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蛋白質:導致新的生物分子來控制細胞或微生物的pH值

2020-11-30 騰訊網

研究人員調查了被歸類為阿斯加德古菌,並在它們的膜中發現一種蛋白質,其作用是一個微型的光激活泵。分裂視紫紅質蛋白將質子吸引到生物體體內。這項研究可能會導致新的生物分子工具來控制細胞或微生物的pH值,甚至可能更多。

阿斯加德古菌對科學來說是比較新的,但它們在很多方面對我們來說都是古老而重要的。它們是單細胞生物,最初在海底被發現。阿斯加德古菌這就是所謂的原核生物,它們沒有細胞核,儘管如此,它們在基因上仍然接近於真正含有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它們就像古代共同祖先的現代相似物。

競賽正在進行,以調查這些小而重要的有機體。東京大學固體物理研究所的副教授井上一、名古屋理工學院的Kandori教授和他們的團隊選擇研究阿斯加德古菌這雖然不是他們獨有的,但在他們的情況下尤其有趣,這是一種被稱為視紫紅質的光敏或感光蛋白。這些生物生活在海洋和湖泊的底部,因此令人驚訝的是,它們需要任何一種對光的敏感。

「我們探索了特殊視紫紅質的分子功能。阿斯加德古菌「分裂視紫紅質,並發現他們作為光激活的微觀泵,」因紐爾解釋說,「分裂視紫紅質利用太陽光能量,吸收質子進入細胞內的一個通道內的蛋白質。許多原核生物,如細菌和其他古細菌使用視紫紅質泵出質子,但我們發現這種新的特徵形式在阿斯加德古菌特別有趣。「

由於這種功能發生在納米尺度上,需要高靈敏度和高時間解析度的精密測量技術。Inoue,Kandori和他們的團隊使用了一種叫做雷射閃光光解的方法,這種方法使用脈衝雷射來刺激反應。用敏感傳感器監測雷射對蛋白質顏色的影響。這些檢測到短時間激活的分裂視紫紅質的存在和性質。

