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年輕化已成趨勢。
1月23日,「江西組工微訊」發布一份宜春市領導幹部任前公示。公示信息中共有4名幹部,其中,最年輕的是彭新建,他是位標準「90後」。
90後院長來襲
公示通知顯示,彭新建,199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宜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科員、掛任袁州區三陽鎮黨委副書記,擬任共青團宜春市委員會黨組成員、副書記(試用期一年),掛任宜春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根據宜春組工網2018年2月發布的《宜春市召開省委組織部定向選調生和第九批援疆幹部人才座談會》一文透露,擔任宜春市袁州區三陽鎮黨委副書記的彭新建屬於江西省委組織部定向選調生。
據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導,根據江西省有關政策,選調生先安排到鄉鎮掛職鍛鍊兩年(含試用期),統一掛任鄉鎮副職。掛職鍛鍊期滿,經江西省委組織部會同其所在市委組織部考察,表現特別優秀的,博士研究生可安排為副處級領導職務,碩士研究生可安排為正科級領導職務,本科生可安排為副科級領導職務。
彭新建的職位變動軌跡,正是朝著政策劃定的方向走。
2016年7月,宜春學院官網刊發的《校長李雪南分別會見北大清華選調生代表團成員》中透露,來江西工作的彭新建系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博士。
2017年8月,中國江西網刊發的《宜春三陽鎮舉辦第九個「全民健身日」活動》一文顯示,彭新建在2017年8月8日前已經到任袁州區三陽鎮黨委副書記,並在當日上午舉行的活動中致歡迎辭並宣布活動開幕。
直到2019年1月23日,彭新建擬任共青團宜春市委員會黨組成員、副書記(試用期一年),掛任宜春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50後、60後院長仍是主流
儘管幹部年輕化已然成為趨勢,但統計發現,醫院中,中年人仍然是領導幹部主流。此前,健康界通過對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 (2016年度)綜合榜排名前100名醫院的院長統計分析,發現大多數院長生於1957-1965年,其中生於1964年即54歲的院長最多,其次是生於1963年和1961年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流的「50後」「60後」,「70後」開始走到臺前,擔當起醫院的掌舵人。2018年5月履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的雷光華,出生於1970年12月,是一個標準的「70後」。
實際上,「50後」、「60後」院長佔據主流的狀況並不難理解。百強醫院普遍規模較大,且承擔著引領行業、發展醫院、踐行公益等多重使命,如果不是有資歷、有積澱的實力派,的確很難「玩得轉」。
而隨著江西等省份積極開展人才引進工作,越來越多的「90後」走上領導崗位。未來,或有大批「90後」開始擔任黨委書記、院長等重要醫院管理者職位。
本文綜編自健康界、江西組工微訊、長安街知事、中國江西網、宜春學院官網、宜春組工網等媒體報導