大學2010年發布的《山城棒棒軍的生活狀況調研》,重慶當時約有30至40萬「棒棒」,人均月收入在1500到2000元之間。這一人數很快遭遇斷崖式下跌。
  • 用竹蜻蜓原理做一個簡易飛機,飛得又高又遠,簡直太酷了
    相信大家在課本上都學過,第一架飛機是由美國的萊特兄弟在1903年發明的,但關於飛行的探索,我們的先人早已研究過各種飛行器,如竹蜻蜓,木製載人風箏,走馬燈等。我們小時候接觸最多的玩具,大概就是竹蜻蜓了,雙手一搓,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旋轉一會兒後,才會落下來。
  • 竹蜻蜓
    青青竹蜻蜓遊戲,是一種與飛行有關的玩具,最早出現在晉朝,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竹蜻蜓的形狀是呈「T」字形,橫的一片就好像螺旋槳。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削出一定的角度,正中鑽一小孔,插上一根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竹棍子,猛然鬆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轉,等到力量減弱時才會慢慢落到地面。
  • 一人一竹一魚燈 漁港老人情牽石浦魚燈
    李榮輝告訴記者,魚燈一般出現在當地民俗活動中,人們以掛魚燈為吉祥,用魚燈避邪,舞魚燈賀喜慶。魚燈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一人一竹用繩子固定,糊上布上色即可,但是一盞精緻的魚燈還是不容易的。就是好壞的問題,有些做得很好、精緻一點,有的太粗糙。  【解說】隨著時代的變遷,會做魚燈的手藝人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與此同時,這些製作技藝如何傳承、不斷高漲的製作經費如何落實等「窘境」也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問題很多,李老還是希望把魚燈傳承下去。
  • 小小創客 | 用竹蜻蜓原理做一個簡易飛機,飛起來的那刻太酷了
    (點擊下圖,立享優惠)送完中秋祝福,奶爸今天要教大家做一個簡易飛機,畢竟誰小時候沒個飛行夢呢?相信大家在課本上都學過,第一架飛機是由美國的萊特兄弟在1903年發明的,但關於飛行的探索,我們的先人早已研究過各種飛行器,如竹蜻蜓,木製載人風箏,走馬燈等。
  • 老鼠拉木線、竹蜻蜓…… 盤點40年代的玩具(圖)
    所用材料:大杏核一個,竹棍一根,粗線繩一段,瓦片一塊。製作方法是,先把大杏核腹部上下的核皮磨穿成兩個對應的洞,把杏仁挖掉。再把杏核的左側面磨穿成一個洞。把瓦片打磨成一個直徑約5釐米,厚1釐米的輪子,中心鑽穿成一個洞。把長約15釐米上頭有竹節的竹棍(可從掃帚上取下一段)系上粗線繩,插入杏核的上下洞中,把線繩的頭從側面洞中拉出來,系上一個小鐵環或小竹棍。穿過杏核竹棍的下端插入瓦片輪的中孔裡,固定牢實。
  • 夜話丨汪國真:我喜歡出發,願你也喜歡
    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濤,大漠有風沙,森林有猛獸。即便這樣,我依然喜歡。打破生活的平靜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種屬於年輕的景致。真慶幸,我還沒有老。即便真老了又怎麼樣,不是有句話叫老當益壯嗎?
  • 匆匆那年,飛向天際的竹蜻蜓
    匆匆那年,飛向天際的竹蜻蜓黃自宏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在我的童年時代,儘管物質文化生活總是不那麼充裕和豐富,甚至有些貧瘠,卻也絲毫不能動搖和影響我們快樂的基因和愛玩的天性甚至我還幻想過,用一條拉扯的皮筋繩的彈力,從樓底把自己送到四樓家裡……那個時候,父親經常DIY做一些玩具給我,其中就有用竹篾製成的竹蜻蜓。只見父親選了兩三公分寬的竹篾,中間留出一塊正方形的位置後,用小刀朝兩側相互削出一個漸漸緩緩走向的斜面,上下呈對稱狀、三毫米左右的均勻厚度。最後,把一根竹籤用砂紙把稜角磨圓,在竹篾中間鑽一個小孔,將竹籤插進去,並固定牢固。
  • 竹雕:以竹為紙,刀刻風雅
    竹,虛懷若谷,中通外直,其被賦予堅毅、正直、謙虛和廉潔的特性,也被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竹為名人雅士所喜,「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於是他們以竹子為原料,創造出了與竹相關的各種雅致器物。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趙汝珍在《古玩指南?
  • 森林撫仙湖樹種知多少 | 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自古以來就因為其凌寒傲雪的品格清俊挺拔的身姿為眾多文人墨客所熱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
  • 園丁大爺生吃竹象鼻蟲 稱又脆又香甜(圖)
    老龐吃剝好的竹象鼻蟲「常州紅梅公園超猛園丁大爺,竟然生吃蟲子!」園景隊隊長孔成剛告訴記者,事情起源於7月初的一天,他在公園竹子上發現一隻竹象鼻蟲,因為在城市中比較罕見,便準備拿回去做標本。恰好經過月季園,碰到老龐,「隨口說了一下,哪知道他說這個好吃,他們家鄉有很多這種蟲子,在竹子上的。」之後,公園內的植物保護人員捉到此蟲都給老龐,老龐吃蟲子也成了公園內的一大「亮點」,引來不少遊客圍觀。
  • 沒見過竹的北方少年和一隻竹筏生出的出其不意的童年畫境
    小時候沒見過空芯的原生竹,所見都是死而復生的竹子,像是掃把竹綁的大掃帚,淡竹做的蚊帳杆。老而彌堅的竹雖更堅挺,卻已見不到它特有的綠,那種動人心魄的綠。我覺得最正宗的竹應是毛竹,鄭板橋衙齋種的「瀟瀟竹」,柳宗元「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擋道的應該是掃把竹或淡竹。
  • 竹砧板竟是「黑心」的,別多慮了(圖)
    視頻中,有人從超市買了幾塊竹砧板,用機器切開,發現裡面是 「發黑的爛竹子、碎木頭、爛木頭、密度板」等,視頻製作單位沒有經過任何檢測,就認為這樣的竹砧板是黑心板,應該都是甲醛超標的,並稱這樣的砧板為「毒砧板」。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中間層黑色的是啥?  物理碳化處理毛竹是為了防腐  竹砧板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到底怎麼樣?
  • 只要速度夠快,竹筷子也能射穿坦克鋼板?
    我們經常見到有這樣的說法:假如一根以光速飛行的鋼針擊中地球,會造成如何如何的災難。古代的中國,以竹絲為纜索的懸索橋早在1000多年前就架設在了閩江之上,它長260米,寬2.7米,堪稱古代建築的奇蹟。即便在近代,竹子也以其優越的結構強度、輕巧的重量和便宜的價格成為建築腳手架甚至建築材料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