「這些發現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質子和其他離子傳輸機制。此外,分裂視紫紅質可以成為研究人員有用的分子工具,」Inoue評論道。例如,在光遺傳學中,這是一種用光控制各種細胞現象的新方法。分裂視紫紅質也可以用來控制細胞內的pH值,也可以用光控制微生物的pH值,因為通過改變質子濃度可以改變pH值。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水中的微塑料可以形成生物分子塗層 並「潛入」活細胞中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細小的塑料碎片是如何被水生環境中的生物體吸收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顯示了生物分子塗層是如何充當「特洛伊木馬」,將它們潛入活細胞的。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大小不到5毫米,因此很難在環境中追蹤,不過最近的研究已經在海龜、鱸魚和甲殼類動物中發現了它們。一項對日本鱂魚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如何導致動脈瘤,以及生殖系統的變化。
  • 純淨水的ph值是多少 純淨水的ph值是多少呢
    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下。ph值是衡量水體酸鹼度的一個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ph值在醫學、化學、農業上都有廣泛的用途。ph值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表示溶液酸性或鹼性程度的數值,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水的pH值是水溶液最重要的理化參數之一,凡涉及水溶液的自然現象。化學變化以及生產過程都與pH值有關,因此,在工業、農業、醫學、環保和科研領域都需要測量pH值。
  • Nature:新成果!科學家發現維持細胞外蛋白質健康的新方法!
    2020年7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隨著機體年齡增長,尤其是在諸如阿爾茲海默病等神經變性疾病中,蛋白質會易於發生錯誤摺疊,並且會在細胞內外進展成為有害的堆積物,其中分泌性蛋白在調節機體功能和抵禦感染上扮演著關鍵角色,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圖賓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阻斷分泌性蛋白在細胞外部形成堆積物的分子機制
  • 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為衰老疾病的發生原因提供了新解釋
    一項在EMBO Journal 雜誌發表, 生物體中蛋白質和線粒體的質量控制對細胞基本活力的維持至關重要。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
  • ph值是什麼 ph值的測定方法
    pH值,也叫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許多人不是特別了解ph值是什麼。下面就為大家介紹ph值是什麼。
  • 科學家在精子細胞中發現新結構,會導致不孕、流產和嬰兒出生缺陷
    科學家們在精子細胞中發現一個以前未知的令人感到驚訝的結構。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新發現的結構可能會導致女子不孕、流產和嬰兒出生缺陷。,研究人員就可以開發新的治療男性不育的方法,並了解更多關於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知識。
  • 科學家終於搞清楚T細胞如何產生蛋白質 或成為治療癌症的一大利器
    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它可以監視人體,有效地瞄準並殺死癌細胞。然而,當T細胞靠近腫瘤時,癌細胞會消耗能量,導致蛋白質產量下降,進而導致T細胞失去了殺死腫瘤的能力。這項由MUSC團隊開發的新技術,可以用來監測T細胞中蛋白質的產生,並了解它在腫瘤微環境中是如何被抑制的。還可以開發幹預措施來恢復T細胞的蛋白質生產和控制腫瘤生長的能力。這個由Jessica E.
  •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生物體中蛋白質和線粒體的質量控制對細胞基本活力的維持至關重要。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作為細胞的能量和代謝中心,線粒體具有相對獨立的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分子水平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分子伴侶蛋白系統和蛋白酶系統以及細胞器水平的融合/分裂機制和線粒體自噬機制等。
  • 科學家發現了潛在的愛滋病毒新儲存庫——CD127扁桃體細胞
    當這些人停止治療時,病毒幾乎總是從儲存庫中迅速反彈,導致致命的症狀重新出現。 這些儲存庫仍然是治癒愛滋病毒/愛滋病的主要障礙。但是,目前尚沒有簡便的方法來靶向清除儲存庫細胞。科學家也無法有效地從患者身上提取儲存庫細胞進行研究,並最終找到控制它們的方法。 原因是這些細胞中的病毒是靜默的。
  • 科學家治療聽力損失新發現:蛋白質在新耳蝸毛細胞發育中的作用
    發展,由醫生-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在UMSOM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和UMSOM基因組科學研究所(IGS)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Sackler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 聽力依賴於內耳內稱為毛細胞的專門細胞的正常功能。當毛細胞發育不正常或受到環境壓力(如噪音)的破壞時,就會導致聽力功能的喪失。
  • 青島能源所發現pH依賴蛋白質相互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研究組研究員馮銀剛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能源微生物的一對相互作用蛋白質模塊中發現一種獨特的pH依賴的雙結合位點切換現象,並闡明其化學和結構機制。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 科學家開發蛋白質 「讀糖」 新工具
    美國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被稱為 EXoO 的分子工具,可以解碼蛋白質上特定糖的附著位點,而這種改變可能是由疾病導致的。這項發表在《分子系統生物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該工具的開發過程及其在人體血液、腫瘤和免疫細胞中的成功應用。人類細胞製造的所有蛋白質中有一半附著糖分子,其中以 N - 聚糖和 O - 聚糖最為常見。
  • ph試紙怎麼用 什麼是尿常規pH試紙
    對於ph試紙,大家的映像是不是還停留在上學的階段,在上學的時候有學到關於ph試紙的知識。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ph試紙怎麼用,什麼是尿常規ph試紙,這個尿常規ph試紙有這什麼樣的臨床意義!ph試紙怎麼用pH 試紙通常用於檢測溶液的酸鹼度,由於其具有結果顏色可對比性,因此對於大致了解溶液的酸鹼程序具有十分直觀的特點。
  • Science:科學家找到微生物生產塑料等化工產品的新方法
    ,他們使用放射性化合物來追蹤微生物的前體以及甲硫氨酸和乙烯的產生。當硫含量較低時,一些與鐵和硫相關的蛋白質也大量增加了,這表明硫代謝可能存在一條新的途徑。但是,在基因注釋中,類似固氮酶的蛋白質與具有類似 DNA 序列的固氮酶歸為一組,並且已知它們能將大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氣。
  • 新冠患者蛋白質病理全景圖公布,5336個蛋白質發生改變
    ·新冠病毒·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病理全景圖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多器官蛋白分子病理全景圖。圖片來源:Nie et al.,Cell據一項發表於《細胞》的新研究,西湖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9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肺、脾、肝、心臟、腎臟、甲狀腺和睪丸等七種器官共144個組織樣本,發現在總共量化檢驗的11394個蛋白質中,5336個蛋白質發生了改變,並繪製了首張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多器官蛋白分子全景圖。在這些器官組織中,肝臟裡改變的蛋白數量最多(1970個),其受到的損傷可能比較大。很多肺部蛋白也發生了改變。
  • 科學家發現修復受損DNA的新方法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Rad52蛋白質在依賴於RNA的DNA修復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已發表在8日的《Molecular Cell》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研究結果揭示了同源重組蛋白質Rad52的重要作用。這項成果還有助於幫助癌症治療確定新的靶標。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 科學家發現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中的作用
    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科學在2020年10月22日,他們發現在皮膚和氣道中發現的NLRP 1蛋白是一種檢測人類鼻病毒(HRV)的傳感器。當NLRP 1破壞呼吸道時,它會引發免疫反應,導致肺部炎症,並引起普通感冒的症狀。 HRV是兒童和成人常見的感冒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嚴重時會導致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 科學家發現控制細胞老化的主迴路,重新編程可大幅延長壽命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細胞「主迴路」,該迴路可以充當「指揮中心」,決定了酵母細胞在酵母中衰老選擇哪一種方式。 兩種途徑中的一種可以帶來健康的衰老,而另一種途徑的細胞則因其機械停頓、攪碎蛋白質而更快地導致身體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